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光是怎样传播的》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的第
2
课。在
第
1
课中已经学习了光源的概念,本课的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
的。
一千多年前,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他述首先观察到鸢
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
致。他又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
上。可见,古人沈括就是通过对光照射下的物体和影子的观察,用光
的直进道理(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鸢东则影
西,鸢西则影东”。
本课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先让学生从经验的角度出发,推测光
的传播特点,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的路线,并初步建立“光是直线
传播的”这一核心概念,为以后学习光的反射做铺垫。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光有了简单初步的了解,知道有些物体会发光,
且光会传播。但对“光到底是怎样传播的”,认识比较模糊,或者直
觉认为应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又找不出依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规律,本课从“不见其
人,但闻其声”的生活现象出发,以光与声传播特点的不同入手,引
导学生大胆想象与思考,猜测光的传播路径,通过实验寻求证据,得
出结论,并解释生活现象,让科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探究目标1.能与声音的传播对比,发现光的传播特点。能有依据地推测光
的传播路径。
2.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3.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
进行分析、推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难点: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四张矩形卡纸(3
张同一位置打小孔,一张为屏)、
4
个能直立的夹子、手电筒
教师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聚焦:旧知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学过的声音的传播特点,借助水波和
光波两张图片,引出本节新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二、探索
活动一: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光的传播特点
1、师出示课本上的图片,根据情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
验,发现声音与光传播特点的不同,并大胆猜测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
的。
预设:光传播路径是直的,是弧线形,或者是
S
形、螺旋形的
2、教师引导学生用实验方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活动二:观察光传播的路线
1、教师播放(学生观看)实验操作视频
实验目的:观察光传播的路线
实验材料:4
张矩形卡纸、手电筒、4
个能直立的夹子
实验准备:
在
3
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上分别打一个直径约
1cm
的小孔;
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
10cm,并保持
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
10cm
的地方,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实验探索:
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
些小孔。观察纸屏是否有光斑,并在记录单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
2cm,再来观察纸屏是否有光斑,并在记录
单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2、学生自主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同学们,视频已经看完了,参照实验视频步骤开始做实验吧,并在实验单上记
录实验现象。
三、研讨
1、通过刚才的实验,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想一想、说一说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并从中得出的结论。
生小组讨论,预设:移动前屏上有光斑,移动后屏上无光斑;通
过此实验,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
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到他本人了吗?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
什么特点?
预设: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具有一定的方向
性。
四、拓展
我们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要经过大量实验与证据,你还可利用生
活中哪些物品或结合生活的哪些场景来证明你的猜想吗?
预设:软管/激光笔/舞台光束/小孔成像附:【学生实验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