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必修1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能力提升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必修1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能力提升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7 15: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单选题(20小题60分)
1.(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庄园经济是开放式经济
B.庄园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庄园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D.庄园是发达的经济实体
2.(2015·云南昆明市·昆明一中高三月考)德意志帝国政府从19世纪80年代起陆续通过了二系列社会保障立法,1911年又通过了《工人保险法典》,规定设立地方保险局、高等保险局、帝国保险局等三级监督机构,以严格监督各类社会保障组织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反映了
A.德意志帝国中央集权趋势的不断加强
B.工人阶级斗争改变了德国的政治局面
C.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在欧洲的普遍实行
D.代议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
3.(2021·辽宁沈阳市·沈阳二中高三其他模拟)1781年,法国财政大臣雅克·内克在思考法国的财政困境时惊叹于下述事实:英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不及法国,但它竟能靠信贷来维持同法国的长期战争。他认为英国的成功在于其政策的“公开性”,“英国信用强大的原因之一是……将财政状况公之于……所有的放款人都了解收支比例”。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强大的经济实力优势
B.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势
C.信贷金融关系的发达
D.崇尚信用的契约精神
4.(2021·山东滨州市·高三二模)1889年德国颁布的《养老法》规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70岁,领取养老金的人必须行为端正,没有不良记录。俾斯麦将之作为“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这表明,当时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是
A.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现
B.践行凯恩斯主义
C.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D.健全法律体系
5.(2021·北京丰台区·)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无利可图,很多封建主转而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因大批拉丁语教授死于瘟疫,许多学校放弃了拉丁语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提高。死亡的威胁使追求现世享乐成了新的社会观念。欧洲各地出台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上述现象反映出14世纪中叶的欧洲
①理性主义思潮出现
②民族国家形成
③公共卫生事业进步
④经营方式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7世纪初,西方老人面临“岁月使我们体弱多病,孤独无助。虽有儿女,却视我们为累赘”的困境,但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主要的英语种国家中,子女在多数情况下承认对老人提供帮助和互利的责任。”推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原有家庭观念的瓦解
B.伦理教化的作用凸显
C.国家政策调节的影响
D.经济滞胀带来的威胁
7.(2021·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亚里斯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薄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的广泛性
B.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构
C.基层具有自治色彩
D.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8.(2020·长治市上党区第二中学校高三月考)俾斯麦执政时期,德国社会保险立法主要有《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910年德国政府将当时所实行的各保险法汇成《工人保险法典》,并在1911年由帝国议会通过。这些立法
A.客观反映了德国社会问题频发
B.标志着德国福利国家最终建立
C.目的在鼓动民众支持对外战争
D.使德国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
9.(2020·江苏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列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A
B.B
C.C
D.D
10.(2020·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三月考)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推行以工代振,缓解社会压力
B.保护劳工权利,化解劳资矛盾
C.建立社保机制,稳定社会秩序
D.借鉴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
11.(2021·新沂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如表是英国工党政府通过的三项重要法律。这反映了英国
颁布时间
法律
主要内容
1946年
《国民保险法》
一切有收入的英国人都定期交纳同等数目的投保金,任何人失业,都可以领取12个月的失业津贴
1946年
《国民医疗服务法》
(多数)医院收归国有,全国实行免费医疗,医疗费用由国家支付
1948年
《国民救助法》
(政府实行特殊救助)未被《国民保险法》所覆盖的人也能过上温饱不愁的生活,如从来没有工作的残疾人、失业时间过长丧失受保险资格的人
A.两大政党间达成人权共识
B.国民的基本福利得到保障
C.政府的社会服务开支减少
D.贫富悬殊得到了有效解决
12.(2021·山东)西方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初始终在增加,并且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增幅大于GDP的增幅。然而,西方主要福利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10%的人群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持续显著上升,此外,福利国家政府二次分配的加强,无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阶层分化导致社会矛盾丛生,引发民粹风潮。由此可见,福利国家(

A.是西方国家出现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
B.进一步拉大了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
C.体现出西方国家二次分配的局限性
D.难以解决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问题
13.(2021·全国)尼克松在1970年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中说:“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这表明
A.美国准备缩减福利规模
B.家庭援助计划已经失败
C.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失灵
D.福利政策需要适时调整
14.(2021·河北高三其他模拟)下表是福利国家瑞典中央政府预算和赤字统计表,这反映出单位:10亿克朗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75
1980
1981
财政收入
5.83
16.21
44.11
84.60
146.48
163.39
财政支出
6.14
16.86
47.34
91.81
189.39
229.66
赤字
0.31
0.65
3.23
7.21
42.91
66.27
A.高税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B.逐步取消国家福利的必要性
C.福利国家有调整的必要性
D.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15.(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据统计,与1979~1980年度相比,1986~1987年度英国社会的福利开支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直接下降趋势得以控制,80年代初以后稳定7%左右。这反映出
A.高福利投入无益国家发展
B.福利保障社会化应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国家垄断的调节作用丧失
D.福利国家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阀
16.(2021·山东枣庄·高三二模)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指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基层治理方式
A.扩大了政府行政开支
B.削弱了居民的政治责任感
C.减少了社会资源投入
D.有利于促进社会秩序稳定
17.(2021·北京延庆区·高三一模)1970年,尼克松总统在《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中指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这个计划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并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这个声明可以看出
A.政府要停止对穷人的援助
B.政府适时对福利政策进行调整
C.福利政策遭到全社会抵制
D.家庭援助计划只针对失业家庭
18.(2021·全国高三一模)在英国二战后的历届大选中,福利国家议题占据了竞选的主要部分。工党主张增加公共开支,对穷人予以更多的照顾;保守党侧重于市场原则,要求减少中央公共开支。在工党的努力下,英国的福利体系得以建立。这表明
A.政党之间难以达成福利共识
B.党派更替执政不利于福利政策延续
C.执政党的福利理念更加先进
D.社会保障成为政党竞争的重要手段
1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科技革命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流动机会,造成了新的社会流动内容。根据如表可以推知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1960年和1981年劳动者数量统计
分类
雇佣劳动者
非雇佣劳动者
组成
工人、职员、学者、经理、政府官员等
资本家、手工业者、商人、农民、独立的医生和律师等
1960年
人数
2030万
600万
占就业人口比例
77.2%
22.8%
1981年
人数
2230万
340万
占就业人口比例
86.5%
13.5%
A.社会结构已发生根本改变
B.农业和手工业地位不断下降
C.阶层流动的变化趋势加剧
D.政府官员成为新雇佣劳动者
20.(2020·山东高三期末)1993年底,中国大幅度地调整了进口关税,降幅为8.8%,即将进口关税水平由39.9%降至36.4%。以后又陆续调低关税,到1997年,进出口总税率已调低到17%多一点。这一调整
A.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
B.表明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C.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必然要求
D.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21.(2021·湖南岳阳市·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宗族组织不仅是封建伦理秩序的维护者,而且是国家政权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的重要辅助力量。近代以来,宗族组织在西学东渐之下逐渐开始瓦解,成建制的国家法律体系触动了宗法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社会再组织过程,宗族权威丧失了合法性,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主导。
——摘编自潘振华、李小波《古代宗族组织在基层乡村治安控制中的作用及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面临的治安形势更加严峻。英国议会曾多次成立调查委员会以图在地方推行统一的警制改革,但都遭到地方官员的反对,他们主张维护地方自治,建议通过对传统体制的调整、改良来化解当时的治理困局。1856年经过议会下院辩论,最终以259票对106票的结果通过了《郡市警察法》,建立起由中央政府监督指导,郡政府具体执行的统一警制,地方教区的治安权限则遭到剥夺。
——摘编自许志强《19世纪英国地方警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中国基层治理主导力量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地方警制改革的影响。
22.(2021·江苏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英国社会福利演变表
时间
主要内容
1948年
《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同时生效
1949年
政府新建4162间教室,2195间实践教室,25万套桌椅
1951年
政府共建成101.6万套住房和50万套的临时性住房
1980年
《住房法》规定:居住满3年以上的住户即可以优惠价格购买地方公房,政府不再要求地方当局提供校餐
1982年
政府将对失业者的教济改为应纳税津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
1984年
政府发布绿皮书,指出:每个人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储蓄,数额至少达到其收入的4%,政府利用税收补贴鼓励人们选择养老金方案
1986年
社会保障法引入私人养老计划,由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负责提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材料“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菜园、池塘、树林、草地”反映的是中世纪欧洲的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C正确;庄园经济封闭性较强,A排除;庄园经济并不发达,而且其经济形态不是商品经济,B、D排除。故选C。
2.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落实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建立强大的政府统一管理机制,A项正确;德国的政治局面并未改变,依然是君主立宪体制,排除B项;C错在“普遍”,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非关于社会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
根据材料,法国财政大臣惊叹英国在管理中将财政状况公布,拥有强大的信用,可见英国在治理中方法得当,故B正确;根据材料,英国的国土面积不及法国,但可以靠信贷维持与法战争,这看不出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故A错误;根据材料“英国信用强大的原因之一是……将财政状况公之于……所有的放款人都了解收支比例”可知英国并非因为信贷金融关系发达,故C排除;材料信息与契约精神无关,故D错误。
4.C
【详解】
德国对于领取养老金的人有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而俾斯麦的言论充分证明当时德国是将社会保障作为稳定统治的手段,即通过社会保障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C正确;社会保障并不能防止地方割据,排除A;凯恩斯主义实行的起点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B;题干涉及的是社会保障而非法制建设,排除D。
5.B
【详解】
根据“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提高”可知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欧洲各地出台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可知公共卫生事业得到进步,②③正确,故选B;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理性主义思潮和经营方式的变化,①④与题意无关,排除ACD。
6.C
【详解】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减少国家干预,国家在福利制度方面有所调整,因此子女在多数情况下承认对老人提供帮助和互利的责任,C正确;子女承担了对老人的帮助和互利的责任,意味着原有家庭观念并未瓦解,排除A;子女在多数情况下承认对老人提供帮助和互利的责任是赡养义务而非道德伦理使然,排除B;经济滞胀是间接原因而非主要因素,排除D。
7.C
【详解】
雅典公民身份的获得需要经过其所在村社成员的民主认可,反映出当时雅典基层具有自治色彩
,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A项错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而非陪审法庭,B项错误;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中期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而非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时代,D项错误。
8.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的深入发展,德国社会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为解决这些矛盾,德国通过立法开始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以稳定统治秩序并缓和社会矛盾,故选A项;福利国家的最终建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排除B项;材料反映不出德国政府利用这些立法鼓动民众支持对外战争的信息,排除C项;20世纪初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才刚刚建立,排除D项。
9.D
【详解】
英国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可以说明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体现了国家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无法证明英国是福利国家,A项错误;实行国有化与福利是公民社会权利没有联系,B项错误;实行免费教育说明国家重视教育,无法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C项错误。
10.C
【详解】
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了福利国家,都有利于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是以工代赈、保护劳工权利,排除AB;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国家干预,都没有实行计划经济,排除D。
11.B
【详解】
据表格内容可知,英国工党政府颁布的法律都与国民医疗和国民保障等有关,这些法律的颁布说明是保障了国民的基本福利,故选B;表格中只涉及工党,不能说明两大政党之间的共识,排除A;社会保障的建立会增加社会服务开支,排除C;表格内容不涉及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排除D。
12.C
【详解】
根据材料“福利国家政府二次分配的加强,无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阶层分化导致社会矛盾丛生,引发民粹风潮”可知,福利国家政府二次分配有局限,所以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国家不是西方国家出现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所以A错误;建设福利国家目的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因此福利国家不是拉大西方社会贫富差距的原因,所以B错误;材料未涉及经济“滞胀”问题,所以D错误。
13.D
【详解】
材料“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体现的是欧美国家的高福利保障政策造成了大量的懒汉及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说明的是福利政策需要适时调整,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调整,非大规模缩减福利规模,A排除;B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14.C
【详解】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瑞典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多,财政支出也越来越多,赤字越来越大;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社会福利开支压力巨大,它们将全部福利开支承担的主要责任由国家过渡到个人与社会,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不能体现高税收一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取消国家福利”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面对高福利导致的国家财政危机,应该减少国家的干预,故D项错误。
15.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下降,但是国内生产总值在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实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因此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这说明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化应当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B正确;福利投入于国家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排除A;C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强调的是减少国家干预后社会得到了发展,而非强调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排除D。
16.D
【详解】
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基层治理不在强调政府主导,而是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作用;尤其是英国的基层治理减少了政府的直接参与,调动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这有利于促进社会秩序稳定,故选D;材料措施减少了政府开支,增强了居民的政治责任感,扩大了社会资源投入,故排除ABC。
17.B
【详解】
根据“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国家福利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造成人们工作积极性降低,材料“这个计划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反映了美国对福利政策的调整,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故选B;A项不符合“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全社会抵制福利政策,排除C;D项表述太绝对,错误。
【点睛】
18.D
【详解】
在英国二战后的历届大选中,福利国家议题占据了竞选的主要部分,并且,在工党的努力下,英国的福利体系得以建立,说明社会保障成为英国政党竞争的重要手段,故选D;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福利政策延续的问题,排除B。
【点睛】
19.C
【详解】
从图表看出,联邦德国1960年和1981年劳动者中,雇佣劳动者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大幅增加,说明科技革命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流动机会,阶层流动的趋势加剧,故选C;表格数据表明,雇佣劳动者一直占有绝对优势,无法得出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排除A;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等非雇佣劳动者的人数减少和占就业人口比例下降,不能说明农业和手工业地位不断下降,排除B;政府官员等是雇佣劳动者,但无法体现“成为新雇佣劳动”,排除D。
【点睛】
20.D
【详解】
中国大幅度地降低进出口关税,说明中国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故选D;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有企业改革,排除A;中国大幅度地降低进出口关税,只能说明中国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不能说明我国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排除B;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无法直接体现90年代中国大幅度地降低进出口关税的原因,排除C。
21.(1)原因:近代西学东渐;宗族势力的衰落;构建民族国家和实现社会转型的需要;新中国对基层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
(2)影响:积极: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有效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弊端:根本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无法根本上解决地方治安问题。
【详解】
(1)据材料一“近代以来,宗族组织在西学东渐之下逐渐开始瓦解,成建制的国家法律体系触动了宗法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结合所学,从古代至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和国家形态转型的角度分析原因;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社会再组织过程,宗族权威丧失了合法性,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主导”结合所学,从近代至现代国家力量对社会组织的重组的角度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面临的治安形势更加严峻。英国议会曾多次成立调查委员会以图在地方推行统一的警制改革,但都遭到地方官员的反对,他们主张维护地方自治”,从治安形式严峻、地方自治权力大的背景入手,分析英国警制改革对社会秩序、社会治理模式、国家治理体系的影响。另据材料二“建立起由中央政府监督指导,郡政府具体执行的统一警制,地方教区的治安权限则遭到剥夺”分析英国警制改革的弊端。
22.示例1论题:英国于二战后建立福利国家
阐述:二战后,英国在凯恩斯主义思想指导下,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鉴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训,也为了调节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英国建立了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建立实则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的方法。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但是过度的福利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容易造成人们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推动福利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建立又会反作用于经济。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例2论题:“经济滞胀”影响英国政府减少社会福利
阐述:20世纪70年代,继经济危机后,英国又出现“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在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思想影响之下,英国以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保守党政府开始逐渐减少社会福利,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导致国家资本比重下降,私人资本加强;经济计划程度下降,自由市场作用增大。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并发展。
综上所述,保守党政府因“经济滞胀”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助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将材料概括为三大部分,一是战后初期经济发展助推福利国家建立;二是经济滞胀影响福利减少;三是以上两部分。论题可以从中任选一个。阐述时,要分析原因、表现和影响。最后部分的总结要上升层面,可结合唯物史观进行总结。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