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四)
[课程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整理和复习(四)
[教学目标]
1.建立常用的时间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脚本正文]
同学们,大家好!在我们正式上课前,请大家准备好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
复习时、分、秒
我们先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对于时间的认识,我们是从认识钟表开始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对于钟表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知识?
图1
师:谁能根据我们学习的知识补全下面的题目。
生:钟表是日常计时工具,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钟面上有12个数。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5个小格。整个钟面一共有60个小格。?
????
师:看来大家对钟表非常熟悉。那钟表中有哪些关于时、分、秒的知识呢?
生:老师,关于时、分、秒,我们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5个小格就是一大格,一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就是60分。如果分钟走一圈,那时针就走一大格。所以1时=60分。
图2
师:你的回答很清楚,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复习了钟表上有关时和分的知识。那关于秒,我们又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生:老师,1秒很短,眨一下眼睛大约用1秒;拍一下手大约用1秒;秒针走一小格表示是1秒,走一个大格是5秒。秒针这样走一圈,就是60秒。此时分钟走了1小格,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图3
师:一秒看似短暂,但积少成多,因此我们要珍惜每分每秒。
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借助表盘,用数格子、列算式等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或者求出某一个时刻,还知道时间与时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回顾一下,在第一单元时、分、秒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认识了时间单位“秒”,还体验了时间的长短。更学会了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经过时间的计算,这样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图4
练习一: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小红每天晚上9(
)睡觉。
2.一节数学课时长40(
)。
3.运动会上,小光跑50米所用的时间是12(
)。
4.学校每天的午休时间为2(
)。
师:填好了吗?同学们,你写得对吗?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小红睡觉应该是在晚上9时这个时刻,而一节课的时间我们知道为40分钟,如果是用时作单位就过长,如果是用秒就过于太短,因此分钟最合适。而小光跑50米很快就能完成,12秒就可以了。午休时间是比较长的,不能是2秒或者2分钟,只能是2小时。
师:你分析得真有道理。同学们,你也是这么想的吗?既然大家都掌握了,让我们看看下面的练习二。
练习二:单位换算,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仔细完成,现在开始!
3时
=(
)分
5分
=(
)秒
60分=(
)时
120秒=(
)分
1分30秒=(
)秒
2时25分=(
)分
师:同学们,写好了吗?快来看看你写得都对吗?(出示答案)你们快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们想1时=60分,3时是3个60分,就是180分钟。
生2:我们想1分=60秒,5分是5个60秒,就是300秒。
生3:60分就是1小时。
生4:我们想60秒=1分,120秒里有2个60秒,是2分。
生5:因为1分=60秒,再加30秒,所以列式为60+30=90(秒)。
生6:因为1时=60分,2时就是2个60分,再加25分,所以列式为60+60+25=145(分)。
师:同学们,你们思路都很清晰,计算得也准确,真棒!一起来看看练习三该如何解决呢?
练习三: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根据钟表上的信息计算出乐乐在路上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呢?现在开始吧!
图5
请同学分享你的结果和想法。
生:我们看,第一个钟表表示2时30分。第二个钟表表示7时45分。从2时30分出发,7时45分到达,因此7时45分-2时30分=5时15分,因此乐乐在路上一共用了5时15分。
生:我们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时间,就能得到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的结果正确,思路也很清晰,真好!
(2)老师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会议应在几时几分结束?你是怎样想的呢?
图6
生:老师,如果经过20分钟,开会的时间就到了10时,一共开了40分,因此在10时后再开20分钟,会议就结束了,因此会议应在10时20分结束。
生:老师,我们也可以这么想,40分+40分=80分,也就是1时20分,再加上9时,因此会议结束的时间为10时20分。
图7
师:你们说得都很对!计算出会议结束的时间后,我们时分秒的复习也就到这了,接下来让我们复习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图8
生: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和分数的简单应用。
师:同学们,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要慢慢学会自己梳理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像本单元这三方面内容,关键是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的意思,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简单加减法以及分数的简单应用,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数。
1.师:请看这幅图,你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并说说理由。
生:老师,我们看粉色的长方形表示的分数为1/5,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纸的1/5。
师:除了1/5以外,你还看到了哪个分数?
图9
生:老师,我还看到了4/5,每个小长方形都是1/5,白色部分是4个1/5,就是4/5。
师:同学们掌握得都很好。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5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有几个1/5,就是5分之几。对分数的理解没有难住大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图形涂色部分能否用分数表示?如果能,请说出它所表示的分数。
图10
生:老师,第一个图形将正方形平均分成了9份,这样的5份是5个1/9,就是5/9。
生:第二个图形还是将正方形平均分成了9份,这样的4份就是分数4/9。
生:第三个图形就是图形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1份就是1/5。
生:最后一个是把图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1/2。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比较出这两组分数的大小吗?
图11
生:老师,前两个分数都是把同样大的两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9份,每份都是1/9,第一个图形是5个九分之一,第二个图形是4个九分之一,所以九分之五大于九分之四。
生:图三和图四是一样大的。并且这两个分数都是取了一份,但第三个图形把五边形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1份就是五分之一。最后一个图是把这个五边形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1份就是二分之一。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数量也就越少。
师:同学们,你们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得都很正确。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让我们一起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师:请同学们分享你的结果和想法。
生:老师像第1/3/4/5/6/7/8题,都是在平均分成了相同份数的情况下,当然取得份数越多,这个分数就越大了。那么第二题的分子都是1,都表示取其中的1份,1/10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而1/8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因此1/10小于1/8。
图12
师:你们真是善于动脑,通过分析分数,对分数进行了比较。那你们能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吗?
生:老师很简单,都是取其中的1份,1/6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而1/5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4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平均分的份数越多,那每一份也就越小。因此六分之一小于五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一。
师:同学们,你们真会活学活用。看来分数的理解和比较大小,大家掌握得都很好了!
3.分数加减法。那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两道计算题,完成后试着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七分之二加七分之三,表示2个七分之一加3个七分之一是5个七分之一,就是5/7。
生:我是这样想的,8/9-5/9,表示8个1/9减去5个1/9,是3个1/9,就是3/9。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对。再来试试吧!
请同学们先观察,再仔细计算。
同学们,你们算对了吗?请同学说一说第一题是怎样做的?
生:老师,用3个1/5加1个1/5是4个1/5,也就是
4/5。
师:那第三题你们是怎样想的呢?
生:我把1看作3/3,用3个1/3减去2个1/3是1个1/3,也就是
1/3。
图13
师:大家真是善于学习。通过练习,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师:同学们,复习完分数的简单计算,让我们一起复习分数的简单应用。在学习中,我们发现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我们还知道了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仔细看,下面的图形可以表示哪些分数呢?
图14
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了3份,一份就是这堆苹果的1/3。那么2份就是这堆苹果的2/3。
同学们掌握得真好,苹果丰收了,学校里也正在开展读书节活动,让我们一起看看读书节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吧!
练习一:小强和小红看一本同样的书,小强说:“我看完了全书的。”小红说:“我看完了全书的。”他们谁剩下的多?
生:同样的书的1/4和1/5,就只要比较这两个分数就能知道小红看的比小强少。看得越少,剩下的反而越多,因此小红剩下的多。
师:真厉害,通过审题,我们明确了是比较剩下的,而非看完的,因此要知道看得越多,剩下的越少,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分析得到结果。
(2)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这本书的1/7,几天能看完?
生:1本书我们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每天看1/7,也就是要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每天看1份,就要看7天,才能看完7个1/7。所以7天能看完。
师:你分析得真好,这道题就是要知道总量是1,也就是7/7,这个隐藏的数学信息。同学们,你们是这样想的吗?
看来利用分数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弄清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是多么重要呀!
回顾与反思
同学们,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将第一单元和第八单元的知识全部梳理完了。通过今天的梳理,相信同学们都对时分秒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掌握。也希望同学们将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其他知识的学习和整理中。
图15
好了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