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物理第6章压力和压强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8分)
1.
俗话讲“大河有水小河满”,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A.
连通器
B.
液体压强
C.
大气压
D.
浮力
2.
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
A.
一间体积
立方米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
千克
B.
成人的食指指甲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约
牛
C.
将一本初三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约
帕
D.
一个中学生潜水时排开水的体积
立方米
3.
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带做得宽些
B.
斧头磨得锋利些
C.
火车铁轨下垫枕木
D.
重型卡车装有多个车轮
4.
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B.
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大的密度大
D.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5.
小眀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
)。整个活动可以说明的是
?
A.
大气压很大
B.
大气压大小与水的重力有关
C.
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
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6.
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秤下,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秤示数减小的值相同,那么这两个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A.
体积
B.
密度
C.
质量
D.
重力
7.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和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
A.
倒入的液体体积
可能等于
B.
倒入的液体高度
一定大于
C.
抽出的液体体积
可能小于
D.
抽出的液体高度
一定等于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8.
密度表示了物质本身的一种
?。冰的密度为
千克/米
,读作
?。它表示
米
的冰的质量为
?千克。
9.
中华语言精深巧妙,许多成语中都蕴含着相关的物理知识。例如:“树大招风”反映大树所经受的风的压力较
?;“石沉大海”反映石头的密度比海水
?;(均选填“大”或“小”)“水涨船高”中所描述的船的浮力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
在如图中,重为
牛的金属块
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则金属块
排开水的重力为
?牛,金属块
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当剪断连接金属块
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
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牛。
11.
如图所示,将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
、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若将
叠放在
上,则
对
的压强为
,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那么
?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4分)
12.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是很大的,福廷气压计是根据
?实验原理制成。上海世博园内,中国馆顶层大气压比地面大气压
?(选填“高”或“低”)。
13.
某同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按如图所示过程正确进行了实验,请完成下表。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10分)
14.
如图所示,重为
牛的物体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
对地面的压力
。
15.
重为
牛的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
五、计算题(共3小题;16,17题各8分,18题10分,共26分)
16.
体积为
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
。
17.
某蓄水池水深
米,池底面积为
,求:该蓄水池池底所受到水的压强
和压力
。
1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材料相同()的立方体分别放置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
和
,高度分别为
米和
米。求:
(1)立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
(2)立方体甲、乙的质量之比
。
(3)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质量
,立方体甲、乙均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的质量
后,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有可能,求出
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答案
1.
A
2.
D
3.
B
4.
D
5.
D
6.
B
7.
C
8.
特性;
千克每立方米;
9.
大;大;不变
10.
;竖直向上;
11.
小于;小于
12.
大气压强;托里拆利;低
13.
;;;
14.
略
15.
略
16.
17.
;
18.
(1)
??????(2)
??????(3)
有可能;
第5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