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随堂演练
获取新知
知识回顾
例题讲解
课堂小结
第2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SAS
知识回顾
1.回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在△ABC和△
DEF中
∴
△ABC
≌△
DEF(SSS)
AB=DE
BC=EF
CA=FD
2.符号语言表达:
A
B
C
D
E
F
获取新知
当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中的3个时,有四种情况:
三边
三角
两边一角
两角一边
除了SSS外,还有其他情况吗?
思考
30°
30°
50°
50°
100°
100°
不能
√
×
?
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那么这两条边与这一个角的位置上有几种可能性呢?
A
B
C
A
B
C
“两边及夹角”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它们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探究活动1:SAS能否判定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动手试一试
尺规作图画出一个△A′B′C′,使A′B′=AB,A′C′=AC,∠A′=∠A
(即使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A
B
C
A
B
C
A′
D
E
B′
C′
作法:
(1)画∠DA'E=∠A;
(2)在射线A'D上截取A'B'=AB,在射线A'E上截取A'C'=AC;
(3)连接B'C
'.
思考:
①
△A′
B′
C′
与
△ABC
全等吗?如何验证?
②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满足哪三个条件?
在△ABC
和△
DEF中,
∴ △ABC
≌△
DEF(SAS).
文字语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边角边”判定方法
几何语言:
AB
=
DE,
∠A
=∠D,
AC
=AF
,
A
B
C
D
E
F
必须是两边“夹角”
例题讲解
例1
:如果AB=CB
,∠
ABD=
∠
CBD,那么
△
ABD
和△
CBD
全等吗?
分析:
△
ABD
≌△
CBD.
边:角:边:
AB=CB(已知),
∠ABD=
∠CBD(已知),
A
B
C
D
(SAS)
BD=BD(公共边).
证明:
在△ABD
和△
CBD中,
AB=CB(已知),
∠ABD=
∠CBD(已知),
∴
△
ABD≌△CBD
(
SAS).
BD=BD(公共边),
A
B
C
D
例2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12-2-8,点C,D在AB上,且AC=BD,AE=BF,AE∥BF.
求证:△AED
≌△BFC.
图12-2-8
证明:∵AE∥BF,∴∠A=∠B.
∵AC=BD,∴AC+CD=BD+CD,
即AD=BC.
在△AED和△BFC中,
∴△AED≌△BFC(SAS).
AE=BF(已知),
∠A=∠B(已证),
AD=BC(已证),
探究活动2:SSA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想一想:
如图,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固定住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ABD。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B
A
C
D
△ABC和△ABD满足AB=AB
,AC=AD,
∠B=∠B,但△ABC与△ABD不全等.
?
A
B
M
C
D
A
B
C
A
B
D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结论
画一画:
画△ABC
和△DEF,使∠B
=∠E
=30°,
AB
=DE=5
cm
,AC
=DF
=3
cm
.观察所得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利用“边角边”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
归纳总结
在图形中找出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
确定已知条件中直接给出了哪些证
全等需要的条件,还欠缺哪些条件
结合已知条件
推证出得全等还欠缺的条件
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例3: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
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至D,使CD
=CA,连接BC
并延长至E,使CE
=CB,连接ED,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A
B
C
D
E
1
2
证明:在△ABC
和△DEC
中,
∴ △ABC
≌△DEC(SAS).
∴ AB
=D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C=AD(已知),
∠1=∠2(对顶角相等),
BC=EC(已知),
观看视频
随堂演练
1.如图D-11-1,AB=AE,若要根据“SAS”证明△ABC≌△AED,则需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图D-11-1
答案不唯一,如AC=AD或EC=BD
2.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要增加的条件是
(
)
A.∠A=∠D
B.∠E=∠C
C.∠A=∠C
D.∠ABD=∠EBC
?
D
3.如图,点E、F在AC上,AD//BC,AD=CB,AE=CF.
求证:△AFD≌△CEB.
F
A
B
D
C
E
证明:
∵AD//BC,
∴
∠A=∠C,
∵AE=CF,
在△AFD和△CEB中,
AD=CB
∠A=∠C
AF=CE
∴△AFD≌△CEB(SAS).
∴AE+EF=CF+EF,
即
AF=CE.
(已知),
(已证),
(已证),
课堂小结
边角边
内容
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SAS”)
应用
为证明线段和角相等提供了新的证法
注意
1.已知两边,必须找“夹角”
2.
已知一角和这角的一夹边,必须找这角的另一夹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