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06 19: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从古到今,地球上死了很多的人,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遍地横尸的原野,看到的是生机怏然的世界,他们的尸体哪里去了?就算土埋了,掏出的也仅仅是白骨,其他的成分呢?
2.地球的寿命大约是50亿年,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是有限的,但是已经过了46亿年,地球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该说二氧化碳气体会越来越少,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什么渠道补充来的?
想一想
议一议
冬天森林里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落叶会不会越积越厚呢?为什么?
一.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观察与思考】
面包放久了,为什么会发霉?
水果为什么会腐烂?
枯草杆菌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
是指以分解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有机物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营腐生生活的生物称为腐生生物,如大多数霉菌、
细菌、酵母菌、蘑菇等。
腐生:
霉菌孢子落在面包上,长出霉菌菌落,导致面包发霉。
讨论1.面包发霉后,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什么物质?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促进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循环
二氧
化碳
水和无机盐
二氧
化碳
水和无机盐
生物遗体
真菌和细菌
讨论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们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用于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又被动物所摄取利用。
从以上知识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细菌对植物遗体分解作用
实验目的
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实验方案设计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
3.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方案三。方案一甲乙两组实验前未灭菌,不能排除原有细菌的干扰,可能导致两组树叶都腐烂,无法得出结论,方案不合理。
方案二存在两个变量(细菌和环境),不合理。
方案三只有一个变量(细菌),其他条件相同,方案合理。
二.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是指一种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吸取后者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寄生物;被侵害的生物叫做寄主,也叫宿主。
1.细菌引起人患病:
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有些细菌和真菌营_______生活,通过从____的动植物体和
人体吸收________,导致动植物和人_____。
寄生

营养物质
患病



丹毒(皮肤病)
扁桃体炎
猩红热(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真菌引起人患病:
臂癣
足癣
手癣、足癣和甲癣是由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的体表或体内引起的。
甲癣(灰指甲)
3.真菌感染引起的植物疾病
棉花枯萎病
真菌感染引起的植物疾病
水稻稻瘟病
小麦叶锈病
真菌感染引起的植物疾病
玉米瘤黑粉病
真菌感染引起的植物疾病
从以上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还有什么关系呢?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共生的双方一旦分开,两者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地衣
根瘤
三.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共生的双方一旦分开,两者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地衣
根瘤
三.与动植物共生
提供水和无机盐
地衣(真菌与藻类植物共生)
与植物共生
藻类植物
真菌
提供有机物
藻类
真菌
与植物共生
根瘤: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
豆科植物
根瘤菌
提供含氮物质
提供有机物
牛、羊、骆驼
胃肠内的细菌
与动物共生
反刍动物和其胃肠中的细菌
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
提供生存场所、食物
与人共生

肠道内的细菌
人和肠道中的细菌
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提供生存场所、食物
【科学-技术-社会】
以菌治虫
阅读教材83页
白僵菌的菌丝从害虫体内钻出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腐生:分解有机物或已死的生物体,并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
(寄生: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三.与动植物共生(共生)。
(共生: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课堂小结
1.去世的人土埋几年后,只剩下白骨了,其他的成分呢?
被腐生细菌、真菌分解了
2.地球的寿命是50亿年,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是有限的,但是已经过了46亿年后,地球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该说二氧化碳气体会越来越少,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什么渠道补充来的?
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大量的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
回顾课首
3.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会不会越积越厚呢?为什么?对落叶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焚烧、填湖、掩埋。你认为哪种处理方式好,简要说明理由。
有的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利,也有的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害,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生物的利与弊。
不会,落叶会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
掩埋,便于腐生细菌分解。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填湖会污染水域。
4.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他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呢?
练一练:
1.把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以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水冲走了
C.被猫挖吃了
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2.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进行无氧呼吸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D.进行有氧呼吸
D
C
3.细菌对自然界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分解动植物遗体
B.制造有机物
C.杀死多余动植物
D.净化空气
A
4.枯草杆菌使梨和苹果腐烂,它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组成
C
5.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
A.原生动物与根瘤菌
B.藻类与真菌
C.藻类与细菌
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