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高一数学上册 3.1 函数的概念_1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高一数学上册 3.1 函数的概念_1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9 09: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际背景的图象与数学情境下的图象是相通的。
2.了解图象可以是散点。
3.图象是数形结合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了解作图的基本要求
2.探究与活动,明白作图是由点到线,由局部到全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辨证的看待事物的观念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式函数图象的作法
【教学难点】
分段函数图象的作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初中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作出的图象。
2.说出与、与、与、与两两图象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吗?
3.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函数的图象的例子
看2005股市走势图,书上的心电图、示波图,这些曲线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讲解新课
1.什么是函数的图象?
2.如何作出y=f(x)的图象呢?
例1、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f(x)=x+1,;
(2)f(x)=,;
(3)
注意:
(1)根据函数的解析式画出函数的图象时,一定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2)注意函数本身的特点,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对称性等,有利于比较准确地作出函数的图象。
例2.借助的图象,画出的图象。
小结:平移变换:;

课堂练习2:作出的图象。
例3.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2);
(3)。
想一想(2)(3)的图象与的图象有何关系?
小结:1.含有绝对值函数的图象的作法:

2.翻折变换:
的图象可由的象

的图象可由的象

课堂练习2:
(1);
(2);
(3)
变题:就的取值范围讨论方程的解的情况。
例4.试根据复习题中函数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的大小;
(2)若,试比较与的大小。
变一:若,那么与哪个大?
变二:若,那么与哪个大?
(3)若将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的图象,求满足的实数的取值范围。
三、当堂总结
本课的重点是作出函数的图象及函数图象的简单运用。难点是数形结合思想及应用数学的意识的渗透。学习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函数的解析式画出函数的图象时,要注意定义域对函数图象的制约;(2)注意函数本身的特点,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对称性等,有利于比较准确地作出函数的图象;(3)函数的图象既是下面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又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基础,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另外,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中,体会函数图象的直观性、数形结合的思想及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正确了解函数概念和性质,便于发现问题、启发思考,有助于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