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上册4.19 材料的漂浮能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上册4.19 材料的漂浮能力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06 18:3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材料的漂浮能力
教学时间: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准备部分,以古人造船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木材造船。在猜测的基础上,选带易拉罐、木条、铁丝等材料。第二部分:4个探究活动。活动一、水中漂浮的物体时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将材料分成可漂浮和下沉两类。活动二、改变物体形状,它们还能漂浮吗?深入探究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活动三、比较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一样吗?这个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活动四、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试着改变沉入水中的材料的形状,让它们在水中浮起来。将科学探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后。
学习目标:
1、
知道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了解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
2、
通过探究实验寻找认识漂浮材料,并通过对比试验比较漂浮能力。
3、
乐于合作探究,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教学准备:
易拉罐、木条、石块、铁丝、橡皮泥、相同大小的方形泡沫板和木板、沙子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预设
二次修改
一、情境导入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使用木船。他们为什么选用木材造船呢?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材料的漂浮能力。板书课题:材料的漂浮能力。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水中漂浮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1、材料出示:易拉罐、木条、石块、铁丝、橡皮泥,泡沫板、木板、沙子。2、提出探究问题:水中漂浮的物体有哪些?3、注意事项:a依次放入物体,观察。b及时记录。4、白板填写记录单,汇报。活动二、改变形状,它们还能漂浮吗?1、探究方向:任意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它们还能漂浮吗?你想怎么做?2、按照你们的想法试试吧。3、汇报小结: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活动三、比较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提出问题:木块和泡沫,谁的漂浮能力更强?那就比比吧。出示材料:沙土、不同大小的木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块、天平。请各小组任选材料,设计实验。注意事项:将沙土分成小份,依次放。下沉的那份不计入。小组实验。5.汇报得出结论:漂浮能力相同大小、形状的木块_______泡沫板活动四、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1.出示图片泡沫救生圈,结合资料卡分析泡沫救生圈的优点。2.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例子?三、拓展活动改变沉入水中的材料的形状,让它们在水中浮起来。
学生猜测:木材能漂浮学生猜测。学生分组实验,巡视把橡皮泥做成小船把泡沫板掰成小块……学生猜测。选择大小、形状相同的材料。比较承重能力。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