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想一想
用什么可以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呢?
显微镜
一、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阅读教材19-21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是一种具有
功能的仪器。
4、对着教材第20页图2-2观察显微镜实物,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
。
3、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
另一手托
,从显微镜箱取出显微镜,将显微镜放置在离实验桌边缘约
处。
放大
乘积
镜臂
镜座
5cm
6
7
6
1
10
9
8
7
6
5
4
3
2
13
12
11
14
1
1
1
1
1
物镜
2
镜筒
1
目镜
转换器
遮光器
镜座
反光镜
压片夹
载物台
镜柱
通光孔
镜臂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观察)
(连接目镜和物镜)
(一般调节)
(精细调节)
(连接)
(支持)
(支持)
(反射光线)
(通过光线)
(调节光线强弱)
(放置玻片标本)
(夹持玻片标本)
(观察)
(转换镜头)
二、光学显微镜各结构的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支持部分: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载物台:
稳定和支持整个镜体
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连接目镜和物镜
放置标本
(二)调节部分:
1、物镜转换器
:
2、遮光器
:
3、准焦螺旋:
①粗准焦螺旋:
②细准焦螺旋:
可自由转动,安装物镜的位置,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调节光线强弱,较大的叫大光圈,较小的叫小光圈,由小到大排成一圈
用来寻找物像,镜筒升降范围大
使用得到更清晰的物像(多在高倍镜观察),镜筒升降范围小
(三)光学部分:
1、目镜
:
2、物镜
:
3、反光镜
:
①平面镜:
②凹面镜:
2--3个,放大作用
3--4个,放大作用
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较弱,明亮的环境中使用
有聚光作用,反射光线较强,阴暗的环境中使用
显微镜成像光路图
光源
反光镜
遮光器
眼睛
目镜
镜筒
物镜
玻片
标本
通光孔
三、成像原理
4×
10×
40×
物镜
物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
倍数在侧面。
目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倍数在镜子的一面
目镜
两者的区别:
物镜有螺纹,侧面有放大的倍数标记
目镜无螺纹,上面有放大的倍数标记
5×
10×
12.5×
物镜有哪些特点?
目镜有哪些特点?
两者的区别:物镜和目镜的区别是什么
物镜
目镜
10×
5×
放大倍数
10×
16
×
40×
50×
100×
200×
400×
160×
64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阅读教材22-23页,完成填空
1、选择目镜:一般先选取放大倍数
的目镜。
2、选择物镜:通过转动
选择物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
的物镜。
3、对光:使
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
,将光线反射到目镜内,可以看到整个视野是
的。
4、放置标本:把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
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的中央。
5、粗调节:调节
准焦螺旋时,眼要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
的下降,将
倍物镜与载玻片靠近。通过目镜观察,再微微上调节
,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6、细调节:细微调节
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
。
知识点二使用显微镜
低
转换器
低
低
转动反光镜
明亮
压片夹
通光孔
粗
低
粗准焦螺旋
细
清晰
物镜
1、观察的实际图像与物像有什么不同?
上
上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
实际图像
物像
四、课堂思考
低倍显微镜下和高倍显微镜下比较
10x10(低倍)
10x40(高倍)
倍低像小数多亮
倍高像大数少暗
2、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的关系?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的细胞数成反比例关系
3、如何尽快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装片移动方向(实际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镜臂侧
镜臂侧
如图,物像在视野的下方,若要移至中央,则装片应向镜臂
方向移动。
要使物像移到中央,物像在什么方向,就将玻片移向什么方向
下
4、找污点?
一台显微镜上污点能成像的部位有三个,即
目镜、物镜、玻片标本
当发现一个污点成像以后,怎么来找污点?
1、转动
污点成的像也在动,说明污点目镜上。
2、转动目镜如果不动,就移动玻片标本,此时若污点成的像动,说明污点在
上。
3、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时污点成的像都不动,则说明污点一定在
上。
目镜
玻片标本
物镜
除了显微镜外,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器具同样在探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呢?
三、其它常用的探究器具
阅读教材第24页,观察图2-9,认识常用的探究器具,并完成填空
1、观察器具:观察肉眼能看见,但是看不清的物体使用
镜。如果是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物体要用
镜。
2、解剖器具:解剖盘,
,
,刀片等。
3、计量器具:
,天平等。
4、加热器具:
,三脚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
,试剂瓶,
,研钵,滴管,药匙等。
放大
显微
解剖剪
镊子
量筒
酒精灯
试管
培养皿
1、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一个
固定的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
物体的一侧,然后沿着肉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放大镜,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2、将放大镜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放大镜之下(靠近放大镜),然后沿着肉眼与放大镜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物体,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1.观察器具
解剖盘
解剖剪
镊子
2.解剖器具
刀片
当称量药品为粉末时,先在天平两托盘上放置2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将药品放在纸上进行称量;如果称量的药品具有腐蚀性,应先在天平上放置2个质量相同的小烧杯或表面皿,然后将被称量物放入烧杯中进行称量。称量完毕后,应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将游码归零,使天平恢复原来的平衡。
3.计量器具
石棉网
三脚架
酒精灯
4.加热器具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加热。加热时使用石棉网可以使被加热物品受热均匀,从而避免由于局部过热导致的仪器破损。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
3.不要碰倒酒精灯,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盖灭。
注意
4.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因为吹时很可能使火焰缩入灯内,使灯内酒精燃烧起火或造成爆炸事故。用完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还要将盖打开,使空气进入,再盖上,使得下次容易打开。用后盖紧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5、通常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注意
试管
烧杯
研钵
试剂瓶
培养皿
药匙
滴管
5.通用器具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应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应注意事项?
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阅读教材25-26页的内容,完成填空
1、擦----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
。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3、取----用
夹取生物材料。
4、浸----把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
中。
5、展----展
材料,防止细胞重叠而影响观察效果。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
,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7、吸----用
吸去多余的水。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
。
当生物材料无色时,需要进行适当的
,才能对生物材料的细微结构观察得更加清楚。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步骤
载玻片
清水
镊子
水滴
平
水滴
吸水纸
薄而透明
染色
1.用(
)擦拭载玻片,在其(
)滴一滴(
)
实验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纱布
中央
清水
2.用(
)夹取生物材料(如菠菜叶的下表皮),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
)并(
),以防止由于细胞的(
)而影响观察的效果。
镊子
水滴
展平
重叠
3.用镊子夹起(
),使它的(
)先(
)载玻片上的(
),避免产生(
),然后(
)盖上盖在生物材料上,用(
)吸去多余的水。
盖玻片
一边
接触
气泡
轻轻
吸水纸
水滴
4.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到(
)下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显微镜
五、巩固与反馈
1.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A.目镜
5×,物镜
10×
B.目镜
5×,物镜
40×
C.目镜
10×,物镜
10×
D.目镜
10×,物镜
40×
2.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
b
B.
d
C.
q
D.
p
A
D
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下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C
4、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5、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D
左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六、课堂小结:
(1)显微镜的结构:
1、支持部分
2、调解部分
3、光学部分
(2)显微镜的实际图像与物像的区别,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的关系,将物像视野中央,找污点
谢谢观赏!
祝大家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