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达标测试(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1.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时刻,两物体经过同一位置,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该运动过程中( )
A.时刻,乙在甲的前面
B.时刻,甲、乙经过同一位置
C.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减小而加速度一直增大
D.时间内,甲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一直减小
2.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v-t图线,在t1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驶),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 )
A.在t2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在t3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a车加速度均匀增大
D.b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3.下列各图中,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中表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v-t图像正确的是( )
A.B.C.D.
4.将一石块以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则( )
A.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石块上升的时间为
C.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为
D.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5.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如图,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
~
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
~
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
~
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非匀速直线运动
6.高铁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如图所示为某高铁动车组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t=0时,图象的切线如图虚线所示,关于该动车组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速度为
B.加速度为
C.0~t0和t0~2t0质点运动的位移之比为1:3
D.0~t0和t0~2t0质点运动的位移之比为1:2
7.在遇到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时,高速公路上能见度不足100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时,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图示为两辆车刹车后若不相撞的v﹣t图象,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与乙车的加速度之比为5:3
B.两车可能在刹车后的20s至25之间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C.两辆车一定在刹车后的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D.两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90m
8.甲车静止在一平直公路上,乙车以大小为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车旁经过,甲车立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恰好追上乙车,不考虑车辆尺寸,则( )
A.甲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甲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C.追上乙车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6m/s
D.追上乙车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12m/s
9.一质点自x轴原点O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运动,经过t0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加速度再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0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质点在x轴上作往复运动,直至停下
C.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
D.质点将在t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10.如图所示为直升飞机由地面垂直起飞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飞机的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内飞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
C.内飞机匀减速上升
D.内飞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0m
11.入冬后,雾霾天气频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高出许多,保证雾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图所示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B.两车刹车后间距先减小后增大
C.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87.5m
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12.5m
1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C.在定义加速度时,,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52分)
13.质量为2kg的小球从离地面80m空中自由落下,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下落最后两秒的位移;
(3)下落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
14.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汽车过隧道时应该慢速通行。某汽车在通过隧道前将速度从25m/s减小到10m/s,然后匀速通过100m长得隧道,整个过程总共用了15s时间。假设整个过程汽车做直线运动,求:
(1)汽车匀速通过隧道的时间;
(2)汽车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3)汽车在整个过程中的总位移。
1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从距离地面404m高处的飞机上开始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180m时打开降落伞,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跳伞运动员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4m/s。(g=10m/s2)
。求:
(1)从跳伞到运动员打开降落伞经历了多长时间?
(2)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3)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6.随着中国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许多城市都拥有了自己的地铁线路。某市地铁2号线甲、乙相邻两站之间可视为平直的线路,两站相距L=2000m。已知地铁从甲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加=2.5m/s2,经加t加=10s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到达乙站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x减=125m后恰好到达乙站。求:
(1)地铁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减;
(2)地铁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t。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B.由v?t图像可知,甲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所以0~t0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且t=t0时刻两物体经过同一位置,故t=0时刻甲在前,选项AB错误;
CD.由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可知,0~t0时间内甲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一直减小,选项D正确,C错误。
故选D。
2.B
【详解】
AB.在t1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驶),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的速度一直大于b的速度,两者间距一直增大,t3时刻之后,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两者间距减小,则在t3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以知道,a车的加速度不变,b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向下,为负值,根据
v=gt
可知,图像B正确。
故选B。
4.C
【详解】
A.石块竖直上抛,则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故A错误;
B.石块上升的时间为
故B错误;
C.石块先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后自由下落,根据对称性,则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为
故C正确;
D.由于石块最终落回地面,所以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1时刻,虚线的斜率要比实线小,意味着虚线反映的加速度要比实线小,A错误;
B.在0
~
t1时间内,虚线段对应的面积大,即位移大,所以平均速度大,B正确;
C.在t1
~
t2时间内,虚线段对应的面积小,故位移也要比实线计算的小,C错误;
D.在t3
~
t4时间内,虚线是水平的,速度不变,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B.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点(0,-x0)处的斜率
0~t0时,位移为
,根据位移公式
解得
B错误;
A.时,速度
A错误;
CD.0~t0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t0~2t0质点运动的位移
0~t0和t0~2t0质点运动的位移之比为1:2,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由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两车的加速度之比为
A错误;
BC.由位移公式可得t=20s时,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
因为两车的速度相等后,若不相撞,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不可能在相撞,由此可知两车一定是在刹车后20s之内的某时刻产生相撞,B错误,C正确;
D.因为x1?x2=100m,因而两车若相撞,刹车时相距的距离应小于100m,D错误。
故选C。
8.BD
【分析】
考查追及相遇问题。
【详解】
AB.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有
解得甲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CD.追上乙车时,由
甲车的速度大小12m/s,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BD。
9.BC
【详解】
A.t0时刻前后,速度均为正值,t0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D.由图,质点将在x轴上运动,由v-t图像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质点沿x轴正向的位移大于沿x轴负向的位移,质点一直在t轴右侧往复运动,该质点每次由x轴负方向变为x轴正方向的速度都会变为原来的一半,加速度大小不变,一个往返过程的时间变为原来的一半,则运动总时间确定,最终质点会停止运动,D错误B正确;
C.由图像,2t0时刻位移最大,故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C正确。
故选BC。
10.BD
【详解】
A.0~5s内飞机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5~15s内飞机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15~20s内飞机匀减速上升,故C正确;
D.速度图象与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20s末时上升高度最大,最大高度为
故D错误。
故选BD。
11.BD
【详解】
A.在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因此甲车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A错误;
B.由题可知甲车在后,乙车在前,在0~20s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间距离减小,20s~30s时间内,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两车间距离增大,B正确;
C.在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围城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20s时刻,辆车恰好未相撞,可得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
C错误;
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
D正确。
故选BD。
12.CD
【详解】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A错误;
B.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而不是类比的思想方法,B错误;
C.加速度定义式
采用了比值定义的方法,C正确;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正确。
故选CD。
13.(1)4s;(2)60m;(3)30m/s
【详解】
(1)根据位移公式
h=
得
t=4s
(2)前2s的位移为
h==20m
所以最后两秒的位移为
h1=H-h=60m
(3)根据匀加速运动可知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为
14.(1)10s;(2)3m/s2;(3)187.5m
【详解】
(1)汽车匀速通过隧道,所用时间为
t2=
解得
t2==10s
(2)汽车匀减速的时间为
t1=15-10=5s
加速度为
即加速度大小为3m/s2。
(3)汽车匀减速阶段,由位移时间关系有
代入数据解得
x1=87.5m
整个过程中的总位移
x=x1+x2=187.5m
15.(1);(2);(3)
【详解】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前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位移为,根据
可得打开降落伞前的自由落体时间为
(2)由速度公式
可知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
(3)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位移,由速度—位移关系有
解得
16.(1);(2)90s
【详解】
(1)设地铁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地铁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则有
解得
(2)设地铁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对应的时间为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则有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