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07 07: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2、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现象的是(

A.梧桐落叶而知天下秋
B.滴水成冰而知天下寒
C.乌云翻滚而知暴雨临
D.房屋摇晃而知地震至
3、下列哪项可说明病毒属于生物(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能使人体发病
课前检测: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

2、生态因素可分为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等。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4、举例说出影响禾苗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8-10,思考:
分析
 影响水稻的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你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
影响水稻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生物因素
青蛙、蛇、田鼠、蝗虫、人等
想一想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和生物因素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观察两棵石榴树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请你分析石榴结果与那种环境因素有关?
大耳狐
极地狐
它们的耳朵大小主要与生活环境的哪种因素有关?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一切生物生活的必须条件,决定了生物的分布。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沙漠
热带雨林
牛吃草
熊猫吃箭竹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些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雄狮子追捕斑马
禾苗的生长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骆驼刺的根系
仙人球
蚯蚓
竹节虫
枯叶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大搞植树造林后的黄土高原
长期乱砍滥伐后的黄土高原
生物对的环境影响
人类对树林的砍伐
人类活动破坏水域环境
沙尘暴滚滚袭来
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请保护环境!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温度

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空气
土壤等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直接、各种)
(无生命)
(有生命)
三、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
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鼠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鼠妇(无脊椎动物,也称“潮虫”)身体微呈扁平,长椭圆形,体长1.5~2厘米。外包被甲壳,灰褐色
或黑色。体表有颗粒状突起。生活于陆上潮湿处,白天常藏身于阴湿的乱石
下或花盆下,怕光,遇光
照常被晒干。夜间出来活
动,以腐烂植物为食。
合作探究1:
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探究目的: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推荐器材:培养皿,吸水纸,纸板
背景知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潮湿的陆生环境中的小动物。他们对光、触碰等刺激能够产生运动或蜷曲成球的反应。
实验装置:
5
阴暗潮湿环境
明亮潮湿环境
鼠妇各5只
湿土
4、实施计划
(如何记录结果)
环境
1
min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7
min
8
min
9
min
10
min
平均值
明亮
阴暗
思考: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在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
你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温度
水分等
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用1只做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误差.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当然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样本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就可以)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如果用许多鼠妇呢?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
确定实验研究方案(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四、实施计划:
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五、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
结论分析,形成报告
分析: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②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利于在沙漠中生存;枯叶蝶的形状像枯叶,不容易被敌害发现;生在青草中的蝗虫,其体色呈绿色等等这些事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一句诗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⑤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
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
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课堂检测:
完成P11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