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06 13:2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2021年秋
新教科版
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1
2
3
4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阅读书本资料
地心说
古代天文学家
约生于公元100年
托勒密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3.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主要观点
地心说
哥白尼
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
1474-1543年
搭建小型天文台。
设计观测仪器。
进行30年的观测。
取得了可靠的观测数据。
日心说
地心说
日心说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相同和不同
地心说
日心说
地球形状
球形
宇宙中心
地球
太阳
运动关系
太阳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
地球等天体围绕太阳运动
地球自转
不转
绕轴自转
比较托勒密与哥白尼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基于
研究
建立
模型
形成
解释
检验
模型
观测仪器
更可靠的观测数据
相同
不同
昼夜交替的哪个假设更符合事实?
1
2
3
4
正确
3
改进地球模型,完善模拟实验
假设3
改进地球模型,完善模拟实验
地球自转一周,能否昼夜交替一次?
注意:
在偏暗的环境中实验。
光源不能直接照射眼睛。
1号地区的昼夜变化
1号地区
自转前
1
1号地区
自转1/4周后
1
1号地区
自转半周后
1
1号地区
自转3/4周后
1
1号地区
自转一周后
1
昼夜交替一次
自转前
自转1/4周
自转半周
自转一周
自转3/4周
1号地区的昼夜变化
自转前
自转1/4周
自转半周
自转一周
自转3/4周
昼夜交替一次
2号地区的昼夜变化
自转前
自转1/4周
自转半周
自转一周
自转3/4周
昼夜交替一次
3号地区的昼夜变化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1号地区
3号地区
2号地区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不同地区昼夜交替是不同时的。
   再次做昼夜交替模拟实验,
与前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
初步
解释
阅读
文献
修正
模型
模拟
实验
形成
解释
《昼夜交替现象》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