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课件(打包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课件(打包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06 17:21:21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组成的。
2.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有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肌肉
骨骼肌
神经
关节
典例精析
例1 在骨骼肌两端有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 )。
A.神经  B.肌腱  C.肌腹  D.脂肪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骨骼肌的结构。骨骼肌中比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
例2 骨骼肌附着在( )。
A.同一块骨上
B.相邻的不同的骨上
C.两块骨上
D.三块骨上
答案:B
解析:骨骼肌附着在同一块骨上不能牵拉骨产生运动,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C和D则太绝对了。
课堂练习
1.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组成的。
A.神经和骨骼  B.骨骼和肌肉
C.神经和肌肉  D.血液和骨骼
2.完成举哑铃动作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结构是( )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韧带
答案:B
答案:B
3.人体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缩,牵动所固着的骨产生动作。骨骼肌受到的刺激来自( )。
A.外部的刺激    B.内部的刺激
C.神经传来的动力  D.神经传来的兴奋
4.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是( )。
A.动力  B.杠杆  C.支点  D.营养
答案:D
答案:A
5.(2020·佛山南海区)居家网课期间,小莹在家进行锻炼,当她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的状态是( )。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舒张  D.舒张、收缩
6.下列关于关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动物都有关节
B.关节使哺乳动物的运动灵活自如
C.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D.关节囊能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答案:B
答案:A
能力展示
1.哺乳动物的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很好完成的,还需要靠( )。
A.神经系统
B.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C.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答案:B
2.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
A.运动、保护和支持     B.运动、营养和保护
C.运动、调节和支持     D.运动、调节和保护
3.(2020·济宁)“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个“推”字,用的惟妙惟肖。在曲臂、推门的连续过程中,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
A.该动作主要依靠肩关节   B.肱二头肌先收缩,后舒张
C.肱三头肌先收缩,后舒张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答案:A
答案:B
4.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骼肌收缩;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相应的骨受到牵引。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人在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
A.关节腔内有滑液   B.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
C.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D.关节头从关节囊里脱出
答案:A
答案:B
6.在2018年全国男子举重冠军赛89公斤级决赛中,广东选手刘嘉文获得挺举抓举总成绩冠军,关于他举杠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举起杠铃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举起杠铃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举杠铃时需要骨、肌肉、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相互配合
D.举杠铃与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关系不大
答案:C
7.(2020·海南)如图是人的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关节是由①③两部分组成的
B.脱臼是指①从③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C.⑤内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②具有缓冲震动、减少摩擦的作用
答案:A
(第7题)
8.如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
动作,图乙表示
动作。
(2)在图甲中,A表示
肌处于
状态,
而同时B
则处于
状态。
(3)在图乙中,A和B的状态分别是


(第8题)


屈肘
伸肘
肱二头
收缩
舒张
收缩
舒张
肱三头肌
9.每天,我们都会通过做广播操来锻炼身体。
(1)在做广播操时,你觉得身体的哪些关节参与了运动?请举例说明。
(2)小英同学做广播操时非常认真,动作很到位;而小鹏同学不认真做操,应付了事,动作不到位。他们运动系统的活动程度是否相同?长此以往,可能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肩关节、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等关节都参与了运动。
不同,小英的关节和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小鹏却没有。做操应动作到位,使各关节、肌肉都得到很好的运动,锻炼效果才好。
10.小王同学酷爱运动,体育课上,他非常认真地完成各种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惊喜地发现不仅身体更加强壮和健康了,而且头脑也比以前更加灵活了。
(1)你认为体育运动可以使头脑更加灵活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你认为体育运动还能使身心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体育运动可以使头脑更加灵活是因为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所以头脑更加灵活。
体育运动还能使肌肉发达强壮、肺活量增大、心脏功能增强、增强自信心。一些集体运动,如篮球运动,还可以提高合作意识等,这些对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思维拓展
11.一提到“轮椅上的总统”,许多人就会想到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他39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但他没有放弃理想和信念,以惊人的毅力进行锻炼,终于战胜了疾病,靠拐杖与轮椅重返政坛,51岁当选美国总统,并且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任期达四届的总统。在他的领导下,美国人克服了罕见的经济和社会大危机,并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既然是小儿麻痹症,为什么罗斯福39岁了还得此病呢?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后回答问题。
小儿麻痹症,在医学上称为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85%在6个月至3岁之间发病,成年人比较少见。
脊髓灰质炎病毒经过口腔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而影响全身,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灰质的运动神经细胞,有的患者表现为肌肉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生病后,患儿瘫痪者与无瘫痪者的比例是1∶1000,成人是1∶95。像罗斯福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可以影响脑干、脑膜等神经组织,但智力不会受到影响。
(1)为什么脊髓灰质炎病毒损害的是脊髓前角灰质的运动神经细胞,而表现出来的却是肌肉瘫痪呢?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个问题。
(2)罗斯福的经历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人体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当脊髓灰质炎病毒损害脊髓前角灰质的运动神经细胞后,运动神经就无法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肌肉也就瘫痪了。
略。
12.习近平指出,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将中长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作为中学测试科目。体育训练中我们需要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才能完成系列运动,如图分别是关节模式图和屈肘动作产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第12题)
(1)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组成的。
(2)小刚希望通过举哑铃来锻炼上臂肌肉,当他屈肘(如图二所示)将哑铃举向胸前,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做屈肘动作时还需要有关节的参与。图一关节示意图中,③内含有
,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得关节活动灵活;②
可将两骨联系起来,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4)骨骼肌受到
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所附着的
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剧烈运动时,用力过猛可能造成脱臼,脱臼是指关节头从[④]
里脱出来。

关节
肌肉
收缩
舒张
滑液
关节囊
神经
关节窝
骨(共19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2.动物的


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3.自然界中,生物间的
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

的存在,使生物间“牵一发而动全身”,

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组织
等级
动作
信息交流
分工
声音
气味
能量流
信息流
生物
环境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非洲的狮群在开饭时强者先进餐
B.蚂蚁群体中的成员有明确的不同职能
C.猴群取食时,猴王担任警戒任务
D.草履虫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受到食盐刺激时,全部聚集到没有食盐的清水滴中
答案:D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选项D中的草履虫只是为了逃避有害刺激而简单地聚集在一起,不属于社会行为。
例2 下列描述中,与动物的社会行为无关的是( )。
A.群体生活有利于维持种族的生存
B.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以一定的方式交流信息
C.构成群体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D.同种生物个体简单聚集在一起
答案:D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具有明确的分工,共同维持种族的生存。
例2 下列描述中,与动物的社会行为无关的是( )。
A.群体生活有利于维持种族的生存
B.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以一定的方式交流信息
C.构成群体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D.同种生物个体简单聚集在一起
答案:D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具有明确的分工,共同维持种族的生存。
课堂练习
1.下列昆虫中,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蜻蜓、蝴蝶
B.蝗虫、蟋蟀
C.蜜蜂、白蚁   
   D.苍蝇、蚊子
2.下列动物行为中,( )不属于动物的“语言”。
A.乌贼用腕足捕捉食物 
 B.狗沿途撒尿
C.蜜蜂的“8”字摆尾舞  D.萤火虫发光
答案:C
答案:A
3.我国古籍《草木疏》中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这说明动物能通过( )来传递信息。
A.分泌物  B.声音  C.气味  D.视觉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多只野鸭一起觅食     B.一群蜂“分工合作”
C.猩猩组成的“等级社会”  D.多只狼围捕一只羚羊
答案:B
答案:A
5.马戏团的小狗会做算术题,这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防御行为
6.在繁殖季节,雌蛾会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雌雄蛾的通讯主要靠( )。
A.动作
    
B.气味
C.声音
D.触角
答案:B
答案:B
7.蚂蚁搬家时分工明确,工蚁负责搬运物品,兵蚁负责来回巡视。这种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
答案:A
能力展示
1.(2020·兰州)“孔雀开屏”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及主要类型上看分别属于( )。
A.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  B.先天性行为、生殖行为
C.学习行为、生殖行为   D.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2.(2020·石家庄)两只雄性大羚羊为争夺一只雌羊发生激烈争斗,这一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
答案:B
答案:D
3.下列有关狒狒的群体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是“等级社会制度”的群体②首领是一只年老的雌狒狒③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④首领作风民主,从不和下级发生矛盾⑤老首领死后,为夺“王位”,狒狒之间常打得头破血流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4.蚂蚁认路的信息是( )。
A.沿途的物品  B.沿途留下的气味  C.天上的光线  D.大气中的风向
答案:A
答案:B
5.(2020·淄博)下列不能体现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蝗虫集群啃食农作物      B.蜂群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
C.狼群分工合作捕食猎物     D.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
6.群体中动物的个体之间有信息交流,但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跳“8”字舞      
B.雌蝶分泌性外激素
C.黑长尾猴发现猎物时发出叫声  D.乌贼遇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答案:A
答案:D
7.(2020·海南)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以控制蝶蛾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直接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信息交流            B.交配
C.运动              D.摄食
答案:B
答案:A
9.生活中常见蜜蜂在花丛中忙碌,蜜蜂采蜜包含了动物的多种行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蜜蜂采蜜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是属于    行为。
(2)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划分属于   行为。
(3)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蜜蜂具有   行为;此外,蜜蜂的筑巢也包含了        行为。
先天性
取食
社会
繁殖(先天性)
10.观察有关蚂蚁的生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蚂蚁群体中都有哪些成员?
(2)搬运蝗虫的蚂蚁属于哪类成员?   。
(3)开始只有一只蚂蚁发现了蝗虫,它可能是怎样告诉其他蚂蚁一起去搬食物的?
蚁后、工蚁、雄蚁。
(第10题)
(4)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工蚁
可能通过触角接触或气味交流。
提示:可参考教科书上关于“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进行设计。
思维拓展
11.小明同学准备探究蚂蚁的通讯,仔细观察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大群蚂蚁
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小明提出问题:蚂蚁不会发声,靠什么进行通讯?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           。
(2)小明用三块小石头作小岛按下图设计探究方案,观察到蚂蚁的通讯行为是   ,一段时间后将连接A、C之间的“桥”和连接B、C之间的“桥”进行对换,观察到的是                               。
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
气味
蚂蚁的取食路线发生变化,由A、C之间的“桥”变成B、C之间的“桥”
(3)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
(4)在实验过程中能直接用手移动“桥”吗?
蚂蚁停止前进
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桥”。
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第11题)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12.小华同学家里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小狗带给小华很多欢乐,成为小华最好的玩伴。吃过晚饭后,小华带小狗出去玩。他发现,小狗经常三条腿着地,一条后腿提起对着路边的某个东西撒尿,这让小华觉得很不好。是不是只有他的小狗这样做呢?他认真观察了社区里的许多宠物狗,发现那些狗与他家的狗有同样的行为。当他与好朋友谈起小狗随地小便的不文明行为时,他的朋友却笑了,认为小狗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不文明的表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其实这并非是小狗的不文明表现,而是它在发布自己的化学通讯。狗往往并不是由于膀胱充盈而到处撒尿,只是它在向别的同类宣告:这里已经是我的地盘了。这是一种依靠化学物质抢占领地的做法。当一只狗三条腿着地,一条后腿提起对着某处撒尿时,说明它已经用尿液的气味将这个地方划为己有了。当然,从社会文明的角度考虑,养狗的人不应该让狗随处撒尿。(共23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可以将动物的行为分为
行为和
行为。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3.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指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而获得的行为。
先天性
生来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学习
学习
生活经验
典例精析
例1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公鸡报晓  C.母鸡孵卵  D.小狗做算术题
答案:D
解析:学习行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而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这是判断学习行为的重要依据。除选项D外,其他各项都是先天性行为。
例2 用性引诱剂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
A.取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   D.昆虫之间的通讯
答案:D
解析:昆虫利用性外激素引诱同类前来交尾,昆虫之间利用气味语言来通讯。
课堂练习
1.下列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母鸡“哺育”小鸡
C.山雀偷饮牛奶  D.黑猩猩堆叠大箱取高处的香蕉
2.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下列动物学习行为最复杂的是( )。
A.蚯蚓   B.乌鸦   C.黑猩猩   D.蝴蝶
答案:B
答案:C
3.刚出生的小马,很快就能站立起来,抖动几下身体就能行走;雏鸡从卵壳内钻出来后,立刻能随母鸡啄食食物。这些行为从发生上都属于( )行为。
A.学习  B.后天性  C.社会  D.先天性
4.生活在海洋中的一些鱼群,如果其中一条鱼遇到敌害而受伤时,从伤口处可向周围的水体释放一种物质,鱼群的其他个体感知后便四散而逃,这种现象叫作( )。
A.通讯  B.防御   C.求生  D.分工
答案:D
答案:A
5.狗无论走多远,都能顺利地返回家,令狗回家的信息来自( )。
A.沿路的风光   B.沿路的花卉
C.沿路狗的气味  D.主人的呼唤
6.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鸟的巢中,该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该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答案:A
7.下表为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行为
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D.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答案:B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次
30
6
64
能力展示
1.(2020·盐城)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蚂蚁觅食   B.黄蜂筑巢  C.蜘蛛织网  D.鹦鹉学舌
2.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昆虫,这属于动物的(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互助行为  D.后天性行为
答案:A
答案:D
3.下列是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
A.母鸡会张开翅膀保护小鸡   B.幼豹经过训练,掌握了捕食的本领
C.小蝴蝶羽化后能腾空飞翔   D.母狐发现敌情时,会赶紧把小狐叼进洞里
4.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豚顶球表演是学习行为   B.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受遗传物质控制
答案:C
答案:B
5.(2020·广州)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小狗骑车
6.动物行为的多种多样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生来就有,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 )。
A.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B.飞鸽传书、
黑熊表演
C.蜘蛛结网、雄鸡报晓  D.鼠走迷宫、鸟喂金鱼
答案:C
答案:D
7.(2020·东营)如图为幼小黑猩猩在钓取白蚁。下列所述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菜青虫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
C.刚出生的小羊碰到乳头就吸吮乳汁
D.宠物犬随着音乐踏起优美的舞步
答案:D
(第7题)
8.人们用哺乳期的一只母猪代替另外一只母猪喂养几只小猪,往往要先在这几只小猪身上抹些这只哺乳期的母猪的尿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期的母猪尿液起到     的作用。
(2)喂奶母猪能够代替别的母猪喂养小猪的原因
是     

传递信息
小猪身上有喂奶母猪的气味
9.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来到勾达姆里村。他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只“怪物”,后来发现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时,像狼一样舔食东西,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她们那目光锐利的眼睛,黑暗中能像狼似的闪闪发光;再热也不淌汗,而是像狗般地张大嘴巴喘气,借以散热降温;不管别人给她们穿上什么衣服,都被撕个粉碎;她们不会说人话,仅在夜深人静后,不时发出阵阵长嗥。1955年,法国学者、巴黎人种博物馆馆长、人种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安里·瓦罗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动物抚养人孩的若干事件。学者们的看法是在兽穴里发现的孩子年龄一般在2~10岁之间,他们不会说话,不能直立行走,也不会哭和笑,但他们会像野兽一样,龇牙和凶狠地嗥叫,他们不吃熟食,惧人和避人。很多“野孩”后来都被送到孤儿院或医院去教养,但教养的结果并不好。这些孩子若干年后才勉强学会直立,用手吃食和学懂某些词语。
(1)你认为学习行为的重要性是什么?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狼孩并不是狼,他具备人的遗传物质,但是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他没能像其他孩子那样适时接受人的生活经验,因此没能获得人的许多重要的学习行为。这一事实也说明,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发育的阶段相适应。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2)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思维拓展
10.树林中,一只小鸟正飞来飞去忙着觅食。突然,它发现树上有一只色彩艳丽的小动物在慢慢移动,便迅速飞了过去,将小动物一下吞入口中。就在同时,小鸟觉得口中刺痛难当,赶快把小动物吐了出来。原来这只小动物是舞毒蛾的幼虫,既有艳丽的色彩,又有毒毛,毒毛会粘在捕食它的动物的口腔黏膜上,使捕食者痛苦不已。
(1)如果今后这只小鸟再看见艳丽的舞毒蛾幼虫,它可能会怎样做?请说明你这样推测的理由。
将不再捕食舞毒蛾幼虫。因为小鸟由经验得知,捕食这种动物会让自己受伤。
(2)这只小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哪种行为?请说明理由。
属于学习行为。因为小鸟生来并不知道艳丽的舞毒蛾幼虫有毒,只是经过捕食后,由生活经验得知它会伤害自己,今后不能吃它,所以不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属于后天的学习行为。
11.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够不到时,它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黑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3)黑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而获得。
(4)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学习
不能
学习
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为。所以说,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如果一种动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动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而被大自然淘汰。
12.根据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的实验,请回答:
(1)你的假设是
.

(2)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3)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成的幼虫隔离饲养。目的是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或
不是先天性行为)
排除菜青虫进行学习的可能
(4)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叶、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取食哪一组。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片是
,对照组叶片是

(5)用什么方式让菜青虫对不同的叶片进行选择?
.

(6)实验时用的菜青虫是1条还是10条?
。为什么?

(7)分析结果:你的预期结果是

(8)结论是:

乙组
排除菜青虫进行学习
的可能
甲组
减少实验误差
菜青虫喜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10条
13.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结果表明,跟小白鼠不同的是,蚯蚓经过200次左右的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行为,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此类行为的获得是
因素和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一般来说,动物越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学习
先天性
遗传
环境
高等
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