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7 15:49:19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高三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材料可知,古公看
想立昌的父亲季历为继承人,而季
以第三子身份继位
不惜逃到荆蛮之地另谋
以推测,当时尚无嫡长子继承
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也无法体现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集权,故D项错误
D考查汉代经济发展。据材料可知,汉代制盐技术较高,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盐井最早出现于成都地区,也无法
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否有所改变,故A、C两项错
者的地位一直较低,故B项
考查宋词的繁荣。据材料可知
属于通俗文艺,它适
大的需
民阶层的壮大是商品经济
发展的结果,故选A项,排除B项。坊市界限被打破属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故C项错误;宋代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
想,没有发生嬗变,故D项错误
考查明清时期的边疆治理。据材料可知,明太祖曾说:“以文德以化
使知礼义,以美风俗”。清朝对边疆
区采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宣,旷然更始而不倞,靡然向风而自化″的政策,这说明明清时期都
区的教化,故选B项。明清仍奉行羁縻政策,材料也体现了这一政策,故排除A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

考查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材料反映岀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陈确和
然否定了理学家“存理灭
这一价值取向,他们主张天
欲并不截然相
相互依存、彼此契合的,故选B项,并排除A项。格物致知
属于认识论的范畴,非价值取向,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民本思想,故排除D
A考查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材料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采取了放宽民间
设厂限制、奖励工商等一系列措施,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程度
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
动破产,故
初的女子解放运动。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女子解放运动发展,这深受当时资产阶级
的影响,故选C项
命并未
解放札
未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
解放运动开
初,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男女平等是否深入
武装割据思想。据材料可知
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村可以相对独立于城市而存在,这有利于中国共
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B项。材料的主旨不能说明
代落后的原
因,也没有体现建立
共的领导,故A、C、D三项错误
料可知,在建国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
党员的比例和民主党
派、无党派
比例构成在
年比较
8
例差距大
这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曲折中发展,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政协
体现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故AB、C三项错误
C考查中国对外开放。据漫画信息可知
使世界“圆满”,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故选C项。根据所学

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况且单凭入世,不能断定一个国家是否是世界强国,故A项错误;根
济的发展前途并不是一片光明
贸易保护主义,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尚未建立,故D项错
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据材料“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在其亻
疑,同情穷人和奴隶,拥护民
主,反对虐待妇女,如他在《伊翁酒神的伴侣》等剧中责备天神嫉妒、残忍、不道德
多好人”,这体现了鲜明
人文主义精神
B项。材料仅仅体现
的怀疑,不能说明摆脱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
腊戏剧创作的高度繁荣和公民范围的扩大,故C、D两项错误
命的条件。据材料
费竞争现象,这有
市场的扩大湖北省2021
-
2022学年高三8月开学考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日:“我世当有兴者,
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
为公季。据此可知,当时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宗法制度尚未完善
C.等级秩序遭严重破坏D.周王已经实现集权
2.下图是成都羊子山一号墓出土的汉代《盐井》画像砖。画面上的盐井,装置着提取盐卤的滑车,盐卤正通过架设着的竹管,缓缓地流向烧着火的铁锅中。这说明汉代
A.盐井最早出现于成都地区
B.手工业者的地位较高
C.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改变
D.制盐业技术水平较高
3.某学者说:“宋代词曲盛行,从汴京到临安,花阵酒池,四处闻丝竹之声;燕馆歌楼,八方新声巧笑。每到夜晚,市民们往往结伴出游,到瓦舍勾栏去购物,欣赏杂剧、歌舞演出,人们乐此不疲,常常深夜而归。”
由此可知,宋代词曲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坊市界限被打破
D.主流思想的嬗变
4.明太祖曾说:“朕惟武功以定天下,文德以化远人……使知礼义,以美风俗。”清朝对边疆地区采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宣,旷然更始而不惊,靡然向风而自化”的政策。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边疆治理
A.放弃了羁縻政策
B.注重道德教化C.体现了宗教宽容
D.重视人才培养
5.明末清初思想家陈确断言
“饮食男女皆义理所从出,功名富贵即道德之听归……确曾谓人心本无天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王夫之认为
“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
……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别有理也”。据此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价值取向是
A..存理灭欲B.理欲并存
C.格物致知D.以民为本
6.
1895年清政府发出了“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的上谕,鼓励民族资本参与开矿、办厂、修路等实业;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同时鼓励各地设立商会,并制定了奖励工商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
A.利于民放资本主义的发展B.便于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C.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7.20世纪初,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相继建立;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甚至出国留洋的机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令内务
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这说明
A.妇女解放扩大了辛亥革命的基础B.中国女子解放由此开始
C.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女子解放D.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8.毛泽东曾说:“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资本主义因素弱,使中国没有形成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全国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地方性自然经济仍占据显著优势,可以相对独立于城市顽强存在。”毛泽东旨在说明中国
A.近代落后的原因B.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C.建立武装的条件D.中共领导的必要性
9.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情况。这反映出
A.民主集中制成为主要原则B.政协与人大具有互补性
C.人大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D.民主政治发展过程曲折
10.仔细观察下图所示的漫画《圆满》。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已经成功地迈入强国行列
B.全球经济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C.中国入世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11.公元前5世纪,
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在其作品中开始对神表示怀疑,同情穷人和奴隶,拥护民主,反对虐待妇女,如他在《伊翁》《酒神的伴侣》等剧中责备天神嫉妒、残忍、不道德,害死了很多好人。该剧作家的作品
A.摆脱了神学思想的束缚B.具有人文精神色彩
C.凸显了戏剧创作的繁荣D.说明公民范围扩大
12.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文学家费尔丁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当贵族与国王正在争斗生活之华丽时,乡绅们正在翘首企望获得贵族的地位,而商人们正在步出柜台,挤入乡绅的行列。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奢侈浪费成为社会主流B.工业革命带动生活水平提高
C.君主立宪制度不断完善D.消费竞争集聚社会转型力量
13.有学者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歪曲,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在作祟,资产阶级国家自然
成为统治阶级调整社会秩序的工具,他们组成“富人俱乐部”,对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本能的厌恶,以
白人“尊贵”的血缘纽带维系着“贵族”们的传统。该学者意在说明美国宪法
A.具有鲜明的局限性B.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承认了黑人奴隶制D.忽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14.
1809年,柏林大学首创研究班的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1821年柏林技术学院成立,并把学制由两年延长为三年,开设数学、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柏林工学院、卡尔斯卢合工艺学
院等一批高等专业学院一也是这时建立的。由此可知,当时德意志的教育变革
A.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B.加快了军国主义的扩张步伐
C.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D.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快速发展
15.
1951—1955年,苏联肉类的年平均产量为570万吨;1961-
1965年,年平均产量达到930万吨,增长
60%以上;在同一时期,奶类年平均产量由3
790万吨变为6
470万吨,增加70%以上;1955年的农庄庄员平均月收入为25卢布,1965年达列51.
3卢布。这一现象表明苏联
A.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集体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新经济提高了农业产量D.经济模式的突破改变农业落后局面
16.西班牙画家达利(11904-1989年),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其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
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结合在一起。下图是他的代表作《空间大象》。这类作品
A.注重抒发个人浪漫情怀
B.
意在表达反主流的个性
C.重点突出瞬间色彩变化
D旨在揭露社会黑暗腐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8题14分,第15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
17.【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14分)
材料
西安城市的发展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从西周的丰京和镐京、秦朝的咸阳、西汉的长安城到隋唐长安城,西安作为都城长达1100多年。元代《通鉴》指出,“京都(汉长安)地大人众,加之岁久,壅底垫隘,秽恶聚而不泄,则水多成苦”。同时,西安城所处地域地形平坦,浅层地下水水力坡度小,水流滞缓,循环交替和更新极为缓慢,为污染物质的长期存储积提供了有利条件。汉代长安城内大部分居民区通过土质渠道、城壕、废井等排水。生产生活污水、人畜排泄物等下渗,不断发生污染,使水质恶化。《隋书》记载,隋开皇二年((582年),“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堪宜人”。因此,隋另建新都。到宋朝,永兴军城(今西安)“井泉大半咸苦,居民不堪食”。到了现代,西安城市缺水相当严重,在我国110个严重缺水城市中位居前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约四分之一的城市居民生活饮水困难。由于地下潜水的短缺而过度开采深层地下水,造成地面大面积沉降,从而加剧了市内10多条地裂缝的扩大,使大雁塔加速倾斜、钟楼基座拉裂,一批建筑物和供水、通讯、市政设施遭到破坏。
——摘编自仇立慧等《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其对今天的启示。(8分)
18.【古代、近代西方的思想】
(12分)
材料
——摘编自邓蜀生《影响人类的100本书》
根据材料所列书单
,对任意一本书籍的书评,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证。
(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19.【抗战时期中国土地政策的调整】
(12分)
材料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为了实现团结抗日,都先后调整自己的内外政策,争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7月22日,党中央发出了《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规定对地主没收土地财产后,“仍分给其耕种份地,及必需的生产工具”。1937
年2月10日,党中央发出《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宣布“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1937年5月,党中央宣布将土地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
减租减息是党在民族战争条件下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战略选择。通过减租减息,地租被限制在
37.
5%以下,利息在1分或1分半以下,多年的欠租欠债也免交停付,因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兴趣,进
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热潮,广大农民纷纷拿起了武器,积极参军参战,保卫家乡,保卫根据地,
保卫减租减息的斗争成果。
——摘编自林筱璟
张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及其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意义。(6分)
20.【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14分)
材料一
19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开始侵略中国并逐步升级,
使中国人深刻地意识到什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是
类似三元里抗英、联省自保这样以局部自保为目的的事例逐渐减少,全国性的革命运动显著增多。
近代以来,中国被迫融入国际社会
,许多西方近代观念,如民族国家、主权、国际法等大量涌入。从此,中国不再以自己为中心,
也不再以“华

“夷”思想来对待其他民族,而是开始正视自身的不足,加快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与此相对应的分别是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及后来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及维新运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领导和影响下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大致在1905年前后,民族主义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已经形成。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对本民族无比热爱、无比忠诚的强烈感情,它一经产生,对本国、本民族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易刚明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可以称之为新民族主义。正如伯林认为,“世界主义是空洞的,人们若不属于某个文化,是无从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仅是在“长江
、黄河、黄皮肤”
等这些地理及
生物种族认同的基础之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融合过程中
,形成了休戚与共、团结
友爱、平等互助的民族精神。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团结、民族精神逐步提升与整合
,新民族主义情绪化倾向逐渐衰落,理性化逐渐增强。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民族主义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必然要保持开放性。
——摘编自李军虎
《浅论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的内涵及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的特征。(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