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女)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男)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女)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男)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女)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男)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女)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男)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女)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男)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女)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的人,
(合)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顿音、拖音)
认识作者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
《旧事重提》与《朝花夕拾》,你更喜欢哪一个题目?为什么?
“朝”与“夕”是时间上的对比,“朝”代表他的童年,而“夕”代表中年。“花”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意象,所以这里隐藏着“他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在“夕”的中年的时候,把落花拾起来,首先是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并且题目“朝花夕拾”有非常丰厚的散文的美感色彩。
“拾”,花需要拾起,花落了,是说自己的童年离去了,现在重新回忆它。表面上是“拾起”,暗含了太多的过程,那个过程是花开与花落,岁月如歌,岁月如花……
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家庭和私塾生活的情景
家乡到南京
回国教书
到日本留学
儿童和少年时期
青年时期
《朝花夕拾》写了哪些人和事?
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原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
《五猖会》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理,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以及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
《父亲的病》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作者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趣味故事
老鼠娶亲
美女蛇的故事
长毛的故事
老莱娱亲
郭巨埋子
……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后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来夜谈的老和尚说他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那老和尚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到半夜,果然来了。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示例
多彩人物
保姆、恩师、朋友、父亲
长妈妈
寿镜吾
藤野严九郎
范爱农
父亲
……
示例
长妈妈——粗俗、好事,讨人厌、令人烦,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理性批判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中,作者对其中的人或事,也有着理性的批判,你注意到作者的观点了吗?
示例
《狗·猫·鼠》中的批判
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
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
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
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批判了生活中与猫一样“对弱者尽情折磨”、“到处嚎叫”、时而“一副媚态”的人。
生活的事
身边的人
《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在为数众多的现代散文创作中,它的艺术成就是创造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王瑶
你也正经历着自己的生活,阅读中,你是否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你可玩过小动物?有什么感慨?
你见过家乡什么节日赛会?
你的村中是否有一个长妈妈或衍太太?
你就医时碰到过庸医吗?
你的父亲是否总以家中老大自居?刚愎自用?
你的某一位老师比寿镜吾、藤野先生如何?
你是否理解你的一位朋友心中的痛?如鲁迅理解范爱农?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鲁迅
写一写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