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7 15:16:27

文档简介

号米.A10联盟202届高三摸底考
历史试题
本试暮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又下诏规定礼部所选进士,需“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題,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
阅视可否,然后下当司放榜”。这些举措()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B.体现了对选拔人才的重视
1.司马迁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诞不经,摒弃不用;近代学者王
C.加速了选人权的转移
D.提高了中书省的审议权力
国维则结合甲骨文研究,认为《山海经》所载商人先祖事迹确有
不同于唐代的重形式,宋代的文学更为看重自由表达,文学的主
题也由群体意识回归个体孤离感(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和对个人幸
A.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真相终将显现
福的追求)。这体现出宋代
B.研究方法的拓展推动史学的发展
A.科举入仕艰难士人失意落魄B.新兴市民阶层缺乏群体观念
C.近代史学工作者素质较古人更高
C.程朱理学的影响力日渐消失D.经
D.学者的立场导致学术成果不可信
元代纸币流通广泛,一度成为丝路贸易的“硬通货”。《元史·世
2.有学者指出,西周封建社会的上层,因为君统与宗统的叠合,政
祖纪》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忽必烈“遣马速忽、阿里赍
治伦理和亲族伦理也为此合而为一,于是君臣、父子、夫妇的关
钞千锭往马八图(国)求奇宝”。这表明当时
系,规整为忠孝仁信礼仪诸项,成为社会的行为规范。这说明
A.纸币国际化提升元朝影响力
西周时期(
B.海上贸易通道遭遇严重的阻碍
A.确立了森严的政治等级秩序
C.纺织业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
B.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理念
D.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十分繁荣
C.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开始形成
8.明代废行省,地方“都、布、按三司呈鼎立之制”,明中央又派
D.分封制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监察御史或部院大臣出任总督、巡抚、巡按各差,与各省布政使
「汉前期对于官吏不忠之罪的主要界定为谋反,汉武帝以后,不
按察使、都指挥使等均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且凌驾于三司之上。
忠之罪则扩大到诬罔、匿反者、上僭、诽谤、漏泄省中语、奉使
这一制度设计()
无状等,惩罚更加严厉。这说明当时(
方的控制
B.发展了三权分立体系
A.儒家伦理日益政治化
B.君主专制加强
致了行政效率低下
D.异化了中枢权力运行
C.封建法律渐趋体系化
D.中央集权强化
9.下表为江南制造总局职役平均日工资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4.两汉时期的算赋口赋(人头税)都是征以货币,曹操消灭袁氏势
平均日工资(银元)
拆合中等米(市斤)
力统一黄河流域后,将其改为以户为准征以实物,规定“户出绢
二匹,绵二斤”。这体现出()
总办、提调、委员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C.战乱动荡严重破坏社会生产
工匠
以农为本成为基本的国策
147
唐开元年间曾规定“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复”;唐穆宗时
;卷·A10联盟202届高三摸底考·历史试题第1页共4页
器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摸底考
历史参考答案
择题(本大题共24
每小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山海经》的使
国维采用甲骨文和文

法证明了其存在一定史料价值
史学方法的变动影响到史学的
研究,故B项正确
选项皆不符合史实
题干材料可知,随着分封制的推行伦理文化得以扩展,周族的伦理文化成为西周
为规范
确。材料并未提及政治等级秩序且不符合材
A项排除;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材料并未涉及,B项排除
下的局面形成于夏,C项排除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忠之罪外延扩大和惩罚更加严厉的实质是
所代表的
制权力的

确。材料并未涉及儒家
A项排除

法律的严密的实质是皇权的
材料并不能说明整个法
严密,C项排除
集权体
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
项排
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政权以实物取代货币是战乱动荡之
到严重破坏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北方经济的地位,当时北方仍然
是中国经济
所在,A项排除;材料所述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受阻的表现
B项排除;材料并不能说明政府重视农业,以农耕为本,D项排除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在考试之后增
相的审核监督权力,意
选拔优秀的
体现出对人才选拔的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科举选
制度的发展,并未涉及
部制的完善
排除;宰相负责
审核监督
并不能说明选人权力转移到宰相手中,C项扌
负责诏令的草拟,D项表
述不符合史实
文学创作反映H
济发展的影响
项正确。A项与材料
符,排除;B项与材料无关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和经济相对发达,元代早期纸钞成为国际
货币,使得元朝在丝路上的影响力提升,故A项正确。元代的海上贸易也比较发
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纺织业的发
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朝贡贸易的繁荣
项排除
A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权分立指的是立法、行
法三者分权制衡,B项表述为偷换概
督抚、巡按

效率无关,C项排除;材料只涉及地方机
项排除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工匠的工资
员,这与当时洋务
在技木
度依赖西方引进有着高度关联,故B项正确
作为洋务
军事工业的代表
业经营受制于封建官僚,A项排除;半殖民地化指的是主
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列强,材料并未体现,C项排除;洋务军事工业带有明显I
0联盟2022届高三摸
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3

并没有照搬实行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
项排除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化论的流行说明在民族危机
先进分子积
极探寻救国之路,力求借进化论实现变革,故C项正确
表述绝对化,排除
料并不能说明救亡图存转向到

项排
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
符合设问要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对度量衡的管理,有利于解决当
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北洋
司际接轨,B项表述错误
政府的统治下并未实现度量衡
理的现亻
C项表述错误;传统度量衡直至今天仍未消亡
排除
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文章中指
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
用,故C项正确。李大钊的观点很显然是马克
义的观点,而非西方

四运动标志着新
项排除;材料的
虽调经济是
的根本,D项排除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所谓的“训政”不过是借孙中山先生的建国
理论来
专制统治寻找依据,建构合法性,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皆不符
实,均排除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
导,民众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B项正确。A项所述时间与材料不符;材料
并未提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校的确定与建设是国家在特定时期的产物
其集中有限资源培养
适应了国家现代化建
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重点高校并非完全照搬苏联教
的模式,也有
的经验,D项排除
依据材料并
知识可知,“万元户”是改革开放
时期的产物,它反
映出随着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民众经济
增加,故B项正确。A项
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当时共同富裕并未实现,C项排除;国企改革开
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排除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调对命运不公的反抗,其实质是勇
进取的理性精神对文学创作的滲透,故D项正确。材料
精神
女性社会地位提高,A项排除;材料不仅亻
化传统
B项表述以偏概全,排除;C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
法得到服从遵守,这说明议会
主权原则的确立,故A项
才料强调议会立法和习惯法

并不意味着习惯法被
项排除;中世纪英国议会
力,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司法
D项排除
材料结
知识可知,天职观下个人从
俗事业就是服务于上帝
神圣化
奋斗,赋
奋斗以神圣的使命感,故
事业具有合理性,并未强调虔诚
4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信
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基都教
用和地仁
项排
0.A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鲁士的现代化事业取得巨大进展,具备了领导德
统一的实力,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德国的现代化受阻,B项排除;C项
表述不符合史实;材料并未提及垄断资本,D项排除。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到1927年,苏联的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
这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展,说明苏联的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故
确。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与杉
料主旨不符,排除
米·A10联盟202届高三摸底考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