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测试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船长本已不耐烦父亲那番谈话,就(1a)_____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着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已经熬白,两眼呆直,(1b)_____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3a)_____.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1c)_____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母亲马上回答说:“应该把孩子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3b)_____,(1d)_____说:“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3c)_____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反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人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靠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递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3d)_____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他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结合语境,给文中(1a)(1b)(1c)(1d)四处分别选填一个能恰当反映人物说话时情态的动词。依次是
。
A.厉声地
B.高傲地
C.偷偷地
D.冷冷地
E.不知所措地
F、语无伦次地
G、结结巴巴地
H、若无其事地
I、蛮横无理地
(2)文中(3a)(3b)(3c)(3d)四处选填一组能恰当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
A.惊慌
紧张
愤怒
惊奇
B.惶恐
慌张
暴跳
怀疑
C.紧张
惊恐
吼叫
惊诧
D.张惶
狼狈
暴怒
诧异
(3)文中加浪线的句子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选出正确的选项
(多项选择)
A.表现母亲对好逸恶劳、偷摸扒窃者的憎恨。
B.表现母亲对强盗、流氓的鄙弃,不愿同流合污。
C.母亲看不起不有出息、不会营生的人,表现了母亲的高雅。
D.母亲不认沦为水手的弟弟,怕挨近他,指出母亲爱面子、图虚荣的心理。
E.在母亲心目中,有钱就亲,没钱就疏,完全取决于有没有金钱。
F.在母亲看来,只要没钱,亲人也是贼,表现出母亲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4)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①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②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
选文最后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
2.类文赏析,完成下列各题。
这也是施舍(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乞丐挡住了我。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祈求着周济。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也没有带。可是乞丐等待着……他那只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晃动着,哆嗦着。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便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请别见怪,老哥;我什么也没有带着,老哥。”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那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紧地握住我变得冰凉的手指。“没有关系,兄弟,”他讷讷地低语道,“这也应当谢谢你。这也是一种施舍呵,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老哥那里得到了施舍。
【赏析】本文写的是屠格涅夫路遇乞丐的一段逸事。文章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与理解,展示了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境界。这与《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思想截然相反,这是两文的不同之处,但两文都写到了对穷苦人的态度,刻画人物的手法也基本相同,这又是共同之处。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周济
肮脏
颤抖
讷
(2)文中“这也是一种施舍呵,兄弟”一句中的“这”指的是
;“我明白,我也从我老哥那里得到了施舍”一句中“施舍”的具体含义是
。
(3)文中“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一个词意义与“施舍”相近,请找出来
(5)文章揭示的主题是
A.写出了人间的贫富悬殊,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B.写出了人间的黑暗,揭示了生活的悲哀。
C.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与理解,展示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的思想境界。
D.表现了富人对贫者的无限同情之心。
(6)《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和本文中的“我”都有相同的思想性格,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1)DFGE
(2)D
(3)DEF
(4)①于勒是否有钱。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5)反衬人物沮丧、绝望的心情。
解析:(1)本题考查情节理解。1a中船长很不耐烦,并不想和父亲说下去,所以“冷冷地”回答,1b中父亲听到事实有些慌张,开始“语无伦次地”说话,1c中父亲无法解释这样的状况,还未从震惊中缓过神,所以说话结巴起来,1d中父亲最终接受了事实,但是害怕别人知道,所以不知所措地向母亲寻求办法。
(2)本题考查有关神态词语的理解。可以根据原文填出正确的词语,也可以根据语境进行判断。3a中父亲刚得知于勒的真实身份,所以此时神情张惶,3b中父亲想到女婿知道之后的后果,很是担心,此时神情狼狈不知多措。3c中母亲因为得知于勒没有钱的真相,遇到于勒然后有钱的愿望破灭了,因此暴怒谴责于勒。3d中母亲对拿回来的钱的数量产生疑问,她认为应该更多些,所以诧异地问“我”。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A.有误,选项中没有对偷摸扒窃者的憎恨;
B.有误,并没有表现母亲不愿意同流合污,而是怕于勒吃他们家的;
C.有误,表现母亲的高雅是不对的,而是母亲的冷酷无情;
DEF.正确;
故选DEF。
(4)本题考查主旨理解。①题中,刚开始母亲一直夸赞于勒是家族的荣耀,因为于勒的信中透露出他很有钱,后来当母亲得知于勒是在船上卖牡蛎的乞丐之后,立刻躲得远远的,生怕他认出自己,说明前后态度的转变是取决于于勒是否有钱。②题中透过菲利普夫妇一家因为金钱而对于勒截然不同的态度,揭示了这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关系的好坏取决于金钱的多少,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造就的社会现象。
(5)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文尾写了一处景物,盼望已久的哲尔赛岛像是紫色的阴影,景物的暗淡可以反映出人物心情的沮丧,通过于勒叔叔的事,全家人更害怕的是被于勒发现,已经没有心情游玩了,美丽的岛屿也向阴影一样笼罩在心上,表现出作者此时的绝望。
2.答案:(1)jì āng
chàn nè
(2)“这”指的是“我”握住乞丐的脏手说的“请别见怪,老哥;我什么也没有带着,老哥”这番话,也是“我”给乞丐精神上的慰勉和关切。“施舍”是指乞丐对“我”的理解。
(3)因为我身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施舍给这个乞丐。
(4)周济
(5)C
(6)善良,富有同情心。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这类习题要凭借平时的字音积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字音比如“讷”,有时会误读成nà,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
(2)本题考查指代的内容和词义理解。指示代词一般是代指前文的内容,文中“这”的前文内容既是“我握住乞丐的脏手说的,请别见怪,老哥;我什么也没有带着,老哥”这句话,“施舍”在这里不是指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精神上的给予,是乞丐对“我”的理解。
(3)本题考查情节理解。文中我没有带钱,没有带吃的,身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那个乞丐,我怕他失望,内心有些纠结自责。
(4)本题考查词义理解。“施舍”指无知精神上的给予,在文中“周济”一词也是指给予一些东西,提供帮助,所以从含义上是相近的。
(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ABD.有误;
C正确,本文的主旨是通过乞丐与作者的互相“施舍”,表达以关爱、理解为主的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故选C。
(6)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没有受世俗污染,通过“我”反对父母的做法,并且给于勒10个铜子做消费能够看出“我”的善良,同样,屠格涅夫也是,因为没有东西可以给乞丐而愧疚而道歉,足以看出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人。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