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7 06:1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版
课题
第(11)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本单元教材从数的认、读、写、比较大小、改写和求近似数等方面让学生对较大的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后,应该让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关整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学生会读、写较大的数,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做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但是学生的知识是零乱的,没有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比较广泛,但小学生接触很少,无法具体感知,感觉比较抽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生活现实情境,以现实情境为载体,发展数感。
理念与方法
利用动态的课件切实感受十进制计数法;
利用展台展示学生思维导图优秀作品。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产生发展过程,通过组数的活动,对整数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熟练地运用大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师生共同合作,在知识整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脉络,感受类比推理思想在学习中的应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亿以内及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对整万、整亿数进行改写和对非整万、非整亿的数求近似值。
教学难点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信息化环境
多媒体课件
补充教学资源
作业单
前置作业(可选)
本单元整理复习思维导图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支撑
(环节上可选)
设计意图
环节1
提问孔子的名言
交流孔子的名言
课件展示孔子及温故而知新
明确内容与目标
环节2
回顾数的产生与发展史
回顾数的产生与发展史
图片展示数的发展过程
以数的产生与发展史作为连贯本节课梳理线索。
环节3
用数字卡片快速的组成一个三位数,一个四位数(一级)
1.先独立思考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这些数的?
2.再组内交流
3.两分钟后进行汇报交流,汇报尽可能全面。
由最熟悉的万以内数入手,引导学生建构梳理。
环节4
组成一个更大的8位数,我们又是怎么认识的(两级)
仿照刚才的方法说一说
相对于四位以内的数又增添了哪些新知识
3.有那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项
放手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类比丰富数的认识自主建构。
环节5
变化到到含有亿级的数(三级)
交流这样的大数是从哪几方面认识的
让学生自主总结大数的认识规律,通过比较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环节6
借助计数器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生成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规律,运用前述经验认识更大的数,进而完善知识树。
说出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并根据前面规律,猜测比亿更大的数位并运用前述经验认识更大的数。
课件动态演示计数器满十进一
借助计数器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生成数位顺序表感受其工具便捷。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认识更大的整数,提升孩子学习力。
环节7
理解应用
反馈练习
完成判断题,并口头改正错误题目
课件展示题目
突破大数认识中部分重难点与易错点。
环节8
联系生活
巩固应用
完成作业一
完成作业二
课件展示题目
退去现实的外衣,发现数学的本质。感受大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应用价值。
环节9
总结方法
拓展延伸
交流以下问题1.除了整数,我们还认识哪些数?我们又都是从哪些方面怎样认识的?
2.计数单位可以往前拓展,往后又会是什么呢?
3.分数的计数单位也可以用数位顺序表标识码?
动态展示一棵树到一片森林
回顾本节课知识梳理方法,再次感悟类比推理在学习中的应用,并对后续课程学习进行铺垫设疑延伸。
环节10
导图展示
课后完善
课后同学们自主完善自己的知识导图。
展台展示本单元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环节11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新的收获?
把今天学到的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类比推理思想,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温故而知“新”,这就是复习的意义。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课堂评价方式
1.交流式评价
2.纸笔评价:
①判断题:
1.数位顺序表中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相邻)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亿位,它是九位数。(


3.在“50505”这个数中,三个5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说出5的含义)
4.30900498这里面的三个0都在中间,所以都要读出来。(×)(正确读一下)
②作业一:
郑州地铁近四年的客运流量统计结果:
年份客运总量/人次最大日客运量/人次2014年
67850500
3500002015年
88101500
?2016年144622700
6743002017年3000000001095100
(1)2014年客运总量读作(
),
它是由(
)个万,(
)个一组成的。
(2)2015年最大日客运量是由3个十万,6个万,6个百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3)2016年客运总量是(
)位数,1在(
)位上,表示(
),6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
(4)2017年的客运总量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5)2014-2017年客运总量(
)年最少,(
)年最多。
③作业二:
2016年12月,郑州雾霾“爆表”,造成全市约80万小学生停课。停课的最多有(
)人,最少有(
)人。
板书设计思路
把大数的认识形成一棵“大树”
树干:数位顺序表(包含:数级、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
枝叶:数的产生、组成、读法、写法、比较大小、改写、求近似数
教学反思
整理课不是新授课知识的重复,也区别于练习课,是“整理”+“复习”,前半部分对知识进行梳理,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时,不单是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而是前延后伸,建构知识网。后半部分进行综合练习,依据学情进行重难点的练习与突破。这节课并非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有新的收获和思维的提升。
由数的发展开始,到数逐步变大,层层递进,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打破一课一点的结构,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明确认识数的几个方面。
练习题目设计有综合性,着眼突破重难易错点,贴合生活实际。作业一取郑州地铁的现实情境,根据近四年的客运流量统计结果,设计了包含位值、组数、读、写、比大小、求近似数等问题,把多个基础知识点融合在一道题目中,并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数也在记录着我们生活的变化,为郑州的发展感到自豪。作业二有所提升,学生习惯了给出一个具体的大数,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此题则是逆向思维,知道了近似数,倒推原数是多少。
本节课动态演示计数器满十进一效果很好,让学生对满十进一理解深刻。展台展示学生思维导图作品,激发了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发现了优秀的作品就在身边,激发向他人学习的欲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四年级处于小学阶段的中年级,学习的知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年级的形象思维到高年级的抽象思维过渡,在整理复习知识不单单是课堂上老师整理知识网络的呈现,而是让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随着知识的不断学习,整理某一单元的知识时,不单是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可以想想它的前世、今生、未来,让知识穿成串,结成网。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注意培养与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