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逻辑的力量
发现潜藏的逻辑错误
学习目标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是“逻辑的力量”
,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认识逻辑
,运用逻辑
,发展逻辑思维
,提升思维品质
。
鉴于学生在学习本专题之前没有接触过较为系统的逻辑
,而且教学时间和课堂容量有限
,适宜精选逻辑知识
,提炼逻辑专题
,适度组织逻辑训练
,从识到用
,引
领学生经历一场“逻辑之旅”
,初步感受“逻辑之力”
。
一、逻辑的定义
逻辑是研究人们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二、逻辑常识
1,概念
内涵
外延
概念:概念是事物或现象特有的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由内涵和外延组成。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后两种关系又叫做全异关系,比如说“偷”、“窃”属于全同关系,“学校”和“中学”属于包含关系,“青年”、“学生”属于交叉关系,“战争”与“和平”属于矛盾关系,“黑”和“白”属于反对关系。
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比如说“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工具的动物”。
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具体范围的反映。比如“古今中外以及将来的一切人”就是“人”这个概念的外延。
像《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发动机”这一概念:“把热能、电能等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用来带动其他机械工作。如电动机、蒸汽机、涡轮机、内燃机、风车。”在这里,“如”之前的内容都是“
发动机”的内涵,“如”之后的内容是“发动机”
的部分外延。
另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比如作为运输工具的“车”这个概念,一般理解为:“有轮子的陆上运输工具。”这个时候,“车”就可以代表所有具有这一特性的运输工具。当我们更加明确地说到“自行车”“私人汽车”时,概念所具有的外延也就变小了。
a
=
b
a
b
a
b
全同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相容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在相融概念中,全同关系的置换在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体现表达的多样性,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几句话: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②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受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④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
在这些话语中,“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位巨人”、“马克思”以及“这位科学巨匠”等称呼,是全同关系,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革命导师马克思的特点,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一生的贡献。
a
b
a
b
a
b
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不相容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没有重合)
认识清楚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观察生活和理解交流的基本需要。
warming
up(热身一下)
有一次
,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张三是李四的粉丝”
,然后问学生这句话对不对
。
学生面面相觑
,没人看出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
俞教授解释道
:在英语中有个单词
fan
,意思是“迷”
,它的复数是
fans
;汉语中的“粉丝”正是
fans
的谐音
,而张三在人称上却是单数
;因此
,不能说“张三是李四的粉丝”
,而应该说“张三是李四的‘粉’
(fan)”
,或者“张三是李四的‘粉丝之一’(one
of
fans)”
。
俞教授还指出
,熟知非真知
。
也就是说
,你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你真正知道的东西
。
所以
,真正的哲学思考应该从我们想当然的
、甚至毫不怀疑的东西开始
。
分析这个案例
,可以发现
:逻辑谬误(不正确或不准确)有时是因为对词语概念不够清楚
。
2、命题
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如“在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杨利伟”,这个句子对某一事件作出了明确判断,代表了命题。而像“今天会下雨吗?”
“请把烟灭掉!”,这样的疑问句、祈使句不代表命题。
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语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要注意预设义和隐含义。
三、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
(1)同一律
含义: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概念必须保持内容前后同一,不能偷换概念;话题必须前后一致,不能偷换话题。
举例:偷换概念(狸猫换太子)
煮竹席
从前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南方人请他吃笋。北方人没有吃过,觉得味道很鲜美,问:“这是什么?”南方人回答:“是笋,长起来就是竹子。”北方人回到家里看见了竹席,忽然想到竹子既然是笋长起来的,竹席大概也能吃,就把竹席切碎了煮,煮来煮去不得熟。他恼了,跟妻子说;
“南方人真滑头,专门戏弄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评]尽管竹是由笋长成的,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质的不同,是两个概念。北方人在这里所犯的思考上的错误是将竹,笋两个概念搞混淆了。概念不准确,发生混淆,是思考问题的大忌。
举例:偷换话题(牛头不对马嘴)
在饭店里:
“对不起,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一点,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太热,我一点也不痛。”
[评]这段对话中的顾客是想请服务员注意卫生,而服务员却把话题扯到汤不烫手上面,牛头不对马嘴,在思考、研究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概念、判断、论题的一致性。如果不注意,或对事物只有含含糊糊的了解,往往会在思考或说明问题的时候,不知不觉发生概念、判断变化的错误。
任务1:分析下面的例子,解释其中的概念性逻辑错误。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己已》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已》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②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答案:①所有作品,作品之一(单个),偷换概念,违背同一律。
②“安”在文言文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和惠子一开始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的,但到了最后,庄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示“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违背了统一律。
(2)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举例:自相矛盾
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
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评: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都有人来开门呢,
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
任务2:分析下面的例子,解释以下句子中存在的不矛盾律逻辑错误。
①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②我的矛能刺穿任何盾,我的盾任何矛也刺不穿。
答案:①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以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拿破仑既活到了成年,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②两者必有一假,违反了不矛盾律。
(3)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举例:生阄和死阄
某国有条法律,每个被判死刑的人,可以在执刑前抓一次阄(读纠jiu),抓到“生”阄可获赦免,抓到“死”阄则立即被处决。
有个人被仇人陷害判了死刑。为了使他必死无疑,在抽阄前一天,仇人又买通人将阄箱中的“生”阄换成“死”阉。这事被受害者的朋友知道了,当天赶到狱中告诉了他。谁知他一听反而高兴地说:“这一下我得救了!”他叫朋友不要声张。第二天抓阉时,他抓了一个阉,不打开就立即吞下肚去。法官令人打开阉箱一看,剩
下的是个“死”阉,就推断被害者抓着而吞下去的是“生”阉,将受害者赦免了。
[评]某国这条法律中包括了逻辑思想中的又一条基本规律:排中律。所谓排中律是说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总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成立,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聪明的受害者就是抓住这一点,让剩下的“死”阉去反证自己抓住的是“生”阉,从而死里逃生。
任务3:分析下面的例子,解释其中的排中律逻辑错误。
①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②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③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答案:①薄厚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白黑之间还存在灰,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只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情形,让人在两个极端之间做出判断或选择,其实是在并非矛盾(有第三者可能存在)的情况下使用排中律,因此违背了排中律。
②这句话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这属于不当预设,违背了排中律。③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
(4)充足理由律:是指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则该判断不能被断定为真。
常见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没有理由”“理由虚假”“推不出来”。
举例:
《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
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评]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错误的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和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并不存在联系。祥林嫂的死与被称作“谬种”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他的死与祝福活动在时间上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他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违背了充足理由律。
任务4:分析下面的例子,解释其中的充足理由律逻辑错误。
①送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到你们医院之后就不行了呢?
②小李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一定是他新婚夫人让他辞去这份工作的。
③没撞,你为什么要扶?
答案:①②都是因为时间上的接近就强加了前者和后者的因果关系,违背充足理由律。
③“没撞”推不出“要扶”,强加因果,违背充足理由律。
四、故意违反规逻辑的语言艺术
①齐高帝曾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对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赏析:齐高帝的意思是所有人放在一起比谁是第一?王僧虔故意曲解,把人分为了两类,让齐高帝和自己都得了第一,既保全了高帝的颜面,又保留了自己的尊严,而且还没有违背自己眼中的事实,不因为对方高高在上就阿谀奉承,也没有为了无关体统的事就冒上犯颜,体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
②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赏析:“低头走路”
“抬头走路”的“路”,其实是指现实生活中的路,“上坡路”和“下坡路”的“路”是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周恩来的回答虽违背了同一律,但却堪称语言艺术“上坡下坡”有利反击了对方的挑衅。
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有18元八角八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十元、五元、两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十八元八角八分······”
赏析:这里面的十八元八角八分,显然也不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总数,周恩来的回答违背了同一律,但却堪称语言艺术。十八元八角八分,既保守了秘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带来的尴尬。
一个德军军官指着毕加索描绘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轰炸后惨状的画作《格尔尼卡》,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赏析:毕加索转移对方发起的话题,违背了统一律,但并非不知对方
所说的杰作是作品本身,却故意把他换成作品所反映的世界不失时机
的表达了愤怒和讽刺,这是一种正义做后盾,机智为手段,谴责为目
的的语言艺术。
五、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
①他是多个死难者中唯一幸免的一个。
②根据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
③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④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⑤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⑥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答案:①自相矛盾。既然死难了,又怎么能幸免呢?
②概念划分不当。生活用品包括了床上用品。
③强加因果。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是因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④主客颠倒。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⑤否定不当。“不能否定”
“不是”,三重否定又是否定。
⑥不合事理。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