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示
儿
[宋]陆游
背景介绍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和,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
示
儿
给……看
给儿子看
看了诗题,你又会提出哪些问题?
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会认字
乃
熏
亥
恃
擞
nǎi
xūn
hài
shì
sǒu
乃翁
熏陶
己亥
有恃无恐
抖擞
nǎi
xūn
hài
shì
sǒu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什么都没有了
北宋灭亡,
诗人的悲伤之
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
诗人虽然知道人死后,这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但还是希望祖国能早日统一。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陆游不同时期所写的爱国诗句
53岁写的《关山月》: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62岁写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67岁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68岁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理解诗人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坚定信心,读出诗人的悲伤和盼望。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背诵、默写《示儿》。
第二课时
题临安邸
[宋]林升
背景介绍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达官显贵一味寻欢作乐。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题临安邸
题
在墙上写。
南宋都城,即今浙江杭州。
旅店。
这首诗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的墙壁上,诗题是后人加上去的。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除了指自然界的春风,还指什么?“游人”在这里仅仅是指一般的游客吗?还是特指某些人?
暖风熏得游人醉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
这里指的是达官显贵。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面对这无限美景,诗人为何反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诗人反问“西湖歌舞几时休”,是希望南宋的权贵们不要再过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了,要振作精神,去收复失地。
试着结合资料,说一说对“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的理解。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不是他们真正的家。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
结合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
杭州西湖的景色虽然美丽,可是南宋的权贵们整日沉醉,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暧洋洋的春风把南宋权贵们吹得醉生梦死,简直是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背诵《题临安邸》。
第三课时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需要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这里的“生气”是指发脾气吗?此处的“风雷”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生气指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它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及尖锐猛烈的变革。作者借诗句来表达自己想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
提到“万马”,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场景?“万马齐喑”一词又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万马”是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气势很大,“万马齐喑”则让人感到有些压抑。那么多的马在一起却是沉默的,没有一个发出声音。
想到当时的中国是这样的情景,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此时的感受?诗人用哪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有什么拘束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时的清政府用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来选拔人才,禁锢人们的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诗句的含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出作者这种强烈渴望社会变革的情感?哪些字词可以读得稍微重一点?
我劝天公重抖擞
示儿
心悲——不见九州同
叙事
至死不变的爱国情
写景——青山高楼歌舞
抒情——游人醉作汴州
忧愤深沉的爱国情
现实
希望——重抖擞——降人材
万马—无声音—究可哀
渴望变革
批判现实
自知——人无万事空
抒情
期盼——王师定中原
嘱咐——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己亥
杂诗
九州—无生气—恃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