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人民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人民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23 09: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符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的是(  )
①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②英、法、德、意等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二等、三等国家
③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④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不符合题意,选B。
答案:B
2.下图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  )
A.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B.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D.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通过读图可知这次会议是布雷顿森林会议,在战后一系列的重建活动中,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因此属于规划战后经济秩序。
答案:D
3.下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于1947年开始正式运作
B.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C.它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D.它可以给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解析:A、B、D三项分别说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时间、任务等,它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答案:C
4.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这个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合作,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协助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持制度的国际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贸组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金融”,应首先排除A、D两项。B项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C项的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
答案:B
5.“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致力于(  )
A.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体系
B.建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金融霸主地位
C.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区域集团组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即C项;A、B两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关,D项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关。
答案:C
6.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
C.直接推动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D.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全面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大支柱的出现虽然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但从全球角度考虑,它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答案:D
7.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基础包括(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是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构建的基础,③为世贸组织的标志,它取代了关贸总协定,而④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答案:B
8.据英国天空电视台2008年6月13日报道,爱尔兰在12日进
行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洲新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选民以86.24万票比75.25万票的投票结果否决《里斯本条约》,从而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再次陷入困境。这表明(  )
A.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暂时受阻,但不是由此停止,这体现了其进程的复杂性、曲折性。
答案:C
9.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相似点在于(  )
A.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已深入到政治领域
B.都已建成了统一市场
C.都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D.都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B、C三项都属于欧盟的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内的合作程度都尚未达到。
答案:D
10.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②都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 ③都是非政府的经济贸易组织 ④都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它们都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倡导贸易的自由化,其出现都是②描述的结果,而③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政府间的经济贸易组织。
答案:B
11.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有利于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A、C、D三项是积极影响,符合史实,而B项错误,这些组织的宗旨是推动贸易自由化,消除贸易壁垒,而非贸易保护。
答案:B
12.下图为反经济全球化示威,假如你是示威人群中的一员,你反对全球化浪潮的理由有(  )
①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往往是获利者 ②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等原因,常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③发达国家把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发展中国家,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引发生态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最大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常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困难。
答案:D
13.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话题之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理解是(  )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联系空前加强
②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掌握主动权
③两极格局结束为全球化发展减少了障碍
④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科技发展和两极格局结束,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主动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答案:D
14.二战结束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史实有(  )
①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②积极支持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的申请;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加快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下,中国积极支持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由此可见,①②③④全都符合题意。
答案:D
15.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提高。”我们这样做的依据是(  )
A.当今世界各国已形成世界性市场
B.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化
D.当今世界各国自然经济已完全消失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目选项中,D项与题干无关且不准确,A、C两项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2011·宿迁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1 000家大企业和15 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
材料二 美国1970年引进技术费用为1.9亿美元,1981年增至8.8亿美元;韩国1962~1982年间引进技术达2 285项,花费6.81亿美元。1983~1990年引进技术4 695项,付资42.46亿美元,中国1979~1991年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 016项,付资170多亿美元。
——以上均摘自《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中所呈现出来的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经济力量相互竞争的局面,将随着地区主义和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加强而有新的发展……
——薛敬孝等著《APEC研究》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具体表现。(8分)
(2)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指出反映这种趋势的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名称。(5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大经济趋势及其相互关系。(7分)
答案:(1)主要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表现: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迅速增加;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任答4点即可)
(2)世界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由于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在发展中既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
1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的机遇。
请回答: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4分)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8分)
(3)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正确应对?(8分)
答案:(1)推动因素: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2)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3)应对:不能逃避,要积极应对。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谋求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重视保护民族经济及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促进自身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