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7 21:4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测试习题
1.识记字音
晨曦
 
 
珐琅
 
 
脂粉
 
 
惊骇
 
 
瞥见
 
 
赃物
 
 
箱箧
 
 
恍若
 
 
2.识记字形
jūn匀
 
 
珐láng
 
 
tén写
 
 
liáo乱
 
 
jūn鉴
 
 
liàng跄
 
 
名yù
 
 
liáo草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眼花缭乱: 
 
富丽堂皇: 
 
4.下列作品不属于雨果的一项是(  )
A.《九三年》
B.《巴黎圣母院》
C.《复活》
D.《悲惨世界》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人们常说:希腊有 
 ,埃及有 
 ,罗马有 
 ,巴黎有 
 ,而东方有 
 。
6.填空。
(1)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 
 精神,愤怒地谴责了 
 ,表达了对 
 ,震撼读者心灵。
(2)雨果, 
 (国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 
 》《 
 》和《九三年》等。
第二课时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先生: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你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者是什么立场和态度?
答: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答: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答:
文章多次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2.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哭泣的圆明园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英法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水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棒棒糖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上文结尾也写到了“流泪”,简要分析“眼泪”背后两位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
答:
(2)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作简要分析。
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
答:
(3)文章第④段的“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简要说说作者要“凭吊、拜谒”什么?“提醒”什么呢?
答:
(4)请你为圆明园遗址准备一条宣传语,要能揭示遗址给人的警示。(不超过20字,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xī;láng;zhī;hài;piē;zāng;qiè;huǎng
2.答案:均


缭;钧


潦。
3.答案: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富丽堂皇: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4.答案:C
解析:ABD.是雨果的作品;C.不是雨果的作品,《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作品。
5.答案:巴特农神庙
金字塔
斗兽场
圣母院
圆明园
6.答案:(1)人道主义、侵略者的罪行、被侵略、被掠夺者的极大同情。
(2)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第二课时
1.答案:(1)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2)胸怀博大,正直、公正、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
(3)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的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4)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对比,突出了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对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本质;作者还将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联军却做出了抢劫的行径。文中多次运用对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1)本题考查对作者立场与态度的分析。结合“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等语句分析,作者的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这封信饱含着人道主义精神,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同情。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品格的分析理解。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文,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了解作者博大的胸怀和正直的品格,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公正无私。
(3)本题考查对“反语”及其作用的分析。文中用反语来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心理,结合具体内容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作者对侵略者的尖锐而辛辣的讽刺。雨果在文中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颠倒黑白,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可结合“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等语句理解其讽刺作用。
(4)本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理解。可结合具体内容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如文中第一段作者把过去的圆明园与被焚烧后的圆明园进行了对比,用以前圆明园的美反衬出现在圆明园的残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遗憾和痛心,以及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
2.答案:(1)相同点:都有对祖国的深切的爱。
不同点:艾青是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心中的痛苦。本文作者是因为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而十分伤心、难过。
十年前作者去圆明园时流泪,流露出作者感受到了一个民族遭受屈辱的痛苦之情;结尾处作者流泪,则表达了作者为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而十分伤心、难过。
(2)“扑”表现风来得猛,“砸”表现雨下得大,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愤怒与悲哀。
(3)凭吊、拜谒无数在此长眠的死难者和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提醒自己不忘历史的耻辱,不能让悲剧重演。
(4)示例:别忘记曾经的屈辱!当心历史重演!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进。
解析:(1)本题考查两位作者思想感情的对比阅读。《我爱这土地》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从上文结尾也写到“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可概括出流泪的原因。相同点:都对祖国有着深沉的爱。
(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先理解词语的本身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本题中的“扑”是指气体直冲。这里指沙尘迎面打来,形容风来得猛,急。“砸”是打的意思,这里“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是说雨下得大,表达了作者对为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的愤怒与悲哀。
(3)本题考查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分析出三个词语的意思。“凭吊”指对着遗迹、遗物、遗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感慨往古的人和事;“拜谒”动词,有拜访、参拜、拜见、瞻仰的意思;“提醒”是使唤起忘掉的事或很难再想起的事,有时是通过告诫的方法引起的;从旁指点,引起注意。根据文中第⑧段“仰首凝视那高高而残破的罗马石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可以知道“凭吊”“拜谒”圆明园所代表的那段屈辱的历史和伤痛;根据文中第⑨段“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吗?”可以知道“提醒”自己不忘历史的耻辱,不能让悲剧重演。
(4)本题考查了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拟写宣传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宣传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要能揭示遗址给人的警示。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