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测试题1(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测试题1(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6 21: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测试题1(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1.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跑步比赛中,时两机器人位于同一起跑线上,机器人甲、乙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乙起跑时,机器人甲正好跑了
B.机器人乙从起跑开始,经后刚好追上机器人甲
C.机器人甲、乙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为
D.机器人乙超过机器人甲后,甲、乙可能再次相遇
2.发光弹性球很受儿童喜爱,一儿童把弹性球竖直上抛,从空中的最高点开始计时,下列描述发光弹性球运动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B.C.D.
3.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不计空气阻力)(  )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4.如图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正确的是(  )
A.前5s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5~15s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
C.15~20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
D.质点15s时离出发点最远,20s时又回到出发点
5.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上升或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
A.加速度
B.速度
C.位移
D.受到的力
6.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位移是6m,第6秒内的位移是10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初速度是4.5m/s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1m/s2
C.质点前4秒内平均速度为6m/s
D.质点在4.5秒末的瞬时速度是9m/s
7.2017年11月15日,在“高速”下行线因突发团雾而造成多车追尾。如图所示是模拟在该高速公路上的甲、乙两车刹车过程中的v-t图象,甲车在后,乙车在前。若两车发生追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车追尾的时间应在10-15s内
B.两车可能是在t=8s时发生追尾
C.t=0时刻两车间距可能大于28m
D.甲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乙车的3倍
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物体(  )
A.在t=1s时加速度为1.5m/s2
B.在2~4s内加速度为3m/s2
C.在4~6s内加速度为-1.5m/s2
D.在0~2s和4~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9.一篮球从离地1.8m高处自由下落,和地面多次碰撞后静止。设它与水平地面每碰一次后,速度减为原来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下落时间与第二次下落时间之比为3∶2
B.第二次下落时间与第三次下落时间之比为9:4
C.第二次弹起的高度是第一次弹起高度的
D.篮球第一次下落的最后0.2s内下落的高度为1m
10.跳伞运动员从2996米高空跳伞后,开始一段时间由于伞没打开而做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张开时间不计)后做加速度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伞员自由落体中的下落高度约为
B.跳伞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
C.跳伞员加速运动时间约为
D.跳伞员在打开降落伞后下落了
11.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失控前加速度大小a=10
m/s2
B.在t=5
s时追尾
C.如果刹车不失灵,两车最近距离为10
m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12.银川市某路段限速。某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匀速前行,某时刻发现正前方处有辆公交车,此时公交车由静止沿直线同方向前进。该同学与公交车的图像如图所示,二者均可视为质点,则(  )
A.时,该同学追上公交车
B.该同学追上公交车时公交车速度大小为
C.该同学在公交车前面骑行的时间持续有
D.如果公交车一直匀加速,反超该同学时一定超速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52分)
13.两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小车甲、乙进行实验:甲、乙两车开始时处于同一直线上相距m的、两点,甲车从点以初速度m/s、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乙车从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当两车间距超过m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已知。求:
(1)甲、乙两车在相遇前的最大距离;
(2)甲、乙两车在相遇前能保持通信的时间。
14.子母球是一种将两个小球A和B从同一竖直线释放的游戏,现将A球和B球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且)和的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小球B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原速率弹回,在释放处正下方与A球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取,忽略小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和碰撞时间,求:
(1)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大小;
(2)若,判断B球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两球是否能相碰,若不能相碰,请说明原因:若能相碰,请求出相碰的位置距地面多高。
15.我国高铁列车上安装有多套制动装置——风翼制动、电磁制动系统等。某一高铁列车以的速度沿直线轨道匀速行驶,列车长获息前方处道路出现异常,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获得信息后,经启动风翼制动,高铁列车以的加速度减速运动,减速后,列车长再启动电磁制动系统,列车以恒定加速度减速运动,最后刚好在异常处停下来。求:
(1)启动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速度的大小;
(2)启动风翼制动和电磁制动系统后,列车加速度的大小。
16.一个氢气球以8m/s2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到100m高处时从气球上掉下一重物,(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掉出的物体离开气球时的速度大小;
(2)此重物从气球上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根据v—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机器人乙在时起跑,此时,机器人甲跑过的距离
选项A错误;
B.机器人乙起跑后,甲通过的位移
乙通过的位移
可知
说明机器人乙追上甲,选项B正确;
C.两机器人在速度相等(即)时相距最远,两者间的最大距离等于内的位移之差,则
选项C错误;
D.机器人乙超过机器人甲后,乙的速度总比甲的大,则甲、乙不可能再次相遇,选项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AB.选向下为正方向,小球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速度大小变小,且方向发生突变,在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看出,速度先增大到某一竖直,落地后,反弹速度稍小于原来的值,(竖直上抛运动),然后到最高点后再做自由落体运动,再重复这种运动,B错误,A正确;
CD.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C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A.根据
解得加速度
选项A错误;
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选项B错误;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选项C正确;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选项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A.由图看出,质点在前5s内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正确;
B.5~15s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正确;
C.15~20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C正确;
D.在0-20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在20s末离出发点最远,D错误。
故选D。
5.B
【详解】
AD.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都只受重力,加速度都为g,相同,故AD错误;
B.速度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通过同-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
C.位移只考虑初末两个位置,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初末位置相同,位移也相同,故C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A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推论

代入数据得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得第2秒内的位移
代入数据得
解得
故AB正确;
CD.质点在4.5秒末的瞬时速度
则质点前4秒内平均速度为
故C错误,D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7.B
【详解】
AB.若两车在10s时未发生追尾,之后由于甲车速度小于乙车,甲车不可能再追上乙车,故不可能在10-15s内发生追尾,在t=8s时可能发生追尾,A错误,B正确;
C.图线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t=10s时两车的位移差为
故t=0时刻两车间距不可能大于25m,C错误;
D.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故甲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乙车的2倍,D错误。
故选B。
8.AC
【详解】
A.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在t=1s时加速度为
B.2s~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在4~6s内加速度为
故C正确;
D.0~2s内加速度为正,4~6s内的加速度为负,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AC。
9.AD
【详解】
AB.设第一次落地速度为v,则第二次落地速度为,第三次落地速度为,则第一、二次下落时间分别为
故第一次下落时间与第二次下落时间之比为3∶2,同理可得第二次下落时间与第三次下落时间之比为3:2,A正确,B错误;
C.第一次弹起和第二次弹起高度分别为
第二次弹起的高度是第一次弹起高度的,C错误;
D.篮球第一次下落的时间为
前0.4s下落高度为
故最后0.2s内下落的高度为1m,D正确。
故选AD。
10.ABD
【详解】
设运动员打开伞时速度为v,第一阶段自由落体高度为h1,则有
第二阶段匀减速加速度为a=2m/s2,末速度为v′=4m/s,下降高度为h2,则有

联立解得
,,
则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则打开伞后匀减速的时间为
故选ABD。
11.AC
【详解】
A.刹车失控前的加速度为
A正确;
B.t=5
s时,b车的位移为
a车的位移为
由于
所以在t=5
s前已追尾,B错误;
CD.如果刹车不失灵,当t=2
s时,两车的速度相同,两车的位移差为
而初始距离为30
m,所以此时两车的最近距离为10
m,不会追尾。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2.BC
【详解】
A.时,由图像可得,自行车与公交车的速度相等,此时自行车与公交和的距离
即自行车超过公交车4m,故A错误;
B.由A知道,自行车在前十秒内追上公交车,设在t时刻追上有
由图像可得公交车的加速度为0.5,带入数据可求得
公交车的速度
故B正确;
CD.由
解得
追上公交车
公交车追上自行车,则自行车在公交车前有8s,假设在14s之前一直匀加速则时
故公交车一直在加速,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3.(1)12m;(2)4.8s
【详解】
(1)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
代入数据可得
则此时甲车的位移为
此时乙车的位移为
故甲、乙两车在相遇前的最大距离为
(2)在相遇前,当两车间距不超过,两车保持通信,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设两车经过时间T相遇,则
解得
故甲、乙两车在相遇前能保持通信的时间为
14.(1);(2)能发生碰撞,;
【详解】
(1)B球落地前,A、B一起自由下落,由位移公式可得
可得,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大小。
(2)设B球反弹后经时间t与A球发生碰撞,A、B球发生碰撞时,A球自由下落的高度
B球竖直上升的高度
两位移满足
代入数据可得
B球上升至速度为零时,所用时间
B球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要能与A球发生碰撞,必须满足,代入方程
可解得
当k=4时,H=20m,满足上述条件,可以发生碰撞,且时间t=0.75s,设相碰的位置距地面高度,由位移公式
可解得。
15.(1);(2)
【详解】
(1)列车初速度
列车在
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有
解得
(2)列车在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位移为
列车在内的位移
列车启动风翼制动和电磁制动系统到停止过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
根据运动位移关系有
解得
16.(1)40m/s;(2)10s
【详解】
(1)由
h=at2=×8×t2=100m
解得
t=5s
5s末重物的速度为
v=at=8×5=40m/s
(2)从气球脱离后上升的高度为
h′===80m
则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100m+80m=180m
物体从气球上脱落后上升所用时间
t′===4s
设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则:
H=gt″2

180m=×10×t″2
解得
t″=6s

t总=4s+6s=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