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累与运用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累与运用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7 17:5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liàng)
发髻(jì)
高邈
(miǎo)
淅淅沥沥(lì)
B.镶嵌(xiāng)
碣石(jié)
烘托(hōng)
精神抖擞(shù)
C.花苞(bāo)
嘹亮(liáo)
静谧(bì)
鸣声宛转(wǎn)
D.朗润(rùn)
莅临(lì)
睫毛(jié)
绿草茵茵(y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化妆
草垛
娇媚无比
稀稀疏疏
B.澄清
宽敞
花枝召展
繁花嫩叶
C.喉龙
空灵
呼朋引伴
干净利落
D.响晴
慈善
端庄秀丽
卖弄炫曜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拿着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他读得津津有味。
B.曹操的《观沧海》,表达了诗人慷慨激昂的豪迈情感。
C.中国男足表现得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
D.老师好像生气了,原本和善的目光此刻变得咄咄逼人,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因此,维护英雄尊严、捍卫英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A.,

”。
B.?

。”
C.?

”。
D.,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C.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D.荷叶铺满了河面,等待着迫切地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奏起夏天雨的交响曲。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其作者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
B.《春》一文中,作者抓住了最能突出春天特点的景物,描绘了五幅春天的图画,它们依次是“迎春图”“春花图”“春草图”“春雨图”“春风图”。
C.“一年之计在于春”是说,一年中只有春天最长,时间最宝贵。
D.“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一句的描写角度是视觉。
7.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哈尼山寨的层层梯田,被翠绿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向着天空伸去。我们在月下感受梯田之壮美,望疏星点点,揽________,听蛙声阵阵;在雨中感受梯田之清新,眺________,看梯田绵延,喜秧苗青青;在冬天感受清水滢滢,________;在春夏感受翡翠绿梯,________;在秋日感受辉煌灿烂,________。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风光图。
①耀眼悦目
②夜风入怀
③气势非凡
④远山迷蒙
⑤波光闪烁
A.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⑤③①
C.②④⑤③①
D.②④⑤①③
8.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留下了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
(1)【文化传承·文化积累】补全下列咏春的诗词名句。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滁州西涧》)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绝句》)
(2)【策略方法·实践策略】你所在的班级要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这期手抄报设计两个有创意的栏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与交流·口语表达】班级要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想邀请语文组的宋老师一同参加,如果让你去邀请,你该怎么说?
10.学习了《雨的四季》一文,班级拟开展以“走进雨的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释“雨”义】刘明同学找到了一张“雨”字的演变过程的图片,请你推断“雨”字的基本含义。
(2)【品“雨”韵】陶兰同学准备为“秋颂”主题的手抄报插入一句诗,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
D.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
(3)【抒“雨”情】下面是高向阳同学写的一段赞美雨的文字,请你仿照画框线的句子,将其补充完整。
古人常常引雨入诗,若说雨通人性,也不为过。雨寄着诗人的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着境遇的起伏……阳光的日子,灿烂夺目;雨天的时光,也意味丛生。诗中雨,本来就是天气罢了,而雨中诗,却流露着不同寻常的意境。偶尔拿来品之,倒也别有情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酿”应读niàng;B“擞”应读sǒu;C“谧”应读mì。
2.答案:A
解析:B“花枝召展”应为“花枝招展”;C“喉龙”应为“喉咙”;D“卖弄炫曜”应为“卖弄炫耀”。
3.答案:C
解析:误将“差强人意”当作“让人不满意”用了。差:稍微。强:振奋。“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使人满意。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是疑问句,句末用问号;“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和“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是并列的分句,分句之间用分号;“没有伟大的人物……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是完整引用,句末用句号、引号。故选B。
5.答案:B
解析:A.搭配不当,去掉第二个“的冬天”。C.主语残缺,去掉“令”。D.语序不当,应将“迫切地”移至“等待着”的前面。
6.答案:A
解析:B.描绘的五幅春天的图画依次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C.“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指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开始时就考虑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D.这一句的描写角度是听觉。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这是一个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语段,可根据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排序。根据“在月下”“望疏星”的提示,第一空选②;根据“在雨中”的提示,第二空填④;根据“清水滢滢”的提示,第三空选⑤;根据“在春夏感受翡翠绿梯”的提示,第四空选①;根据“在秋日感受辉煌灿烂”的提示,最后一空选③。故选D。
8.答案:(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江春入旧年
(4)枯藤老树昏鸦
9.答案:(1)①野渡无人舟自横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
(2)春之赞歌、春之韵、春之诗等。
(3)宋老师,您看外面的春色多好,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班级想组织一次踏青活动,请您也加入我们的活动吧!
解析:(3)邀请时,首先应该说清楚目的,然后热情邀请。同时注意说话的对象是老师,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10.答案:(1)雨是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2)D
(3)载着离别的相思
唱着人生的豪情
解析:(1)追溯“雨”字演变过程的起始处,由此推断其基本含义。
(2)A.写的是夏季的雨。B.写的是春季的雨。C.写的是冬季的雨。D.写的是秋季的雨。
(3)仿照画框线的句子的形式,紧扣“引雨入诗”“雨通人性”的话题,补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