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课前导入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观察一下图片]
紫色的线弯了吗?
橙色的线哪段长?
课前导入
观察下面动画,你能找出解决方法吗?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测量单位以及单位的换算;
(2)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知道测量是存在误差的。
一、测量单位
新知探究
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新知探究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2.常用单位: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
一、测量单位
新知探究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cm
一、测量单位
新知探究
时间的单位
1.常用单位:时(h)
分(min)
秒(s)
毫秒(ms)
微秒(?s)
2.常用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1
h=60
min
1
min=60
s
1
s=103
ms
1
ms=103
?s
一、测量单位
新知探究
时钟的演变
一、测量单位
信息窗
日晷仪
沙漏
水钟
摆钟
石英表
原子钟
新知探究
二、测量活动
精度要求很高时
1.
测量时间的工具:
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时间的测量工具
新知探究
二、测量活动
精度要求不高时
借助太阳估测时间
时间的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
新知探究
刻度尺
三角尺
卷尺
二、测量活动
长度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常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新知探究
1.会选:
实验探究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二、测量活动
新知探究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2.会放:
×
√
×
×
二、测量活动
新知探究
二、测量活动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新知探究
4.估读:
二、测量活动
测量值:2.7
7
cm
精确
估读
单位
5.客观记录测量结果:
6.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新知探究
请用刻度尺测量你用的物理课本的长与宽,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二、测量活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长度a/cm
宽度b/cm
练一练
新知探究
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应注意:
1、使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
2、注意调零;
3、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
二、测量活动
二、用表测量时间
手表
机械停表
新知探究
长度的估测
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估测长度,其方法很多。如可用目测,还可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枕边的某些物品作为“尺”去测量。
1.与同学合作测量你的身高、步长。你的身高约为
m、步长约为
m。
时间的估测
人的脉搏一般是有规律的,大多数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为70次左右。请你用数脉搏的方法来估测一段时间(如测量某同学从教室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时间)。
你采用数脉搏次数的方法估测
的时间是
s。
二、测量活动
迷你实验室
新知探究
三、测量误差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新知探究
三、测量误差
用刻度尺测同一物体,与同学对比测量数据,结果相同吗?议议为什么不同?怎样才能减小测量误差?
交流与讨论
新知探究
三、测量误差
交流与讨论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一、测量单位
(1)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长度的测量:会选、会放、会看、会读。
(2)时间的测量:使用前调节发条、注意调零、按表时注意力度。
二、测量活动
(2)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秒、毫秒、微秒
三、测量误差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长度的测量
1、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_。
此外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一同学想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如何测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米
m
3、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B
4、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