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故乡》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7 20:5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乡》测试习题
第一课时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黛色 
 (2)寓所 
 
(3)嗤笑 
 
(4)獾猪 
 (5)愕然 
 
(6)惘然 
 
(7)阴晦 
 (8)瑟索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èng 
 
niē 
 着
chá 
 
kuà 
 下
装jiàng 
 
zhān 
 帽
xiāo索 
 
3.下面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4.请将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写在括号内。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5)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
5.梳理线索情节。
小说《故乡》以 
 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所见故乡的 
 为基本内容,组织材料,展开情节,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因此我们将故事情节概括如下: 
 故乡﹣﹣ 
 故乡﹣﹣ 
 故乡。
6.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其作品主要有小说集《 
 》《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且介亭杂文》等。代表小说有《 
 》(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药》《祝福》等。
第二课时
1.阅读并回答下列各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a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b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a、b两个空白处应选择下面哪个词语填上合适?
隔绝
隔膜
a、 
 
b、 
 
(2)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 
 而辛苦,闰土为 
 
而辛苦,别人为 
 
而辛苦。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 
 。
(3)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4)小说最后一句话,构成了一组相关的比喻,如果把“希望”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 
 。如果把希望无所谓无(希望不能说没有)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 
 。如果把 
 看成本体,那么喻体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②“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③“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6)请说说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答:
第三课时
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故 乡
靳云鹏
①上午和母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②天气不错,阳光很好,虽已深冬,也并不觉得寒冷。
  
③先到了一个故友家,一下车,我们就被憨厚的笑容和质朴的寒暄包围了。家长里短,问寒问暖,一杯茶还没喝完,就有人续上了滚烫的水。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尽管我分明感觉到自己与他们其实还是没有什么分别,除了岁月的风霜写在各自的脸上;我只是有些心不在焉,心里总是惦着老屋。
  
④终于瞅了个空,径自向我的老屋走去。说是老屋,其实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说法,因为那里也只剩下一块宅基地了。但是,我还是愿意一去。
  
⑤一出大门,眼前是一片荒凉,看不见几所房子,几乎没有任何参照物;可我走的还是二十年前的路线,虽然脚下确乎没有任何踪迹,应该已经算不得路,但方向却更加清晰。举目远望,微微起伏的地表,草草地勾勒出粗犷的线条;路旁那几株红柳还在,依然虬曲遒劲,像是我的航标;待走近了细看,才发现它们的根部已经在皑皑的盐碱物中腐朽——所谓遒劲,不过是被时光凝固的姿态罢了。然而,路边那几丛在春日里率先泛绿、在寒风中簌簌发抖的芨芨草呢?那几个被村民遗弃在路边生了苔锈的碌碡①呢?那些连绵的场圃和堆积如山的秸秆呢?还有那几条从场圃里冷不丁地窜出来吓我一身冷汗的奸猾的狗呢?
  
⑥什么也不复存在了,连一道沟一道坎也看不见了。是年复一年萧冷的无情的雨冲刷了它们?还是日复一日寂寞的善变的风填平了它们?一切,只留给遥远的记忆,收藏在我单薄的行囊中。
  
⑦急行几步,我准确地来到了我的老屋。这里不过是一个矮矮的土堆,几步跨上去,刚立住脚跟,记忆的闸门便轰然打开,旧时的情景如浩浩长风扑面而来。
  
⑧一切如在昨日,却又恍如隔世。我有些慌乱地在四边转了几圈,试图找到那一段低矮的土墙的痕迹,那是我们从田地里劳作晚归后小憩的地方,在多少个夏日黄昏炊烟初起的时候,那里曾响起我清扬的笛声。那一排小平房也只剩了几块风化殆尽的土坯,那是我们姐弟几个夏夜纳凉的绝佳之地,几个人躺在房顶上,正对着满天繁星做无穷无尽的遐想时,却听得几声狗叫,起身惶然四望,却是晚归的村民走过。那间小小的炭房更没了痕迹,里面的炭块总是存放得很少,那些年的冬天似乎总是特别寒冷而漫长……
  
⑨所有的追寻都是徒劳,我只好慢慢地坐下来,闭上眼睛,去静静地感受故乡清冷的风吹过我的面庞。
  
⑩离开故乡真的太久了。就在这个光秃秃的土堆上,我却像回到了真正的家,那沧桑厚重的回忆给我以真实的回归。年少离开的时候,我应该是带着行囊的;而今早已过了而立之年时回到这里,似乎依旧是孑然一身。我是从何时开始背负着一个理想的空壳在行走?在我日渐麻木之前的那悄然逝去的青春年华可曾有过我心的追逐?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②?”生命的坚持与生存的法则总是难于抗衡。从寂寂乡村到喧嚣城镇,从不名一文到略显小资,原以为这十数年的奋斗是一个接近梦想的过程,回头一望,只看见来的路上荒草连天。辽远简陋的农村天地,曾给了我对自身美质不断发掘与拂拭的空间;而如今,我的所谓奋斗,却只是对自我生存潜力的挖掘,只是为着生存的本能反应罢了,因之衍生的则是按捺不住的浮躁与极力掩饰的虚伪。于是,渐行渐远,我离开了原来的自己。梦想的行囊,其实从未打开过。
  
梦想如果能彻底遗忘,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而我,竟是终不能忘。故乡,总给我以特别的清醒。在她的荒凉与清寂中,我可以张开肺叶大口地呼吸,不必在意空气的污浊,还可以看呆笨的灰雀扑棱棱从身边飞过,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而这种唯我与忘我,源于最质朴的干净,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
  
正想着,听到不远处有人喊我吃饭,我起身应了声,默然离开。
(选自《散文选刊》)
  
[注]
①碌碡(liùzhou):石制的圆柱形农具,总体类似圆柱体,用来轧谷物,平场地。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语见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1)阅读全文,完成填空。
“我”的行踪
心情
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离开老屋
默然
(2)赏析“急行几步,我准确地来到了我的老屋”中“准确”一词的表达效果。
?
?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写回到故乡让“我”清醒反思自己的理想,并给自己实现理想的勇气。
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写出了老屋的破败、毫无生机,抒发了作者的失落、无奈之情,为后文写对儿时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在的理想的反思做铺垫。
C.本文与鲁迅的《故乡》都是通过写故乡的衰败,表达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感伤,然后反思自我,激发对理想的追求。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想做一个身体与灵魂都干净、不必在意他人眼光的人。
D.本文作者写了自己回到故乡的所见所感,通过眼前景物与回忆的对比,剖析自己的人生历程,揭穿当下自我的浮躁与虚伪,希望做回自我。
E.作者引用陶渊明的“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表达了自己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渴望回归农村生活。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答案:
dài;yù;chī;huān;è;wǎng;huì;sè。
2.答案:楞;捏;猹;胯;弶;毡;萧
3.答案:B
解析:A.花枝招展:复合词,用来表示女子或事物姿态优美、艳丽,像花枝一样迎风招展的样子。
B.绘声绘色:绘声绘色多用于人物的声音与神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而卢沟桥的狮子,我们只能从形态上去描绘。
C.盘曲嶙峋:写出了藤萝苍劲有力,曲折环绕的样子。
D.豁然开朗:突然领悟,一下子明白过来。对应了前面的困惑。
4.答案:(1)(比喻)
(2)(反问)
(3)(比喻)
(4)(借代)
(5)(比喻)
解析:(1)把“杨二嫂”比作“圆规”;
(2)表反问词语“不…么”;
(3)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比作“厚障壁”;
(4)借“圆规”代杨二嫂;
(5)把“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比作“高墙”。
5.答案:“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巨大变化;回;在;离
解析:《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所见故乡产生了巨大变化。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6.答案:周树人;豫才;文学;思想;革命;呐喊;朝花夕拾;《狂人日记》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1.答案:(1)隔绝,隔膜。
(2)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杨二嫂。
(3)C。
(4)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希望无所谓有。
(5)√,√,√
(6)这个充满哲理的结尾告诉我们: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便无,有了希望并不断地实践、奋斗,希望便有,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才能创造新生活。
参考答案
第三课时
(1)答案
“我”的行踪
心情
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
到了一个故友家
心不在焉
来到老屋
既有回忆美好过往和回到老屋再现理想的喜悦,又有反思理想的失望
离开老屋
默然
(2)示例:“准确”在这里是“没有差错”的意思,写出了“我”对老屋的熟悉,表现了“我”对老屋的牵挂和回老屋的急切。
(3)[解析]
CE C项,鲁迅的《故乡》中没有体现“想做一个身体与灵魂都干净、不必在意他人眼光的人”;E项,“渴望回归农村生活”错误,作者希望找回自我,保持灵魂的纯净。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