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拜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欢快的,明亮的声音演唱《小拜年》,并用锣,鼓,钹等民族乐器参与表现歌曲。
过程与方法:并能用锣,鼓,钹等民族乐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歌曲热烈,欢乐的情绪,引导学生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小拜年》,并能用锣,鼓,钹等民族乐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锣,鼓,钹等民族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二、情景谈话导入
学生进教室上课时播放《春节序曲》,感受喜庆的气氛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会让你们联想到什么呢?
生:国庆,过年,,,
师:刚刚这首乐曲啊就叫《春节序曲》,我们最常会在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听到。那你们喜欢过春节吗?春节又有哪些风俗呢?
生:包饺子,放鞭炮,拜年,舞龙,,,
师:过年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大家说的都没错,今天湖南的小朋友要用他们的习俗唱着歌儿要来给我们拜年啦。大家一起来闭着眼睛来听听,听着音乐,你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呢?他们又是怎么拜年的呢?(播放《小拜年》范唱)
生:热闹,欢快,耍狮子,舞龙灯
歌曲学唱
师:看来同学们都听的很认真,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小拜年》(PPT主题体现),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歌曲热闹,欢乐的情绪。请全班同学轻轻的站起来,跟着老师和音乐,一起去拜年吧。(播放范唱,学生跟老师一起随乐律动)
师:这首歌加上动作显的更加热闹啦,如果你们会唱这首歌就更好了,你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呢?
师:跟琴来唱唱谱
附点旋律教唱(附点前面的音重,长,后面的轻,短)
熟悉歌词
带入歌词演唱
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看到黑板,把歌词带进来认真听琴,我们先唱第一段歌词(唱完再唱第二段)
加速再次演唱
师:同学们,这次我们加快速度再来一遍好吗?
男生女生分唱,并用拍手为对方伴奏(跟伴奏唱,第一段男生为女生伴奏,第二段女生为男生伴奏)
乐器伴奏
学乐器
师:同学们,刚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音乐中出现了一些乐器?
请生回答
介绍:鼓,锣,钹
师:歌曲中分别使用了三个乐器,他们分别是堂鼓,锣。钹(PPT展示),老师今天把他们也一起带来了。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堂鼓,堂鼓两面都可以发出声音,主要演奏的工具是这两根鼓槌,你们看这个锣像什么呀?锣也需要借助锤来演奏,钹是由两个铜片组成,演奏时两者相击才能发出声音。那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乐器的节奏,一会儿大家一起来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学节奏
现在由老师来演奏堂鼓的节奏,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拿起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鼓棒,并把节奏敲出来。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咚
咚
锵
咚
咚
锵
咚锵
咚锵
咚
咚
锵
师:同学们,我们边读边敲这些节奏好吗?(出示三种乐器的三条节奏)
师: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为歌曲伴奏可以吗?(提示学生只在咚咚锵部分伴奏)
师:你们配合的真好,这次我们加入锣和钹的节奏,看看能不能同样的配合的这么好。(出示节奏,教会节奏)
分组配合,一部分同学打鼓的节奏,一部分打锣和钹的节奏
师:同学们配合的太好了,其实在这首歌曲中这三个乐器就像刚刚是同时出现的,只是节奏不一样,这次我们男生打鼓的节奏,女生打锣和钹的节奏,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一次可以吗?
3,学表演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几个同学上来跟老师一起配合,我来敲鼓,另外两位同学敲锣和钹。其他同学帮我们伴唱。(师生共同演奏)
学生分组合作
师:现在我们请三位同学上来演奏这三样乐器为我们伴奏,其他同学边唱,边用鼓棒来敲打节奏,男生打鼓的节奏,女生打锣和钹的节奏。
师:同学们配合的可真不错呢,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进行一个综合的表演形式,三位同学上台演奏乐器,一组同学边唱边敲节奏,另一组同学边唱边舞动起来,你们有信心能配合好吗?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好像举办了一个联欢晚会一样,大家都乐在其中,真的太棒了!
知识拓展
师:在刚刚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唱《小拜年》,还学会了为歌曲伴奏,可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运用的湖南花鼓调的音乐,湖南花鼓戏来自湖南花鼓戏音乐。
最后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伴随着欢快的广东音乐我们要结束这一堂课了,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会了哪些知识呢?(小拜年、花鼓戏等。)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热闹,欢乐的拜年的氛围,学会了歌曲《小拜年》,还学会了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开心吗?其实只要你们愿意用心感受,用心学习,每一节音乐课都会是非常快乐的,最后让我们在《小拜年》的音乐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歌曲的旋律难度着实有点大。因为歌曲中的旋律跨度,装饰音的运用都是比较难的。可是通过了解湖南话的特点之后在去学习歌曲就显得简单多了。过年在孩子们心中的分量越来越轻了,我如果仅靠教材中的两部作品是难以感染学生的,所以,我应该寻找更多、更生动的资料,让学生对“过年”有更深的感情!要上好课就得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