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好的故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了解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相关内容。
2.熟读课文并圈画出词语,了解字音、字形和字义。
3.思考:读完课文,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味体现在哪里?
【教学目标】
1. 会写“搁、综”等13个生字,学词,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
2.析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文,通过课后阅读链接结合鲁迅写作背景,理解“好故事”。
4.会意,感受散文诗语言的特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好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散文诗语言的特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课文第5段)师朗读
2.师:这是一段充满色彩和童真的文字,语言很美。而它竟来自一个梦,欲知梦中的故事如何,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一起走进他的梦境吧。(出示课题)
3.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从课文引入,带领学生走近梦境,配上老师的朗读。形成对故事的初步印象,并在简介作者鲁迅的基础上,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走进“好的故事”。
二、新授
(一)探究一:借助资料读懂课文
1.师:想要读懂这篇文章,得借助必要的课前资料帮助理解。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资料1:《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
资料2: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资料3:本篇文章写于作者经历中国至暗时刻后,心情郁闷彷徨,对于中国未来的希望何处寻觅更加迷茫。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行提问关于文中难以理解的生字词语。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
膝髁:膝盖。
伽蓝:佛寺。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晕: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
骤然:突然;忽然。
蹙:皱(眉头);收缩。
陡然:突然。
教师强调:“综、藻”是平舌音,“掷、澄、瞬、骤”是翘舌音,“削”在本课的读音为“xuē”。
4.指名分自然段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
提出初读要求,并在初读的基础上顺势检查学生的预习和生字词掌握情况,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指导,并给予学生字词学习和理解的多种方法。
(二)探究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里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归纳概括。(这个“好的故事”指的是一个梦境。)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深夜的情况,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8自然段):“我”梦中所见的“好的故事”。
第三部分(9~12自然段):“我”清醒过来回到现实,“好的故事”破灭。
设计意图: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的写作脉落,运用扶放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尝试用小标题概括的方法,让学生清晰直观地对文中的故事形成初步印象,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三)探究三:体会梦境中的“美丽,幽雅,有趣”
1.自由读梦境的这一部分,思考:作者梦境中的“美丽,幽雅,有趣”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概括景象。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出示: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合;刚一融合,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火焰。
(2)生结合注释及对鲁迅的了解,想象画面,体会句子。
师:作者在梦境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美的事。美丽,有趣,瑰丽多姿,令人爱恋。
出示: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破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3)图片感受一丈红。联系上文,体会前后的对应。想象画面,感悟美丽。
师:带入狗中,狗入云中,云入村女中,天上人间,“美的人美的事”融为一体,“美丽,幽雅,有趣”。
2.体会照应,感受作者的追求。
出示: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1)学生朗读,体会照应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情感。
师:文中两次提到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描绘出了鲁迅先生内心对美好的向往与憧憬。
设计意图:
围绕“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展开品读活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来谈感受,体会其中的画面感,同时借助朗读来抒发情感,以读促讲。
三、练习
(一)熟读书写生字词
搁在 错综 澄碧 萍藻 荡漾 火焰
瘦削 瞬间 凝视 骤然 掷石头 陡然
(二)摘抄文中“梦境”描写的句子。
设计意图:
巩固所学内容,在指导书写生字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累优美语句。
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鲁迅的梦境,看到了也读懂了他梦中的那个“好故事”。那个好故事究竟藏着怎样的情感,让我们的鲁迅先生深夜执笔写下这篇文章,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巩固熟读书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阅读课后链接,想一想课文最后两段的含义。
设计意图:
由于本篇文章含义深奥,需要学生借助课外知识帮助理解,因此提前阅读课外链接,对于第二课时的深度理解会有很大作用。
【板书设计】
好的故事 梦境 美丽 幽雅 有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