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使欧洲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清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2、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3、下列事件标志着欧洲联合迈出了第一步的是 ( )
A、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B、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
C、签署《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D、签订《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4、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建设完成的标志是 ( )
A、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 B、西欧共同市场的形成
C、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D、德骆尔报告获得通过
5、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是 ( )
A、东南亚联盟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独立国家联合体 D、东南亚国家联盟
6、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7、下列图片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 ( )
A B C D
8、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 ( )
A、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9、1989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这些表明 ( )
A、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10、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有利于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
11、《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 ( )
A、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 B、联合国的机构
C、正式的国际组织 D、永久性的协定
12、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13、下面关于非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政治实体 B、成立于2001年
C、前身是非洲统一组织 D、非洲联盟的建立标志着非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14、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①欧洲联盟②北美自由贸易区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⑤欧共体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本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有①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②部分产业受到冲击 ③使中国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 ④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16、下列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区参加国主要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B、成立的背景是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地位提出了挑战
C、它是一个区域性经济集团
D、它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17、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 ( )
A、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维也纳体系
18、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B、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反映了美国的意志
C、加剧了大国之间的经济矛盾演变为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是 ( )
A、以英镑为中心 B、以法郎为中心 C、以美元为中心 D、以日元为中心
20、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氛经济差距缩小
2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贸总协定 ④联合国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以下标志不属于全球性经济组织的是 ( )
A B C D
23、中国加入的经济合作组织有①欧盟 ②东盟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亚太经合组织 ⑤世界贸易组织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④⑤
24、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下列反映这一趋势的有①欧元诞生②中国加人WTO③世界石油价格波动④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表明①区域经济间竞争激烈②区域经济集团内国家由协作代替竞争③区域集团化排斥全球一体化④区域集团化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 )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1995年)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冬,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回答下面问题:
(1)概括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与外部原因。
2、材料一: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材料二: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三: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四: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35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有63000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达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分析,为什么麦道公司要如此多的国家为其生产飞机零部件?
(2)、读材料二,假如你是一位投资家,你在进行投资时,你将考虑哪些投资条件?
(3)、读材料四,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4)、以上材料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请分别依据四则材料说明。
三、问答题
1、欧元是当前欧洲许多国家的新货币。它的发行与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问题:(1)欧元的发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即 。
它是由哪些机构合并成立的?
(2)这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
2、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沃勒斯坦认为:“15世界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
(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历史扼要阐述。
第八单元专题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B C D A D C A B A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D C C C A C A C D A
二、材料题
1、(1)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2)从全球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欧共体成员国的利益;超级大国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的维护自身安全。
2、(1)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客观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国际分工也使得各国的技术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生产利润。(2)提示:投资地的政策因素、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生产与技术的比较优势等,总的原则就是追求“风险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3)提示: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4)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材料一:反映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材料二:反映资本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二。材料三:反映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三。材料四:反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三、问答题
明白
去利润最高的地方
这些家伙出境从来不签证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测控1 (人民版历史必修2)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关贸总协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早是由美国倡议建立的
B.英、美、法、中等国参加
C.最初的成员国就有125个
D.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
解析:20世纪9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成员国由最初的23个增加到125个。
答案:C
2.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建设完成的标志是( )
A.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B.西欧共同市场的形成
C.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
D.德洛尔报告获得通过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中“完成”的含义。B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C项是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建设的第一步,D项只是创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报告。
答案:A
3.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国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作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市场( )
A.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B.商品结构复杂化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市场竞争激烈化
解析:材料表明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已经加入了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中国正在努力建构新的国际经济组织。
答案:C
4.20世纪60年代,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 )
A.英国 B.联邦德国
C.法国 D.民主德国
解析:二战后,联邦德国大力推行改革,依靠美国的援助,加上自身雄厚的基础,至60年代,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答案:B
5.欧洲联盟是(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解析:考查对欧洲联盟性质的认识,A、C、D表述均不正确。
答案:B
6.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的标志是( )
A.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D.欧盟正式建立
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的标志。
答案:A
7.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是( )
A.东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东南亚联盟 D.亚太自由贸易区
解析:注意限定条件“亚洲”“全部”,可排除B、C、D项。
答案:A
8.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
A.加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解析:A项表述错在“发展中国家”,B项错在“民间交往”,D项错在“持久的结盟关系。”
答案:C
9.东盟正式成立于( )
A.1960年 B.1961年
C.1965年 D.1967年
解析: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答案:D
10.北美自由贸易区( )
A.实行政治合作 B.结成关税同盟
C.结成贸易伙伴关系 D.实行贸易壁垒
解析:北美自由贸易是区域经济集团,美、加、墨三国结成贸易伙伴关系。
答案:C
11.“东南亚国家之间曾有激烈的领土矛盾,但最终仍然走到一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东南亚地区由于错综复杂的领土争端,历史积怨很深
B.东南亚地区民族、宗族多样,相互冲突时有发生
C.东南亚国家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D.东南亚国家完全放弃了领土争端,走向了联合
解析:目前各国在区域联合中多采取“搁置领土主权之争”的冷处理方式,但绝不等于放弃领土主权。
答案:D
12.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为根本推动力的是(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世界市场的扩大
解析:A、B、C三项的表述都是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A项的表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B项的表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D项的表述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体现而不是原因。故C项正确。
答案:C
1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摆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问题是( )
A.在世界市场中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B.经济危机一旦爆发破坏性最严重
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性资源开发
D.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卸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本题解题的关键应该注意题干“每一个”的限制。C、D两项的表述并不是指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排除。B项的表述对发达国家的打击将更严重。所以,正确答案应为A项。
答案:A
14.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表明( )
A.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
B.大国强权政治势力的减弱
C.各国的利益趋于一致
D.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影响力减弱
解析: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出现是由于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结果,说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
答案:A
15.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级别最高的研究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会议在哪个城市召开( )
A.纽约 B.伦敦
C.上海 D.里约热内卢
解析:1992年,联合国第二十届世界环境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在,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一体化进程起步的主要原因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的一体化进程有了怎样的新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积极作用的认识。
解析:回答第(1)问要结合当时的世界和欧洲形势,从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等方面思考;第(2)问主要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共体”向“欧洲联盟”的转变、欧共体性质的变化、欧元的诞生等知识内容;回答第(3)问可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一是对当时欧洲产生的影响;二是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西欧各国社会经济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彻底消除法德之间的矛盾;抵御来自苏联越来越现实的威胁;地域接近,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素质。标志: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
(2)新发展:1992年,欧共体12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扩大了合作的目标和范围;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欧共体的性质发生变化,由单纯的经济组织变为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3)评价: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改变了世界格局,大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1年12月上旬,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材料二: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3.6亿人口、年生产总值约6万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和技术转让的三分之一。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的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回答:
(1)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
(2)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3)材料三中,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亚太经济有何影响?
解析:此题要从所给材料中提出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回答第一问主要从三组材料中去归纳,第二问是从材料中找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第三问也可联系政治知识来回答。
参考答案:(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向区域、集团化发展。
(2)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一体化更迅速。
(3)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了更美好的前景。没有中国的参加,亚太地区经济事务是不可能实现的。
1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呼声。假如你是一名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员,试叙述你的理由并对你的行为作简要评价。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此,你认为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
解析: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两种发展趋势。本题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考查了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问时,要抓住30年代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两个经济圈,分析表现及其特征。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进行客观地评价。
参考答案:(1)表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苏联建成完整的经济体系。
特征: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经济圈,其中以资本主义经济圈为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危机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世界市场争夺激烈,法西斯国家运用军事手段为本国抢占世界市场。
(2)原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全球化带来利益的不均衡性,将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评价: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不能通过反对而制止。要把握机遇,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利用一切因素最大程度地改变不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3)利用WTO成员身份,积极争取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减少不利因素;运用国际惯例,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营建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2011·全国高考)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解析】选D。首先我们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正确答案为D。
2.(2011·江苏高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
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欧共体是二战后出现的最早的区域集团,它的出现加速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受其影响而成立,①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而亚太经合组织是包括中国、美国等国在内的地跨四大洲的区域集团,因此②、④也正确;由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范围广、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因此,政治制度的差异较大,如中美、中日之间都采用不同的政治制度,③有误。
3.(2011·全国高考)德国学者乌尔里希 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解析】选B。本题考查从材料从提取信息的能力。由题中“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即可判断。
1.(2010·广东高考)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
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到20世纪6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后,美国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维持美元的价格,进而继续维持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2.(2010·天津高考)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再现史实的能力。从图标中“word bank ”可以明显看出,该组织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最初主要致力于战后西欧经济的复兴,后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的目的,都不是世界银行成立的初衷。
3.(2010·海南高考)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1950年”“即将……”等信息,当时法、德等六国达成协议,即将成立欧洲煤钢联营(又称“欧洲煤钢共同体”),故A项符合题意。
4.(2010·辽宁高考)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解析】选B。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随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欧盟的建立与发展,逐渐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促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符合B选项表述的“多元并存”。
5.(2010·江苏高考)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或存在的弊端:生态环境遭到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不能恢复的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被浪费和消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富分化以及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
6.(2010·四川高考)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 )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环境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信息和调动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图片的信息:环境破坏和呼唤环保意识。其产生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没有关系,排除③,故选C。
7.(2010·全国高考)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宏观上获取信息并进行推理的能力。材料的重点在后半部分,结合二战以来两极格局的建立与解体、全球化趋势明显等可知答案为C。
8.(2010·江苏高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 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第⑴问注意题干答题要求背景、对美国的意义等;第⑵问注意答题角度“世界货币格局”即可。
【答案】(1)背景: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汇率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意义: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充当黄金等价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欧元区(欧盟)已成为与美国实力相当的经济体;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
1.(2009·广东高考)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时间,从1944年开始召开会议,参加国有中、苏、美、英等,说明大国之间仍是合作关系。贸易保护主义至今仍然存在,A项错误;二战中,英法等国遭受战争重创,B项错误;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C项错误。
2.(2009·海南高考)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并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帮助其解决外汇资金的需要。
3.(2009·海南高考)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世界上重要的区域性组织之一。
东盟大事年表
1967年 东盟成立,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1971年 签订《东南亚中立化宣言》。
1976年 签订《东南来友好合作条约》,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1984年 文莱加入东盟。
1992年 决定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5~1999年 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
1995年 签订《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1997年 首次举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2002年 分别与中国、日本达成一致,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2002年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摘编自耿协峰《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等
(1)指出20世纪60年代影响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外部因素及表现。
(2)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
(3)概括东盟和欧盟共同的成功经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以东盟和欧盟为中心展开。第(1)问注意“60年代”、“外部因素”“表现”等关键词;第(2)问对比分析型题目,主要指出东盟区别于欧盟的地方,应从成员国的组成、合作领域和合作层次水平等方面比较。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冷战,越南战争。
(2)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社会制度不同;合作领域是先政治后经济;政治目标是地区稳定;经济一体化水平低。
(3)从共同关心的问题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逐步推进区域化;不排外,加强与区域外的合作。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1年,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彻底消除法德之间的矛盾
B.配合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抵御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
D.避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思路解析:为了彻底消除法德之间的矛盾,配合马歇尔计划的推行,也为了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在法国外长舒曼的积极倡导下,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6国共同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
答案:D
2.下列有关西欧的区域组织成立于1967年的是(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经济共同体
思路解析:A项发生在1952年,B项为1967年,C、D项为1957年。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3.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罗马条约》签署 ②欧共体成立 ③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④欧元正式启用 ⑤欧盟正式成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⑤④③②① D.①②④⑤③
思路解析:①是在1958年,②是在1967年,③是在1991年,④在2002年1月,⑤是在1993年。由此,不难判断B项是正确的。
答案:B
4.欧洲统一货币建设迈出的第一步是( )
A.维尔纳计划
B.货币单位埃居的诞生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
D.德洛尔报告
思路解析:1969年欧共体6国领导人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并委托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维尔纳就此提出具体建议。1971年维也纳计划通过,欧洲统一货币建设迈出了第一步。故A项正确。
答案:A
5.下列有关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身是东南亚联盟
B.以经济合作为基础
C.与东南亚联盟并存
D.囊括本地区的国家
思路解析:东南亚联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成立的,不是两个并存的国际组织。
答案:C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三个区域经济集团不包括(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盟
思路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四个区域经济集团在时间上的识记。A项欧盟成立于1993年,B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C项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D项东盟成立于1967年。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7.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
A.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太地区政府间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
D.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思路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政府间的国际经济组织,而不是政治组织。因此,A、B、D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C
8.下列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B.有利于美、加、墨三国经济发展
C.美国和加拿大主要出口技术性产品
D.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思路解析:1992年,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答案:D
9.对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了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
B.打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D.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思路解析: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故B项是错误的。
答案:B
1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厚的黄金储备
B.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C.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共同签订
D.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思路解析:A项是美国提议召开会议的条件,C项是参与国,D项是其组成,都与特征无关。
答案:B
11.下列有关世界货币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的目的相同
B.这两个组织由成员国认缴资金并根据其实力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C.美元和黄金挂钩
D.美元取代其他各国货币
思路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世界货币体系相关内容的理解。在该体系下,通过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使得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但各国还是使用各自的货币,美元不能取代各国货币。
答案:D
12.下列有关非洲一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第十届非统首脑会议明确提出“集体自力更生”
B.1980年,宣布非洲联盟成立
C.2002年,举行了非洲联盟正式仪式
D.2002年,通过旨在使非洲全面复兴的计划
思路解析:2001年第5届非洲统一组织特别首脑会议上,53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非洲联盟章程草案》,宣布非洲联盟成立,以代替原来的非洲统一组织。
答案:B
13.1997年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发展为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种现象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发达国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
B.东南亚国家经济自身存在问题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D.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思路解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由于世界经济经常发生波动,在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从生产到销售都连成一个整体的今天,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加强。
答案:D
14.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哪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
①把污染重、利润高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 ②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他国倾卸 ③凭借自己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④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路解析:④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活动的表现,但不会引发生态危机。
答案:A
1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
A.可平等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贸易自由化
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思路解析: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起着主导作用,不仅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而且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答案:D
二、非选择题(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人为实现“统一的欧洲”,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2004年5月1日,欧洲联盟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富雄心的一次扩张。波兰、匈牙利、捷克等10国的加入使欧盟增加至25个,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欧盟轮值主席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评价说,这10国加入欧盟是自15年前柏林墙推倒之后,欧洲统一进程迎来的又一高峰。
材料二:在对伊拉克动武问题上,美国与德国、法国之间的分歧严重。恼怒之际,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脱口向德法甩出了一句:“这是陈旧的欧洲!”在他看来,北约的重心正东移到“新欧洲”,这里的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北约新成员国,还有即将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小国似乎更赞同美国计划的对伊行动,与“老欧洲”大国相比,这些欧洲小国对美国更为忠诚,配合美国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这次动员这些小国向德国和法国叫板,是美国首次公开发挥“新欧洲”小国的作用,对欧洲的一体化和团结是严峻的挑战。
——根据新华网有关资料整理
请完成:
(1)欧洲共同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2004年的25个成员国。请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和影响。
(2)二战后至今,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何显著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发展特点?
(3)有人说,欧洲中部时间5月1日零点那声钟声,是欧盟新纪元的开始。但也有人说,那是一片未知的水域的起点。据材料二说明一体化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
思路解析:第(1)问关于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分析要全面,可从经济角度、国际关系角度、地缘因素以及民族传统等方面考虑;第(2)问比较简单,依据教材作答即可;第(3)问关于欧盟内部存在的问题,要从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概括作答。本题的易错之处,主要在于第(1)问和最后一问,第(1)问主要在于归纳不准确,最后一问关键是回答不全面。
参考答案:(1)原因:地域上接近;民族文化传统接近;内部经济联系密切;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的威胁。影响:促进了成员国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使欧洲的地位和势力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趋势:合作规模扩大;合作领域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向多边合作扩展;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特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
(3)美国不希望出现强大的统一的欧洲,不断设置障碍,制造矛盾,挑拨欧洲国家间的关系,欧洲内部各国发展水平的差异、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使得各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难以保持一致。
17.有人认为:“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从二战后环太平洋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为什么说“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
(2)中国应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太平洋时代”?试简要予以概括说明。
思路解析:该题是一道以历史为主,政、史、地相关知识结合的综合性题目,考查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要求回答的内容跨度广、容量大、具有一定的难度。第(1)问以历史学科为主,结合了地理学科相关知识,可从二战后环太平洋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包括经济重心的转移、贸易区域和经济发展潜力等;第(2)问应在明确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注意结合政治学科的知识,指出中国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答案:(1)①世界文明的重心从大西洋沿岸逐渐向太平洋沿岸转移。二战后,日本迅速成为工业强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崛起;70年代末,中国的经济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美国的经济重心也由于西部有待开发的新资源和较雄厚的科技力量而从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转移。总之,二战后环太平洋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也较活跃。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两个区域经济集团即在环太平洋地区;亚洲四小龙和东盟成立后,该地区的发展早已引起世界注目。由此可见,21世纪将是“太平洋时代”。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和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必修二专题八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今的国际重大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6中的国际组织依据我国恢复或加入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 “如果民族特性的和政治自由的观念,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和国内秩序中获得稳固结构,并且在法律和风俗中得到体现,那么从自由主义运动开始起,被推导或被预见的自由原则的另一结果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准备实现‘欧罗巴合众国’”。在此后半个世纪终于演绎成“欧盟”。这主要因为
A.经济联系日趋增强 B.民主制度广泛建立
C.国际局势趋向和平 D.民族特性逐渐消失.
3.某个国际组织的文件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 产品的国内销售、运输、使用等全部法令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 国内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A.目的在于减少贸易壁垒 B.不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
C.最早是由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 D.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
4.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正式形成。与这一体系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雅尔塔会议 B.布雷顿森林会议 C.联合国会议 D.APEC会议
5. “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一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也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是
A.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扩张进程
B.国际金融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
C.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世界蔓延
6.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⑤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
( http: / / qikan. / )
A.“美元帝国”形成 B.罗斯福新政
C.美国独立 D.两极格局的建立
7.随着《里斯本条约》的正式实施,欧盟首位总统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走马上任,这标志着欧洲政治一体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推动欧洲实现政治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二战后法德的和解 B.联合应对苏联的威胁
C.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D.共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8.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 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根据表2中的内容,判断其要认定的年份可能是
表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A.1898年 B.1948年 C.1970年 D.1980年
10.奥巴马在201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共四次提到中国:“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做生意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美国人的机会来了”;“我们针对中国提起的贸易诉讼多了一倍,而且已经显出了成效”;“成立贸易实施机构,将专门负责调查像中国这样一些国家的不公正贸易做法”;“我将不会把风能、太阳能或者蓄电池工业拱手让给中国或者德国。”上述材料说明美国
A.对华贸易态度明显趋于强硬,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B.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调节与中国的贸易纠纷
C.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努力抢占新技术的制高点
D.阻遏德国经济的发展,发展制造业以增加就业机会
11.下列对下图寓意理解准确的是
( http: / / qikan. / )
A.美苏两极格局坍塌
B.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C.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2.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2010年4月世行发展委员会会议通过改革方案,方案规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这次改革 ①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②改变了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主导地位 ③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潮流 ④体现了世界贫富差距日益缩小的趋势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13.右图为1965—1990年间世界经济体经济发展状况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
B.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可能包括中国
C.表明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趋势增强 .
D.市场经济的总体优势日益显现
14. 2012年2月28日第一财讯:德国国会投票通过了总额1300亿欧元(约合1740亿美元)的第二项希腊援助计划。欧洲央行将于29日开始第二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向欧洲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以帮助稳定欧洲国债市场。日前,二十国集团成员表示,支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注资计划,但前提是欧盟领导人必须采取措施扩大用于建立防止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的救援资金规模。这主要是由于
A.欧债危机給希腊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希腊度过危机
15.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1965—2008年一些国家国内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单位:%)
年份 1965 1980 1990 2000 2005 2008
中国 100 90 85 81 72 72
日本 90 88 90 90 87 —
美国 95 91 91 90 91 —
英国 84 78 81 79 80 80
印度 97 95 94 88 84 81
A.扩大内需发展经济是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B.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加强了各国之间经济的依存度
C.经济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国外市场逐渐萎缩
D.旧国际经济秩序造成发展中国家内需比重下降
16.下面是二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经济体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B.美元偶然的充当了世界货币
C.国际货币关系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D.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
17.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下列各项中与这种感觉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欧洲联盟的成立 B.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C.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D.经济全球化加速
18. 2011年9月,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大会在清华大学 隆重举行。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http: / / qikan. / )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付出沉重的代价
D.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19.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20.下表是对1950 — 2100年的人口统计和预测(单位:百万)
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使世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B.越落后的国家人口增长的越快
C.1950年以来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髙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的急剧下降
D.口增长趋势将进一步加大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21.当今中国青少年喜欢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米老鼠的衣衫,吃唐老鸭泡泡糖……就连含高脂肪高糖的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度也“所向披靡”。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国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B.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
C.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 D.各种文化传播工具的丰富
22. 2011年5月22日,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布宣言,决定三国将在今年完成中日 韩自贸区联合研究。一旦达成自贸区协议,这将会
①带动东亚乃至亚太经济一体化总体进程 ②对经济全球化起推动作用
③体现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④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 2011年4月8日上午10时26分,上海迪士尼乐园(如下图)项目正式开工,它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这反映了( )
( http: / / qikan. / )
A. 中美分歧已经基本消除 B. 经济全球化正加速发展
C. 中国成为亚洲经济中心 D. 美国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24.如果为右图漫画选择一个标题,最恰当的应该是
A.“联合国力推全球货币新体系”
B.“全球经济的同一梦想”
C.“告别美元独霸时代”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生”
25.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绀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26.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B.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D.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27.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右边漫画所描绘的历史现象
( http: / / qikan. / )
A.标志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体现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C.违背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D.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8. 2011年9月,随着利比亚开始从冲突中复苏,该国请求国际组织在公共开支、基础设施修复等方面提供长期贷款,可以提供该贷款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2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自16世纪起,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西欧国家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鼓励资本原始积累,扶植为适应国外市场的工业生产。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基下令闭关锁国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一一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 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有了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这个最有分量的字眼。
一一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材料四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剐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CCTV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以前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机制的主要变化。(6分)
(2)结合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6分)
30. (25分)环境史是历史学的一个新领域,是考察和揭示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种新范式。现在西方环境史学界的有识之士将宏观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提出如果从能源史来看环境史,环境史可以分为木材时代(1580年前)、煤炭时代(16世纪到20世纪初)和石油时代(20世纪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社会的多中心霸权、英帝国霸权和美帝国霸权。
材料一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麂卵毂,毋……毒鱼鳖,置阱罔(网)。”
——《秦律·田律》
(1)概括指出材料一关注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式。(4分)
材料二 大文豪狄更斯用自己手中的笔,生动地描绘了兰开夏郡的焦煤镇:在这座城镇里,由于煤烟的污染,到处呈现出“一片不自然的红色与黑色,像生番所涂抹的花脸一般”;镇上“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无穷无尽长蛇似的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冒出来”,这座焦煤镇,“时常把煤烟不仅吹在自己头上,并且吹到邻近地区”。
——《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煤炭时代”英国掌握霸权的表现,材料二狄更斯的描述反映出
当时英国存在着什么问题 (8分)
材料三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橙剂”是一种高效除草剂,其含有毒气体二恶英。越战期间,为打击隐蔽在山林处作战的越共部队,美国空军向越南喷洒了大量落叶剂,杀死大量树木和草丛。其中绝大部分是橙剂(因该毒剂储存罐外涂装为橙色而被称为橙剂)。加拿大一家环境公司在越南进行土壤样本采集和调查后发现,虽然战争已远去多年,越南人仍然在遭受着橙剂引发的癌症、基因变异等疾病的折磨。
(3)材料中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越战给交战双方带
来的影响。(8分)
材料四 据欧共体透露,欧美国家1900~2000年每年向几内亚出口300万吨化学废料,从而每年可得到12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美国的MONBIL公司和欧洲最大的石棉制造公司等纷纷到印度合资、投资办厂,并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我国海关每年在南京、珠海、厦门、上海、福建、海口等省市都会查获以加工废塑料为名的“洋垃圾”。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5分)
31.(11分)希腊,曾因是古代欧洲文明的滥觞而著称于世。今天,又因其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一场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债务风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用相关史实论证“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滥觞”。 (4分)
2010年起希腊的债务危机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整个欧元区面临欧元通行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我们知道,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19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林顿森林体系, 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林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原因并指出欧元诞生的影响。(4分)
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3)根据材料论证“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3分)
32.(27分)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是中国)的奇迹。
观点二: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观点三: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日本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正在紧随其后。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是否支持观点一?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5分)
(2)观点二中“北大西洋胜利”包括了西欧的发展,请概括指出自19世纪初到1945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3)观点三提到了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4)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进行评论,观点三是否明显忽视了西方(欧美)的作用 请结合史实说明之。(8分)
33.(25分)世界是多元化的,东西方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马镫以前,骑者的座位是不牢靠的。中国马镫西传,使得新作战方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种西欧新社会形态中获得了表现:那个社会由武士阶级的贵族政治统治着,武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来打仗。这种贵族不可避免地要发展起和马上白刃战的风格及其社会风尚相协调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
——摘编自《顾准文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镫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6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在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中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6分)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格局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趋势?
(3分)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2分)
3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个大陆,各个国家的相互交织,各个领域里的所谓“全球化”,使得政治间的交织成为必要。我们在谈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世界,似乎在我们的地球上存在四个世界。这种谈论在当前比任何时候都更不应该。我们只有一个世界,因而也只能有一种世界政治。它不应是对立的政治,它必须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它应是世界的内政。
尽管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新千年的世界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却应该是:使所有人都能够和平共存和共处在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环境里。
一一[德]曼弗雷德·马伊
材料二 在关于什么是全球化的问题上,人们大都只是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现象方面来理解,而很少有人认识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推动和主导的全球化,不仅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全球化,要使有利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秩序全球化,而且要使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民主和人权”全球化。美国政府图谋垄断对全球化的解释权,他们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之外,提出了“第三种全球化”。美国国务院对“第三种全球化”作了如下的解释:“当前正在出现许多由公私双方行为者共同编织而成的跨国人权网,这是一种未受人们注意的第三种全球化。”美国自封为“第三种全球化”的“全球领导者”。美国国务院在这个报告中说:“作为促进世界各地民主和人权的全球领导者,美国在建立跨国人权网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还说:“美国继续领导组织新的跨国人权网。”
——《反全球化运动考察与分析》
评材料中关于全球化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必修二专题8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B 5.D 6.A 7.C 8.B 9.B 10.A
解析:奥巴马文中的中心议题是谈美国对华贸易关系和对策。D因此排除;C项的叙述也不符合文中的主题,排除;奥巴马提出应加强对华贸易的起诉,调查中国“不公正”的贸易做法,B项也可以排除。
11.C 12.D 13.D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B 21.B 22.A 23.B 24.A 25.C 26.B
解析:龙应台强调在全球化浪潮中要找到“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并强调“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实质是主张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融入全球化。
27.B 28.A
二、非选择题
29.(1)16、17世纪盛行重商主义;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的普遍信条;经济大危机发生后加强国家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6分)
(2)观点:材料二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2分)
评价: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资本主义入侵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文化,中国开始了自身痛苦的近代化历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效仿实践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弘扬民主科学精神;社会生活上传统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近代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民族尊严遭到践踏。(6分)
(3)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有能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6分)
(4)建立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等。(任答3点得6分)
30.(1)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法律手段(环境立法)。(4分)
(2)表现:世界工厂;海上霸主;最大殖民帝国。(6分)
问题:工业化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分)
(3)背景: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2分)
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越南人民取得胜利,完成统一;对越南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6分)
(4)环境污染的国际转移(发达国家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分)
应对: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倡导可持续发展;国际立法。(3分)(其他言之有理 也可酌情给分)
31.(1)古希腊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发达,为以后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模式;雅典的民主政治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民主政治的发祥地;作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为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思想解放提供了思想基础。(4分)
(2)原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难以维持;美国规划战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2分)
影响: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发展;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构成有力的挑战。(2分)
(3)欧元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援助。(3分)
32.(1)支持:明清时期,我国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经济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反对:明清时期,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向工业文明过渡(或发生了工业革命)。
(评分说明:支持或反对1分,理由4分,共5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零分。)
(2)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关系上: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思想文化上:民主自由思想、人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迅速,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成果促进人类进步。(评分说明:每点2分,任意四点8分,不得超过8分)
(3)推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效果显著;加入世贸组织等(评分说明: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
(4)是,(2分)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世界经济沿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欧盟,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在西方国家主导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评分说明:一点2分,任答三点6分。)
33.(1)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战斗力提高;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确立了封建制度(贵族骑士的统治)。(6分)
作用:活字印刷术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指南针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武器对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总之,三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4分)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4分)中国闭关锁国,日趋落后。(2分)
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分)
(3)趋势:政治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3分)
应对:加强区域间与国际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教育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保护环境等。(2分,答出任意2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34.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 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2008年10月14日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有必要制定类似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原则。1944年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意图是
A.建立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B.恢复世界经济,防止世界大战再次发生
C.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D.与苏联等社会之一国家展开“冷战”
2.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明显
C.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3.2008年北欧国家冰岛金融业在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冰岛克朗对欧元汇率缩水3成,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冰岛面临“国家破产”危险。如果冰岛需要申请短期贷款来稳定金融秩序的话,最好应该向以下哪个组织申请贷款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贸组织 D.欧洲联盟
4.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下列关于这一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美国为主导 ②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背道而驰 ④以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为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阅读右图《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断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
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
④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二是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
③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④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观察右图,这种货币诞生于上世纪末。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这一货币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75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公斤荔枝,完成了该货币正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这笔交易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95年 B.1999年
C.2002年 D.2005年
8.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拉托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十国正式加入欧盟,被撕成两半的欧洲终于“破镜重圆”。欧洲的“破镜重圆”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主要是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 ②经济区域化 ③政治民主化 ④经济全球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1994年1月1日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是
①弥补三国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②美国高科技各工业部门将增加对加、墨的出口
③促进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发展 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区域外向美国出口不利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阅读右图,下列关于该区域经济组织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B.1989年堪培拉“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首次会议标志这一组织问世
C.该组织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差异很小
D.2001年1月1日,中国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该组织
11.“1998年,全球商品和劳务贸易规模已达7.1万亿美元,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4%。1998年全球有跨国公司6万多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40%,贸易占全世界的60%,对外直接投资占全世界的90%,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1999年全球跨国投资8000多亿美元,是1999年的4倍多。”如果用一个最符合这一历史现象的现代术语为其命题,以下各项中最恰当的是
A.贸易自由化 B.生产全球化 C.政治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
12.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说:“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收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的计算机的毛利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要占到售价的20%”。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①发达国家垄断了科技市场 ②发展中国家应抵制全球化
③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倒退 ④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两大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标识所代表的组织最能反映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
A B C D
14.面对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国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美国的经济出了大问题,中国可以在“西方的崩溃”中崛起了,但另一些学者则担忧:“美国伤风世界感冒”,中国能否独善其身?这些学者担忧的重要原因是当今世界的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以美国为主导 D.中国严重依赖美国市场
15.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海尔集团1997年已开始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建立海尔分厂,尔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设厂。1999年4月海尔在美国的生产制造基地奠基,标志着海尔集团在海外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建成,立足当地融智、融资,发展成本土化的世界名牌。现在,海尔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这一现象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中国与世界各国既分工又合作 B.海尔集团充分利用别国的科技资源
C.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 D.海尔集团的技术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16.有人将经济全球化历程总结为三次浪潮(见下表)。与以往相比,第三波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具有的新特点是
16世纪 全球化第一波浪潮
1815-1913年 全球化第二波浪潮
二战后至今 全球化第三波浪潮
A.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购买大宗初级产品
B.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并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C.新交通、电信工具大大降低了运输和通信成本
D.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益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17.有学者将全球化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时间 阶段
1492-1760年 世界市场形成前的准备阶段
1760-1870年 资本主义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870-1914年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阶段
1914-1945年 全球化倒退阶段
1945-1990年 全球化新发展阶段
冷战结束以来 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
按照这种观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正处于
A.初级阶段 B.中级阶段 C.高级阶段 D.完成阶段
18.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刺激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来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2008年9月24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世贸组织2008年公共论坛上说:“当危机来临之时,通过设置进口壁垒来保护国内生产商无疑是一个诱人的措施,但却并不可取。”据此,面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该
①积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②取消关税,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③加强国际沟通、交流与合作 ④提高关税,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1930年声名狼藉的Smoot-Hawley法案将美国2万多种进口产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点,但最后只带来了一场全球贸易大战……”对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Smoot-Hawley法案”从方面告诉我们
A.刺激内需是缓解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 B.开放的国际贸易有助于解决危机
C.各国经济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贸易保护主义把全球领入了死胡同
20.多米尼科·莫伊西在采访法国外交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时提出:“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为什么美国似乎像是水中之鱼?”韦德里纳回答说:“水中之鱼”的确是准确的表述,“美国是一条非常大的鱼,在全球化的水中轻松地游着,居于支配地位。”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对全球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美国在全球化中无所不能
②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③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
④经济全球化是惟一的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
21.2008年9月以来,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全世界都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上述材料表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业已解体 B.经济危机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2.境外设厂是多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选择。对彩电业来说,厦华在德国和法国设有两个OEM加工厂;海信在意大利、法国拥有工厂;长虹、创维、海尔、TCL集团等也在墨西哥、俄罗斯、匈牙利、捷克、波兰、比利时等国建立众多的海外彩电生产基地和合资公司。关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利用外资,扩大出口 ②促进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③说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加强 ④对中国主权和经济安全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柏林墙倒了,“冷战”的坚冰融化了,但是人民却高兴不起来。观察右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原有经济基础较差
B.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
C.发展中国家没有摆脱殖民统治
D.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24.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发展经济步履艰难,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具体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①国内政局动荡 ②垄断世界市场 ③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④压低初级产品价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等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于这段材料,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③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矛盾 ④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资本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困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2年《罗斯福就职演说词》
材料二 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政治合作的基石是敦巴顿橡树园关于一个永久性的联合国的建议书。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1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的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美元的责任,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岳麓版教材必修I《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 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恶化趋势。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现在金融市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纪律约束。20国金融峰会上,英国首相布朗和美国总统布什也认为应该建立一种类似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新秩序。
——摘编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困难”最先开始的领域。(1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协定》解决“棘手的问题”的具体办法并概括罗斯福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目的。(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的因素。(3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特里谢希望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目的。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当前世界各国面对金融危机,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基于何种考虑?(4分)
27.(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
材料四
广州查获的“洋垃圾” 焚毁“洋垃圾”
材料五 20世纪末国家科研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国家类型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投入比例 0.8%以下 2.8%左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3分)
(3)根据材料四、五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问题?(3分)请你为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3分)
28.(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完全可以不怕美国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假如我们不要美国的最惠国的待遇,我们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否无法进行呢?从过去的美国经济制裁证明,并非如此……如果美国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中国民众很可能会把购买力转向别国或者国内品牌。……如果中国政府还能胸怀大度地宽容美国人的话……我相信报应。我深信会有那么一天,如果和解变得极度不可能,我号召中国人民要记住仇恨。
——李强《冷战后时代政治与情感抉择》
材料二 中美建交后,中美双方已结束了全面敌对状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有一个长期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的平行发展时期,双方在经济上互有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中美两国(包括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现在和21世纪,都不该成为敌人。
——沈骥如《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
材料三
图1 反经济全球化示威 图2 世贸组织的反对者进行游行示威
材料四 据中国商务部网2009年8月7日报道:老挝工贸部部长南 维亚吉先生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刚刚结束的世贸组织(WTO)关于老挝申请入世问题第五次工作组会议上明确了老方进入终点通道的路线图。老挝政府按入世要求已作了积极准备,并取得进展。老挝政府从1997年提出入世申请以来,一直盼望早日加入世贸组织,以便使国内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外国企业能更多来老挝开展经贸投资合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概述彼此不同的两种观点。(4分)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4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二战后)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又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幕;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
材料三 1870年美、日、西德、法国经济统计图
工业总产值 出口贸易 黄金外汇储备
材料四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五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1951年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6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 上述6国签署《合并条约》,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各自的部长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合而为一。
1973年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
1979年 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关系。
1981年 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 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
1987年 《单一欧洲法》生效。
1993年 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 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年 欧元的纸钞与硬币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各成员国的原法定货币开始退出市场,欧元成为法定货币。
2004年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国正式加入欧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和主要目标。(5分)
(2)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3分)分析这种变化在政治上所产生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五,分析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趋势。(3分)
参考答案
1.A。解析:二战后期,美国凭借在二战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试图按照其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在这一背景之下,1944年美国主持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据此B、C两项不符合题意。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项错误。
2.B。解析: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欧盟成立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3.B。解析:世界银行的主要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项目贷款,帮助他们兴建某些建设周期长、利润率偏低的重要项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活动则是稳定国际汇兑,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帮助成员国平衡国际收支。
4.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③说法错误。
5.D。解析:从图片中很容易得知①②说法正确,而关税平均水平的不断下降和世界贸易总额的持续增长则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图示中反映不出③。
6.D。解析:考查学生对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点都是正确的,D项文本题答案。
7.C。解析:由图片可知这种货币是欧元,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8.C。解析:欧盟扩大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区域化的重要表现,而经济区域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①②④符合题意。欧盟扩大与政治民主化无关。
9.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①②③明显符合题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在区域内取消贸易壁垒,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不利于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外的国家向美国出口。
10.B。解析:由图片可知该组织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依据所学知识,B项说法正确。
11.D。解析:A、B两项都只涉及一个方面,没有全面解读材料信息。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12.D。解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②错。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③错。
13.C。解析:A、B、D三项都是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标识,C项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识。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4.B。解析: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影响到世界经济形势,势必会中国也会造成很大冲击,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
15.C。解析:海尔集团在世界多个国家设厂,建立生产制造基地,从一个侧面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际分工的深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次要信息。
16.B。解析:A、C、D三项都是全球化第二波浪潮,即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全球化特点。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两极对峙的世界重合为一体,加上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并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经济全球化出现了第三波浪潮。
17.A。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可知两点信息,前五个时间段,全球化都尚未真正开始;冷战结束以来,即当今世界,全球化才真正开始。据此可以判断,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18.A。解析: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必须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根据题干材料获取信息得知①③符合题意,A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提高关税是不可取的,取消关税是不现实的。
19.B。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的信息是“Smoot-Hawley法案”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引起了全球贸易大战,加剧了全球经济危机,由此可以反之:取消关税壁垒,开放国际贸易才有利于阻止危机蔓延。
20.B。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占据有利地位,故③④说法正确,B项为本题答案。①②太绝对。
21.C。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解体的,A项错误。由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以致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22.B。解析:本题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④说法片面,不符合题意。
23.B。解析:解题关键是解读图片材料信息。东西方差距主要是西方奴役、压榨东方造成的。“冷战”虽然结束了,但是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成为阻碍东方发展最大的障碍。
24.C。解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经济发展困难重重的外因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国内国内政局动荡是内因。
25.A。解析: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可知①②理解正确。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③错。④明显错误。
26.(1)金融领域(或证券领域)。(1分)
(2)办法: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3分)
目的:建立受美国控制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分)
(3)因素: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美元贬值;各国取消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3分,答出3点即可)
(4)目的:规范世界金融市场,加强纪律约束。(2分)
考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很难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只有全球合作才能克服困难,共渡难关。(2分)
27.(1)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通行为全球化提供流通渠道;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2分)。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3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问题: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发展中国家投入低、科技落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等问题。(3分)
建议:坚持对外开放;既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3分)。
28.(1)材料一作者认为中美之间即使不发展贸易关系,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也照样进行,不要美国的最惠国待遇也没什么,要中国人记住中美之间的仇恨。材料二作者认为中美之间过去是敌人,但现在不是敌对关系了,双方可以和平共处,互相合作,共同发展。(4分)
(2)现象:反全球化。(1分)
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动权。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所以很多人反对经济全球化。(3分)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虽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并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须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发展,而不能一味的反对经济全球化。(4分)
29.(1)原因:抵制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对抗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威肋;欧洲政治家的清醒认识。(3分)
目标:对内: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对外: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2分)
(2)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3分)
影响:西欧、日本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3分)
(3)经济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随着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3分)
出席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成员领导人合影(2009年11月23日,利马)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测验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生活周刊》之《谁拯救冰岛》封面解说:国家银行破产,冰岛向国际金融机构求援,申请20亿美元贷款。这一金融机构是指(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下各经济组织性质及职权范围的理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稳定汇率,A符合题意;联合国是政治机构,B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贸易机构,C错误;世界银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D错误。
答案: A
2.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能反映出这一趋势的是( )
①世界银行的成立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④美国取得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世界经济积极的发展趋势,④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不符合材料的含义。
答案: C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 )
A.稳定国际汇率 B.提供全球性援助
C.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致力于经济复兴
解析: “宗旨”就是根本目的,是关贸总协定本来的根本目的。本题中,A、B两项分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任务,D项是关贸总协定所起的客观作用。
答案: C
4.(2011·山东济宁调研)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有( )
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国家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①二战后美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压倒优势 ②二战削弱了资本主义阵营 ③二战后,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④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解析: 表格主要说明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及旧的原有经济体系被打破,所以选①②项,③④项信息由表格无法反映出来。
答案: D
5.(2011·宿迁期末)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盟逐渐形成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
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B.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滞胀”
C.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解析: B、C出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D项的表述错误,因此答案为A。
答案: A
6.观察下图,这种货币诞生于上世纪末,它的诞生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有利于欧盟经济发展
B.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C.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
D.加强了欧洲地区的国别概念
解析: 图片为欧元,其使用淡化了欧洲地区的国别概念,因此答案为D。
答案: D
7.欧元使欧洲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这表明 ( )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欧盟各国的经济实现了新的发展 ③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欧盟的成员国不包括发展中国家,因此③的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并未形成,故答案为C。
答案: C
8.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说明( )
①国家间交流更为深入广泛 ②市场货币一体化是此观念形成的基础 ③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深刻 ④政治一体化能为此观念提供保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由于欧盟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欧元的启动,加速了欧洲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因此深刻影响了欧洲人的观念。所以①②④正确。
答案: D
9.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D.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其中欧共体在“美国主导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10.“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71年”和“30年后”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答案: C
11.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3年欧盟建立。这些表明了( )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题中的三个经济组织都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它们的成立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得到加强。
答案: B
12.一对西方夫妇圣诞节专程钻进云南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
A.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西方商品很受欢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圣诞节是西方的节日,这对西方夫妇的经历恰恰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其余选项与此无关。
答案: B
13.(2011·杭州模拟)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上述图片说明的是世界著名的食品及饮食连锁企业遍布世界各地,说明全球化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答案: D
14.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 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 800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地反映了( )
①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③由于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 ④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属于复合型选择题,其中④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5.1911年,中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开始接受一些西方生活习俗
B.政府以立法形式禁止吸烟
C.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
D.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生活开始法制化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中国的生产和商业行为与国际接轨了。这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表现。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2002年,又同意接受匈牙利等10个中欧国家入盟。
——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与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国家(或地区) 欧盟 日本 美国 东盟
贸易额 1 944.4 1 915.1 1 509.7 1 163.3
材料三 自1975年建立正式关系以来,经过双方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关系目前已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
——材料二、三均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欧洲联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对当今世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10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有哪些特点?试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10分)
解析: 第(1)问中的“趋势”可依据材料一中“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等信息进行归纳,“影响”可从欧洲和世界两个角度进行思考;第(2)问中的“特点”可依据材料二中的贸易额进行概括,“原因”可从中国和欧盟双方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 (1)趋势:组织规模逐渐扩大;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影响:促进了欧洲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形成;提高了欧洲联盟的国际地位;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亦可)(10分)
(2)特点: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数额最大,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促使经济快速发展;欧洲联盟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与欧盟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1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
运动会主题歌《我和你》
材料二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截至2007年11月,世贸组织共有成员国151个。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仪式
(1)材料一中“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贸组织的任务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一事件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各有什么积极作用?(13分)
解析: 本题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选择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与世贸组织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第(3)问应注意从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优化产业升级的角度作答,以及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答案: (1)经济全球化。(3分)
(2)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4分)
(3)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13分)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符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的是( )
①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②英、法、德、意等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二等、三等国家
③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④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不符合题意,选B。
答案:B
2.下图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 )
A.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B.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D.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通过读图可知这次会议是布雷顿森林会议,在战后一系列的重建活动中,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因此属于规划战后经济秩序。
答案:D
3.下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于1947年开始正式运作
B.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C.它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D.它可以给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解析:A、B、D三项分别说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时间、任务等,它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答案:C
4.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这个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合作,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协助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持制度的国际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贸组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金融”,应首先排除A、D两项。B项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C项的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
答案:B
5.“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致力于( )
A.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体系
B.建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金融霸主地位
C.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区域集团组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即C项;A、B两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关,D项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关。
答案:C
6.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
C.直接推动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D.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全面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大支柱的出现虽然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但从全球角度考虑,它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答案:D
7.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基础包括(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是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构建的基础,③为世贸组织的标志,它取代了关贸总协定,而④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答案:B
8.据英国天空电视台2008年6月13日报道,爱尔兰在12日进
行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洲新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选民以86.24万票比75.25万票的投票结果否决《里斯本条约》,从而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再次陷入困境。这表明( )
A.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暂时受阻,但不是由此停止,这体现了其进程的复杂性、曲折性。
答案:C
9.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相似点在于( )
A.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已深入到政治领域
B.都已建成了统一市场
C.都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D.都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B、C三项都属于欧盟的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内的合作程度都尚未达到。
答案:D
10.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②都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 ③都是非政府的经济贸易组织 ④都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它们都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倡导贸易的自由化,其出现都是②描述的结果,而③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政府间的经济贸易组织。
答案:B
11.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有利于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A、C、D三项是积极影响,符合史实,而B项错误,这些组织的宗旨是推动贸易自由化,消除贸易壁垒,而非贸易保护。
答案:B
12.下图为反经济全球化示威,假如你是示威人群中的一员,你反对全球化浪潮的理由有( )
①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往往是获利者 ②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等原因,常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③发达国家把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发展中国家,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引发生态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最大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常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困难。
答案:D
13.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话题之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理解是( )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联系空前加强
②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掌握主动权
③两极格局结束为全球化发展减少了障碍
④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科技发展和两极格局结束,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主动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答案:D
14.二战结束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史实有( )
①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②积极支持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的申请;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加快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下,中国积极支持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由此可见,①②③④全都符合题意。
答案:D
15.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提高。”我们这样做的依据是( )
A.当今世界各国已形成世界性市场
B.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化
D.当今世界各国自然经济已完全消失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目选项中,D项与题干无关且不准确,A、C两项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2011·宿迁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1 000家大企业和15 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
材料二 美国1970年引进技术费用为1.9亿美元,1981年增至8.8亿美元;韩国1962~1982年间引进技术达2 285项,花费6.81亿美元。1983~1990年引进技术4 695项,付资42.46亿美元,中国1979~1991年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 016项,付资170多亿美元。
——以上均摘自《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中所呈现出来的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经济力量相互竞争的局面,将随着地区主义和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加强而有新的发展……
——薛敬孝等著《APEC研究》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具体表现。(8分)
(2)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指出反映这种趋势的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名称。(5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大经济趋势及其相互关系。(7分)
答案:(1)主要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表现: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迅速增加;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任答4点即可)
(2)世界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由于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在发展中既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
1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的机遇。
请回答: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4分)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8分)
(3)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正确应对?(8分)
答案:(1)推动因素: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2)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3)应对:不能逃避,要积极应对。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谋求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重视保护民族经济及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促进自身的发展。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 )
A.30年代后期 B.40年代中期 C.60年代中期 D.70年代初期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各国不论是战胜国如英、法还是战败国如德、意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削弱。战争结束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实际上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两极格局。世界的中心也有欧洲转到太平洋(美、苏)。所以,答案为B。
2. 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高达53.4%,德、英、法则分别为3.6%、11.2%、
3.9%。下列各项不符合当时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达到堪称霸主地步的表述是( )
A.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B.美国掌握了世界银行大约1/3的投票决定权
C.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D.“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在近半个世纪里一直受制于美国
【解析】选D。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受控于美国。但在美国经济援助下,50年代西欧经济复苏,七十年代,成为美国强有力竞争对手。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重大事项远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09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 )
A.该组织的控制权已经发生了转移 B.该组织通过主要国家共同协商一致来决定重大事件
C.金砖四国已经结成经济同盟 D.该组织以认缴的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
【解析】选D。再现所学知识回答。
4.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这是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灾后援助和重建工作任务异常艰巨。海地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机构提出申请 ( )
【解析】选C。再现世界银行的职能即可回答。
5.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体现以上思想的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政治军事组织。
6.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提出了著名的命题:“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其主要的依据是( )
A.欧共体的成立,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进程加速,实力增强
B.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C.西欧经济恢复,且加强了内部的联系
D.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
【解析】选C。注意时间是1958年。A项欧共体成立是1967年;B项是20世纪70年代初;D项是第三世界,欧洲属于第二世界。1958年,西欧经济已经恢复,并且欧洲经济开始走向联合,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西欧日益强大起来,政治上也不愿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7.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包括( )
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③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④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的典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选A。 加入欧共体以及欧盟的国家社会制度相同,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的都是资产阶级议会制。
8. 欧元被誉为“口袋里的欧洲”,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欧元的使用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
B.欧元的诞生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
C.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完全实现
D.说明欧元已经成为“欧洲单一货币”,政治上的统一指日可待
【解析】选A。欧元是欧洲统一的货币,而货币是装在口袋里,故欧元被誉为“口袋里的欧洲”。 欧洲国家自觉地放弃货币主权,接受一种新货币——欧元,这说明了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9.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经济组织,符合材料信息描述的情况。欧盟是发达国家的合作,东盟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世贸组织是全球性质的,故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10.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那就是欧洲理事会主席,或称‘欧盟总统’”。对这一事件看法不恰当的是 ( )
A.标志着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B.说明了世界全球化出现倒退
C.表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D.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解析】选B。该事件反映了欧洲的一体化又迈进了一步,是世界全球化的表现。
11.2010年2月,欧盟连续三次召开重要会议,讨论
如何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给欧元区带来的影响。建
立欧元区是欧洲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下列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欧元启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②欧元区的形成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完成
③欧元的使用有利于欧盟经济的定发展
④欧元的使用引发了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而欧元正式启动是在2002年,①正确;欧元区的形成意味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并不能说明欧洲一体化的完成,②错误;③符合欧元启用后欧洲经济的发展;④说法与题中表述相反。
12. 2010年1月7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转动“金钥匙”,自贸区“合作大门”缓缓开启,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这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 ( )
A.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B. 商品结构复杂化
C. 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 市场竞争激烈化
【解析】选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13. 阅读图表,下列选项中与图表所呈现的信息,最准确的是( )
A.越南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地位重要
B.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一把双刃剑
C.亚太经合组织重视对越南投资
D.区域合作对越南经济发展推动巨大
【解析】选D。图片说明越南的国民生产总值直线上升,右边表格说明亚太经合组织的在越南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故D的说法最合题意。
14. 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
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历史事物,从而认识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欧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使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治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成为现今最有影响力的区域集团。
15.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
A.世界银行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解析】选C。图片上的文字是“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它所反映的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税与贸易问题。关税与贸易问题可以通过关贸总协定(GATT)或世界贸易组织(WTO)解决。
16.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经济全球化疏通商品、劳力和资本流通渠道的是( )
A.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
B.各国都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C.科技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
D.市场经济制度的广泛建立
【解析】选D。各国普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劳力、资本流通的渠道。
17. 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其缺点也日益显现,引发不少组织的强烈反对与抵制,下列属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缺点的是①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诱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②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工业,加重了世界性生态危机;③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完整和经济安全面临严重挑战;④各国依赖性加大,增强了经济危机的破坏力(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①②③④都符合。
18.右图反映的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高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不如发达国家团结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旧秩序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侵略
【解析】选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9. 2008年9月至2009年l0月,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此情况下又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B.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利地位
C.不要对发达国家开放金融市场,以促进经济发展
D.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以防范金融风险
【解析】选D。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注意"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勇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 坚持独立自主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的基本保证。
20.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指出:“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该文章表明经济全球化( )
①加速了资本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②使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趋于公平
③正在加剧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 ④扩大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从题中信息可知,不发达国家的增加较快,绝对贫困人口逐渐增加,由此可排除②,题中信息只能反映出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越发不公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0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
时 期 演 变
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l5—1945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 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材料来源: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回答:
(1)19世纪下半叶,英镑之所以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它的形成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题实际上回答英国在19世纪下半叶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第(2)题再现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历史背景:世界大战和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国(或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
影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3)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引自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概括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材料二 中国必须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第二次是1842—1860年……第三次是1957—1976年……。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2)中国错失1842—1860年、1957—1976年两次机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29年10月,一场破坏力极大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国家各自寻求解困之道,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尝试发挥国家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调整作用,意、日、德三国则建立了法西斯体制。
2008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各国认识到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危机。
——据人民网相关信息整理
(3)1929年、2008年两次经济危机有什么共同特征?面对两次危机,世界各国应对的措施有何明显不同?
材料四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4)周小川提出了什么建议?周小川的言论被某些国家通俗地解读为人民币试图撼动美元霸主地位的前奏。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说法的,请说明理由?
(要求:考生观点须鲜明,理由可以从中国、美国、全球的角度任选一个加以阐述,只要言之成理,皆同等给分。)
【解析】本题时间跨度大,涉及国内国外,回答时需注意紧紧抓住材料和时代特征。第一问从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两方面回答;第二问要看清时间,扣住主要原因作答;第三问关于共同特征的回答可从材料中找到,关于应对措施的回答,2008年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材料中只有“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四问要看清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1)政治条件:确立君主立宪制,率先完成政治民主化;经济条件: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率先实现工业化。
(2)主要原因:1842—1860年,西方列强的侵略;1957—1976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或大跃进、人民公杜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3)共同特征:首先在美国爆发;波及多个国家(范围广);引发世界性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和恐慌(破坏力大)。
应对措施:20世纪30年代,运用国家力量,自寻出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意日德建立法西斯体制。当前,全球合作,国际磋商、谈判、援助,完善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
(4)建议:建立一种“超主权的世界储备货币”。
观点一及理由:反对。(只要求考生答出一个角度即可,评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
①(中国的角度)周小川的言论反映了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增强;表达了中国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诚意和呼声;表明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共担风险,共渡难关。
②(美国的角度)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元仍然是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储备货币和外汇交易市场的主要货币;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中国现有的国力和外汇储备能力无力、也无心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
③(全球化角度)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容易使国际金融贸易受货币储备国金融风波的影响;一旦发生危机可能是世界性和灾难性的,这是世界各国所不愿意看到的;而建立超主权的世界储备货币将可以有效防止类似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的破坏。
观点二及理由:赞同。(只要求考生答出一个角度即可,评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
①(中国的角度)周小川的言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增强;表达了中国为改变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努力和决心;表明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共担风险,共渡难关。
②(美国的角度)美国在金融危机打击下,美元贬值,经济衰退严重;救市计划和资金在短时间内难见成效;同时面临海外贸易的萎缩,美元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发生动摇是不可避免的。
③(全球化角度)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欧盟、日本、俄国、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个经济实体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与对话;谋求进一步发展完善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寻求建立一种更新更稳健的货币来取代美元作为世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周小川的言论代表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和要求。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1年安徽卷)22.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强调与欧盟的区别,上合组织没有强调安全共同体的构建,排除B,经济合作不是上合组织的最主要任务,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无法体现与欧盟的区别。
(11年北京卷)23.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根据材料反映的1990年世界杯,这年意大利之夏不可能看到的是以后才发生的事:①是在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和④是在1999年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10年全国卷2)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答案】D
【解析】首先我们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正确答案为D。
(10年全国卷1)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C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答案】B
【解析】世界经济发展并未趋于合理平衡;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存在;D与题干无关。
(10年江苏卷)1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面均有不同,排除③。故正确答案为C。
(10年江苏卷)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解析:二战结束后,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被摧毁,美苏联盟的基础消失,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形成之中。故正确答案为D。
1.(2009年天津文综,8)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答案】B
2.(20009年海南历史,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解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答案】B
3.(2009年广东文基,36)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解析】欧盟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B项错在“消除了贸易障碍”;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于2001年,比欧盟建立的时间要晚。
【答案】A
4.(2009年宁夏、辽宁文综)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解析】欧盟的建立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现,这符合B选项表述的“多元并存”。
【答案】B
5.(2009年上海历史,27)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解析】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体现了美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B、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故选A。
【答案】A
6.(2009年四川文综,23)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如何面对当今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答案】C
7.(2009年江苏历史,241)(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 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6分)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第⑴问注意题干答题要求:背景、对美国的意义等;第⑵问注意答题角度“世界货币格局”即可。
【参考】(1)背景: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汇率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意义: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充当黄金等价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欧元区(欧盟)已成为与美国实力相当的经济体;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检测(人民版必修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的初衷是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2.2010年希腊爆发金融危机,货币严重贬值,外汇储蓄急剧下降,当时希腊政府会向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求援
A B C D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4.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然而好景不长,导致这一现象瓦解的原因包括
①美苏争霸 ②日本西欧崛起 ③中国改革开放 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关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和运行的时间相同 ②这两个组织由成员国认缴资金并根据其综合国力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③这两个组织与后来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 ④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等同于黄金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日本等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这说明
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瓦解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③美元不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④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7.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保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8.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纪念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炼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9.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制定“尤里卡计划”,呼吁西欧国家在光电子学等尖端领域展开合作,建立“科技欧洲”。提出该计划的目的是
A.推动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B.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C.提升高科技领域竞争力 D.加速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10.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为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治以及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
A.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B.成立东盟
C.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D.成立非洲联盟
11.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努力,最终在2001年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么,中国政府积极努力加入WTO的主要原因是
A.此举符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B.此举符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要求
C.此举有利于防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D.此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1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13.二战后“金元帝国”实指一种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国家的国旗是
A B C D
14.李明同学计划今年暑假去法、德、英等欧洲国家游历,为了旅行方便,他去银行兑换的货币最好是
A.英镑 B.法郎 C.欧元 D.马克
15.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是
A. 科学技术的发展 B. 世界贸易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出现 D. 世贸组织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前的世界市场基本上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几乎都从属于、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和交换。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涌现出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世界市场的国家构成发生了变化,世界市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各种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市场体系所组成。
材料二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总协定”)是在美国倡议下,于1947年10月30日由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的一项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它是包括一整套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各种规定、规章、允许实施的措施和禁令的法律文件。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上,正式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推动了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的条件是什么?(3分)
(3)你赞同卡斯特罗的看法吗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面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始于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到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项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一销售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 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能摘抄原文,4分)
(3)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是什么?此外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4分)
(4)自四五百年前以来,世界经济呈现什么发展趋势?(4分)
18.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图三:反对WTO的示威人群
请回答:
(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2分)
(2)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何种趋势?(2分)
(3)你对图三这种现象是否认同?说明你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C 7.A 8.D 9.C 10.B 11.A 12.D 13.B 14.C 15.A
16.(1)特点:多元化(世界市场的国家构成复杂化)、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趋势。(3分,其中3点即可得3分)(2)科技进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3分)(3)(本题为开放性论述题,学生可赞成与不赞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看法一:赞成。理由: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加速了其资本的扩张,利用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继续作为原材料、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外,还越来越多的成为工业品的生产基地,经济发展的风险大,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强。(8分)看法二:不赞成。理由: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积极应对,趋利避害:根据本国国情,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科技创新,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在竞争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8分)
17.(1)时间:15、16世纪;事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出现。(2分)(2)变化: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向世界性、相互依赖性转变。(意思相近即可)。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3)推动者:跨国公司、世贸组织等各种国际组织。原因:科学技术的推动;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等。(4分)(4)资本主义经济不断扩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4分)
18.(1)世界贸易组织。(2分)(2)经济全球化趋势。(2分)(3)认同观点: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危害和挑战。(4分)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高等原因,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2分)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把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环境破坏(2分)反对观点: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4分)①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②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全球化困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③反对全球化,不积极融人全球化的潮流,就会被边缘化,与世界发展的距离越来越远。(4分)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检测(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
1.观察右图,从中你无法得到的信息是( )。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一种反映
C.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
D.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说明( )。
A.欧洲经济开始复苏 B.欧共体的成立
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3.在西欧一体化进程中迈出实质性第一步的是( )。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B.英镑不再对世界经济发挥作用
C.欧盟的建立 D.国际经济合作局面形成
4.下图可以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
①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③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严重受阻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5.右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B.欧共体建立
C.欧元将成为欧洲的统一货币
D.欧洲联盟成立
6.小王计划今年去法、德等欧洲国家旅游。为了旅行方便,他去银行兑换的货币最好是( )。
A.马克 B.法郎 C.美元 D.欧元
7.美国著名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20世纪90年代进入墨西哥时非常困难,而如今沃尔玛公司在墨西哥的分店超过了600家。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当地人生活习惯与观念已美国化 B.当地人对外来商品不再充满敌意
C.公司采取了化整为零的销售策略 D.原有的各种贸易障碍逐渐被取消
8.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②通讯技术的创新③垄断组织的形成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右图中的人物举杯庆贺的是( )。
A.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B.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10.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国财政部长福特宣称: 2001年多哈会议
“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美元转。”可以看出其本质特征是( )
A.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B.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货币挂钩
C.美元与白银挂钩,各国货币与白银挂钩
D.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1.2009年5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人民币6.8267元,其中稳定中美两国货币汇率的国际机构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12.美国倡议成立关贸总协定的目的是( )
A.保持美元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 B.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帮助其他国家摆脱贫困 D.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13.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怀特计划”和英国“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
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C.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D.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15.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欧洲统一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B.歌颂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C.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共处 D.主张建立欧盟
16.二战后美国的身影随处可见,但是不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组织中?( )
A B C D
17. 2007年时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纪念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布雷顿森林协议》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8.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是( )
A.东盟 B.欧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19.中国加入WTO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20.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中国得到的是“平常利润”,而美国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以上现象体现了( )
①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的强权政治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④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我和你》的歌词有“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下列与“地球村”无关的是( )
A.交通工具的改进 B.电子通讯工具的更新 C.经济全球化 D.贸易壁垒
22.下面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③冷战后局部冲突减少 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右图是当今世界某一重要组织的标志,以下关于该组织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B.2002年11月在北京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
C.中国加入该组织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D.该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25.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的标志( )
A.关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建立 D.联合国的建立
26.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世界各地经济的平衡发展 D.区域经济集团化 的扩大和发展
27.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发展中国家 B.世界贸易组织 C.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亚太经合组织
28.每个城市里都有不少“麦当劳”、“肯德基”的连锁店,这一现象表明( )
A.他们生产的食品深受国人喜爱 B.这是经济全球化在我们身边的具体表现
C.这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侵略行为 D.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我们经济活动的主体
29.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
A.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关税的大幅度降低
B.世界贸易组织大力倡导各国产业互相冲击
C.此前国外所有产品产业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D.国际经济贸易原则规定各国产业相互竞争
30.为经济全球化疏通商品、劳力和资本流通渠道的是( )
A.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 B.各国都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C.科技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 D.市场经济制度的广泛建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共两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3分)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1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1分)
②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1分)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1分)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分)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1分)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1分)
32.(2010年浙江会考37题)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在信息技术、电信或金融服务等将成为构筑新时代经济的关键性砖瓦的领域尤其不能如此。
——某国际组织总干事雷那托·鲁杰罗
(1)图15所示国际组织成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加入该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 (3分)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A C C D D A C D B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A A D B D B C B C A B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B A D
二、31.【答案】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哪些问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方面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战结束前后,美国积极倡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是( )。
A.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C.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解析:美国积极规划战后“世界经济蓝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漫画《转动地球》反映的是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外政策。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
A.支配布雷顿森林体系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C.主导构建世界贸易体系
D.提出和实施马歇尔计划
解析: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与美国的对外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体现了二战后初期美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对外政策。
答案:B
3(2011·上海青浦区高三期末考试)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抱怨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即:只有它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这主要是由于(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美苏冷战的爆发和加剧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致使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进行对外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没有关系。
答案:B
4(原创)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不断采取“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下列图示反映的现象可以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图③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图②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图①是世界银行的标志,图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适应了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答案:C
52007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的政策
D.认缴股金多少决定投票权
解析: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而股金份额的多少决定了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认缴股金最多的美国拥有最大的投票权,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之一是( )。
A.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美国加快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中国国统区的经济陷入严重混乱
D.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解析:冷战的爆发标志着美苏两国“战时盟友”关系的破裂,其影响之一是苏联没有参加美国倡导建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故A项符合题意;B项早于冷战的爆发,C、D两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A
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说明世界贸易体系以美国为主导 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 ④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消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就“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等信息而言,①是间接说明的问题,③是直接体现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②与题干材料无关,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B
8下面两张货币是当今许多国家发行与流通的新货币。它的出现标志着( )。
A.世界经济一体化基本实现
B.欧洲已经实现国家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迈出重要一步
D.美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解析:由货币中欧洲联盟会旗等信息,可判断该货币是指1999年问世、2002年开始流通的欧元,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与史实不符,D项与图中信息没有关系。
答案:C
9(2011·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一位英国老太太因为以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而遭到欧盟严惩。欧盟严厉判罚的根本出发点是( )。
A.规范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
B.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C.限制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强化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
解析:欧盟严惩贸易中违反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现象,其目的在于促进欧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0(2011·河南信阳高三月考)英国一家杂志说:“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这段文字说明作者( )。
A.担心美国对欧洲的渗透
B.抵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否认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D.反对欧盟的深化和扩大
解析:“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有黄星的蓝色抹布”等信息,说明该文作者对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强烈不满,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没有关系。
答案:D
11某同学选取以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图片内容判断其研究的主题应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资本流动国际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国际贸易自由化
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都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自由贸易”“经济合作”等信息不符,B、D两项均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答案:C
122008年11月22~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1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积极参加此活动,是为了( )。
A.促进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发展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加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的结盟关系
解析:推动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参加其活动的主要目的,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状况和中国的主要意图不符。
答案:A
13二战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下列关于三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B.集团成员集中在同一个大洲
C.各区域集团都有统一的货币
D.旨在减少区域内的贸易壁垒
解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措施之一是逐步消除贸易壁垒,以推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属于三大区域集团的相同点。
答案:D
1420世纪90年代中期,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关贸总协定最终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其主要原因是它( )。
A.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不利于世界贸易走向自由化
C.被美国控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D.调整国际贸易方面存在的不足
解析: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关贸总协定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时代潮流,因而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5下表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的增长情况。这一现象说明( )。
时间 数额(亿元)
1980年 520
1997年 40 000
1998年 43 000~44 000
A.国际分工程度日趋提高
B.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加快
C.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D.世界市场得以不断扩大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1998年”“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44 000(亿元)”等信息,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符合史实,但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B
16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答案:A
17(2011·安徽宣城高三期末考试)二十国集团(Group20)的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从G20的宗旨和下面时事漫画图的含义,可见当今(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
B.世界经济正向全球化发展
C.世界经济形成区域集团化
D.世界经济依然由美国主导
解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且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均与史实不符,C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B
18(2011·广东中山六校高三联考)下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剩
C.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
D.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
解析:发达国家人口少而国内生产总值居多,其根源在于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图文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答案:C
19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说,当经济全球化席卷而来时,“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解析:“你一定还要有土壤”等信息,反映了龙应台主张以本土化为基础迎接经济全球化,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应该坚决抵制全球化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C.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利于发达国家
D.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发展中国家只能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但无法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相符。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小题20分,第22小题20分,共4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此时提出这样一项计划(国际货币计划),具有极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以行动表明我们的令人鼓舞的国际经济目标的时机已经成熟。——美国财长摩根索(1943年)
材料二 美国不打算在战争结束后背弃为战争折磨而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而是打算在长期困难的经济重建任务中帮助他们……各国之间形成一种共识,即:稳定的货币关系有助于世界贸易的扩展和持久的和平与安全,在这场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国家之间结成的政治军事同盟有助于彼此的妥协。——陶婧《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立
背景及其对最初计划的偏离》
材料三 更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粉碎了战前几个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货币管制瓶颈的削弱,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从大航海时代以来,大概这是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孔笑微《斯芬克斯的遗产》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摩根索的什么观点 他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怎样 (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够建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解析:第(1)问中的“观点”可依据材料一中“国际货币计划”等信息进行回答,“时代背景”需要从国际形势、美国自身等方面进行思考;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中“在长期困难的经济重建任务中帮助他们”等信息,从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方面进行归纳;第(3)问可围绕材料三中“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等信息,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整体影响和局部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1)观点:建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时代背景:除美国外的各国经济实力大大削弱;重建世界经济已成为燃眉之急;美国拥有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美国企图筹建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美国提出帮助反轴心国国家重建经济;各国认识到货币关系稳定有助于世界贸易扩展和持久和平与安全;二战中形成的政治军事同盟有助于彼此妥协。
(3)粉碎了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消除了恶性贬值导致的贸易冲突;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贸易不断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照条约的规定,为建立共同市场,欧共体必须实现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通,保障公平正当的竞争,同时使成员国有关的国内法彼此接近(approximitation)(注:《欧共体条约》第3条)。因此,推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是欧共体的主要任务之一。
材料二 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匈牙利等10个新成员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
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 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将为其实现“大欧洲”战略目标提供法律保障。根据条约进行的改革,将提高欧盟决策和机构运行的效率,保证推行政策的延续性,增强内部的协调能力,推动一体化深化发展。今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将呈增大趋势。——张征东《<里斯本条约>生效 大欧洲“航船”启程》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欧共体的直接目的,并说明它对欧洲产生的政治影响。(7分)
(2)材料二中的欧盟新成员国加入欧盟的背景有哪些 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具有什么意义 (7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对世界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6分)
解析:第(1)问中的“直接目的”可结合材料一中“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通”等信息进行归纳,“政治影响”需要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思考;第(2)问中的“背景”可结合材料二中“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等信息进行说明,“意义”可从直接意义和深远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可联系材料三中“增强内部的协调能力”等信息,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概括和总结。
参考答案:(1)直接目的:建立欧洲共同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保证欧洲内部公平竞争。重大影响: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为欧洲联盟成立奠定了基础。
(2)背景:两极格局的解体(冷战的结束);欧洲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欧盟的实力,有利于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利于欧洲的安全和繁荣。
(3)影响: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缓和了欧洲国家内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