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课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发展-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课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发展-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7 07: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选择性必修
(三本)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下册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本模块从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入手,通过与此相关的六个专题,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时序编排
专题呈现
郡县制
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废郡,以州统县。

道、州、县三级制

节度使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深化认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
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
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01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分权是地方行政机
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02
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
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03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
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
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04
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西周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两宋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