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自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自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06 23:2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自测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作保护气
B.氢气作高能燃料
C.氖气管通电会发红光
D.墨汁作画久不变色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3、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
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
CO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则锥形瓶
I、II
中加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但没有明显现象)(


I

II
A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C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4、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
A.烧杯
B.锥形瓶
C.试管
D.量筒
5、下列物质的应用取决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蜡烛照明
B.用米酿成酒
C.用铁制成铁锅
D.用天然气作燃料
6、下列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焰温度最低
B.小木条b处最先变黑
C.用焰心加热
D.小木条烧焦是化学变化
7、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溶液倒入量筒中至需要的刻度线
②用过滴瓶上的滴管,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
③加热试管中液体时,管口不能对准自己或他人。其中
(
)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8、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9、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水蒸气
10、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在以下原因中: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加热时没有不断地移动试管
⑥没有进行预热。其中与试管破裂相关的是
(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11、将燃着的火柴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熄灭、乙变旺
B.甲变旺、乙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12、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B.实验失败,数据失真,可采用他人的实验数据
C.药品要按量使用,必要时可做对比实验
D.实验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数据
13、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二、填空题。
14、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具有有较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它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只填一点,下同);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描述苯的用途的是___。
(2)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
15、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试剂中:①食盐
②块状石灰石
③小颗粒状锌粒
④试剂瓶中的盐酸溶液。可用药匙(或纸槽)取用的是
,可用镊子取用的是
,可用滴管取用的是
(填序号)。
17、分析下列变化,然后用“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填空。
(1)
点燃蜡烛时,蜡烛先熔化而后燃烧。
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2)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小液滴。
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18、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家庭小实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大家实验动手能力。请根据你所做过的一个家庭小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6)通过本实验,你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三、实验题。
20、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
_。
2021—2022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自测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作保护气
B.氢气作高能燃料
C.氖气管通电会发红光
D.墨汁作画久不变色
【答案】C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答案】D 
3、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
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
CO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则锥形瓶
I、II
中加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但没有明显现象)(


I

II
A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C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答案】B
4、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
A.烧杯
B.锥形瓶
C.试管
D.量筒
【答案】D
5、下列物质的应用取决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蜡烛照明
B.用米酿成酒
C.用铁制成铁锅
D.用天然气作燃料
【答案】C 
6、下列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焰温度最低
B.小木条b处最先变黑
C.用焰心加热
D.小木条烧焦是化学变化
【答案】D
7、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溶液倒入量筒中至需要的刻度线
②用过滴瓶上的滴管,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
③加热试管中液体时,管口不能对准自己或他人。其中
(
)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答案】C
8、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D 
9、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水蒸气
【答案】A
10、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在以下原因中: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加热时没有不断地移动试管
⑥没有进行预热。其中与试管破裂相关的是
(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答案】C
11、将燃着的火柴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熄灭、乙变旺
B.甲变旺、乙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答案】B 
12、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B.实验失败,数据失真,可采用他人的实验数据
C.药品要按量使用,必要时可做对比实验
D.实验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数据
【答案】B
13、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答案】C
二、填空题。
14、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具有有较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它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只填一点,下同);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描述苯的用途的是___。
(2)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
【答案】难溶于水
具有可燃性
作有机溶剂(本小题答案合理即可)
苯+氧气=水+二氧化碳
15、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合理即可)
16、下列试剂中:①食盐
②块状石灰石
③小颗粒状锌粒
④试剂瓶中的盐酸溶液。可用药匙(或纸槽)取用的是
,可用镊子取用的是
,可用滴管取用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③;②;④
17、分析下列变化,然后用“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填空。
(1)
点燃蜡烛时,蜡烛先熔化而后燃烧。
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2)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小液滴。
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答案】
(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18、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家庭小实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大家实验动手能力。请根据你所做过的一个家庭小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6)通过本实验,你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
【答案】食盐易溶于水
食盐、水、杯子、筷子等
探究食盐的溶解性
把适量水倒入杯子中,把适量的食盐加入水中,利用筷子搅拌,食盐消失
食盐易溶于水
食盐易溶于水,可以配制食盐溶液
19、如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部分水进入试管内,使管内液面高于管外液面
三、实验题。
20、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
_。
【答案】小
外焰
内焰
焰心
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