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生物进化的历程
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女娲造人的神话
女娲觉得寂寞了,便用泥捏出许多像自己一样的人;有鼻子、眼睛、嘴巴、耳朵,还有四肢和手脚。他捏了许多,到最后实在累极了,便用树枝沾上泥去甩。这些泥点子落到地上也变成了人。只不过,捏出来的人长得精致、漂亮,而甩出来的人长相粗糙、丑陋。
亚当、夏娃的故事
上帝创造了天地、大海和万物以后,又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泥土造出了一个人。上帝往泥人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气,人就活了,能说话、走路,上帝叫他亚当。亚当住的伊甸园里。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小河,河边有鱼虾、珍珠、玛瑙。上帝告诉亚当,园子里所有的果子可以随便吃,惟独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上帝还命令所有的飞禽走兽统统来到亚当面前,让亚当一一为它们起上名子。后来,上帝看到亚当太孤独了,使趁他熟睡之际,取下他身上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取名夏娃。亚当醒过来,看见夏娃,非常高兴,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夏娃受一条毒蛇的诱惑,摘下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和亚当吃了,上帝发怒了,把他们逐出伊甸园。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化石的概念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化石
在目前已发现的诸多恐龙中,始盗龙是最原始的一种。1993年,始盗龙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西北部一处极其荒芜不毛之地——伊斯巨拉斯托盆地(Ischigualasto
Basin),该地属于三叠纪地层。
遗体
如恐龙骨骼化石
微网虫化石
该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之一。生活在5.3亿年前的微网虫化石是“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生于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灭绝于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三叶虫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已发现动物化石2500多种,除脊椎动物外,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了。其中最多的就是三叶虫,约占化石保存总数的60%
。
恐龙化石
鱼类化石
蕨类化石
被子植物化石
海星化石
鹦鹉螺化石
蜻蜓化石
鲫鱼化石
琥珀
琥珀
(松柏科植物树汁形成化石)琥珀是距今4500—65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
”。
琥珀很娇气,怕火、怕汽油、怕敲击、怕暴晒。有的琥珀还带有香味。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
遗物——如恐龙蛋化石
恐龙蛋
遗迹
如恐龙的足迹
对内蒙古鄂托克旗查布地区恐龙足迹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取得了重大收获,在北纬38°40’----39°东经107°---107°30’范围内的6个工作点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足迹
恐龙足迹化石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注意
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刑法第326条的规定,犯倒卖文物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因此只要认定所卖化石属于文物的,就要依据此罪判罚。
讨论
马的进化历程说明了什么?
50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始祖马只有现代的狐狸那么大,前足4趾,后足3趾,生活在树林中。
40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马的体型已有现代的羊那么大,前足3趾,后足3趾,仍然生活在树林中。
20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马进入草原生活了。马的四肢加长,中趾长成惟一着地的趾,增强了快跑的能力。
1000-3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马的体型已和现在的马基本相似,前后肢都只有中趾着地,两旁的侧趾退化,能飞快奔跑。
马
的
进
化
1
始祖马
现代马
5000万年
2
进化趋势
体型由小变大
四肢越来越长
多趾变成中趾发
达唯一着地
另一生物化石证据
——始祖鸟
爬行类进化为鸟类的典型证据
牙齿
趾爪
始祖鸟(外名:Archaeopteryx),它本是至今发现的最早并且是认为最原始的鸟类(其实是一种羽毛恐龙),再后来发现孔子鸟与辽宁鸟的诞生年代更早,名字是古希腊文中的“古代羽毛”或“古代翅膀”的意思,故又名古翼鸟。始祖鸟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可并不是唯一祖先,并且生活于侏罗纪的提通阶早期,距今约1亿5千5百万到1亿5千万年前。这些标本都只在德国境内发现。化石分布在德国南部,它的德文名字意指“原鸟”或“首先的鸟
”。现今有11个化石被分类为始祖鸟,它是侏罗纪时期唯一的羽毛证据。再者,由于它们先进的天性及定位,可见它们的起源是更为早期。所有遗骸多被认为是来自独立的标本
。
孔子鸟化石
孔子鸟雌鸟复原图
孔子鸟(Confuciusornis,或根据拉丁文音译作孔夫子鸟)是一种古鸟属,化石遗迹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热河(即四合屯和李八郎沟等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岩)中发现。在已公开的化石标本中,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十分完整,并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这一切使得孔子鸟成为最出名的中生代鸟。根据出土地点的地质形成史推断,这种鸟生活在距今约1.25亿年到1.1亿年,即西方学者所称的白垩纪早期或中国学者所称的晚侏罗纪。孔子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
科学家们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
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
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则出现
在越新形成的地层里。
生物是进化发展的
这说明了什么?
腔肠动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种子植物
多细胞藻类
原始的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物进化的历程
单细胞藻类
多
细
胞
藻
类
蕨
类
植
物
原始的苔藓植物
原始的种子植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古代鱼类
原始两栖类
鸟类和哺乳类
爬行类
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生物不断地进化。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优佳学案第16章第2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