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
《炊具与餐具》教学设计
(共1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程是“设计与应用”的学习领域,本课涉及到的炊具与餐具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用具。课文引导学生观察厨房里常用的锅、碗、瓢、盆,感受炊具与餐具的外形,同时让学生感受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激发他们尝试运用“透叠”、“重叠”的方法进行炊具与餐具的创作画。
【学情简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他们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本和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的发挥想象,关注身边的事物,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欣赏到莫兰迪作品中真实平静的艺术特点,提升图像识读的素养;能欣赏到炊具与餐具的定义与历史发展,提升文化理解素养;能用废旧纸材制作炊具与餐具,能感知“透叠画法”,能用透叠、重叠与组合的方法画一幅炊具、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加强创意实践素养。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比感受传统和现代的炊具与餐具的造型、色彩、功能,能通过对比感受到作品中物体主次、大小、聚散、方向等对于画面效果的影响,能通过对比感受到重叠法、透叠法的不同与效果,在探究中,学会设计、装饰、重叠画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通过观察体会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体验身边生活不同事物的不同美好,能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重点】
能用“透叠法”画出表现炊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特点的装饰画。?
【教学难点】
能发挥出透叠画法的效果,并能创作出主体物突出、画面节奏美观的炊具与餐具装饰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电脑、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示范材料(废旧包装盒、彩色卡纸、剪刀、彩色笔)。?
学:废旧包装盒、彩色卡纸、剪刀、彩色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辅助
意图说明
一
美术欣赏
导入环节
1.课前美术欣赏,莫兰迪静物画。
2.本节课也是学习绘制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就是我们第三单元厨房交响曲中的引出课题《炊具与餐具》。
1.观看莫兰迪作品。
播放图片。
美术欣赏,提高图像识读素养,调动学习兴趣。
二
课堂发展
1.猜一猜小游戏:出示厨房里的用具剪影,让学生进行辨别。提问:“通过观察物体的剪影,你能猜出是哪些炊具或餐具吗?
教师总结炊具餐具的定义。
2.学一学对比认识古代和现代的炊具与餐具。课件展示古代与现代炊具与餐具,介绍材质、美术特点等,引导感受科技社会的发展
3.试一试小练习: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
或
硬卡纸,画出炊具、餐具的形状,将其剪下来。范例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流程(物品-基本形状-颜色-用途),将物品概括成基本的形状,并尝试着自己边做边用口头表达。
4.摆一摆:出示炊具与餐具的“剪影”道具范例,让学生自主拼摆,通过左右图案对比,提问“有什么不同?”感受聚散关系,强调物体之间的摆放注意:主次、大小、位置、聚散、方向。
5.想一想:通多对比左右两边图画,提问:两组画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如何利用透叠的方法来画炊具和餐具呢?总结透叠画法。
6.作品欣赏:观看透叠作品。强调构图绘画方法。
7.教师示范:出示步骤图,再强调过程与方法。
步骤一:确定主要物品,把物象组织在一个画面,布局要合理,构图饱满。
步骤二:找出物象重叠的部分。
步骤三:使用色彩表现物象,注意重叠部分的色彩。
1.猜一猜。
2.观看图片,感受社会发展。
3.小练习,制作物品道具。
4.拼摆物品道具。
5.对比,思考透叠法。
6.欣赏作品。
7.观看教师示范步骤。
出示课件。
。
游戏调动气氛。
对比感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增强环保意识,小练习增强手工能力,概括能力。
摆一摆探究,物品聚散关系和构图的知识。
通过对比,感受透叠法。
欣赏、观看示范,巩固知识。
三
明确任务
创意实践
提要求:
1.用“透叠法”创作一幅炊具与餐具线条画或色彩装饰画。
2.参照莫兰迪老师作品,学生作品中的美术特点,大胆主观安排物体大小、位置、颜色等,使作品主题突出,构图饱满,画面具有美感。
1.运用透叠法,创作装饰画。
出示课件。
实际操作,
创意实践。
四
展示评价
总结延伸
向你的家人或小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1.作品中有哪些炊具、餐具,哪个物品是主体,物品之间的大小、聚散关系如何?作品有做到主体突出吗?你创作时的想法是什么?
2.你是否运用了透叠画法?或者运用了其他绘画方法?
3.画面颜色怎么安排的?
整体画面是否美观?是否感受到了厨房里各种工具组合在一起的趣味?
总结延伸:
绘画同交响乐一样也有画面节奏,画面情感,画面中的物体大小、位置、颜色都需要作者去主观安排,传递出独特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透叠、重叠带来的美妙,生活中的很多场景、物品等都有独特的美,善于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的美!
1.分享和自评。
出示课件。
学会分享与评价自己的作品。
总结拓展,培善于观察美的习惯,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