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7 21: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刘姥姥进大观园》测试习题
第一课时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威武(wēi)
潇湘(xiāo)
发怔(zhēng)
蓼溆(xù)
B.筵席(yàn)
淘气(táo)
银箸(zhù)
戗金(qiàng)
C.嘱咐(zhǔ)
麈尾(lù)
调停(tiáo)
楠木(nán)
D.鸽子(gē)
促狭(xiá)
筷子(kuài)
岔气(chà)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摄丝戗金五彩大合子走来。
B.凤姐儿却听着是说刘姥姥,便笑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C.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攘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D.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安席摆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径直)
B.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安排处理)
C.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D.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仔细检查)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
;梵高的破碎,
;贝多芬的破碎,

①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②源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
③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5.对课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节选的文字中众人的几次大笑不仅能反映各个人物的性格,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凤姐和鸳鸯是故意让刘姥姥出丑,她们的做法是出于对农家人的看不起。
C.刘姥姥身份低微,进入大观园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她是个乐观、风趣的人。
D.刘姥姥话语中多用方言,引人发笑,这正是她朴实淳厚的表现,她丝毫不做作,有一种本真美。
6.填空。
(1)《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 
 》,作者是 
 (时期) 
 家 
 (人名)。
(2)《红楼梦》是我国 
 之作,小说以 
 、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第二课时
1.读选文,回答问题: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她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她。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这:“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哪里犟得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操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了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那鸡蛋小巧,要操攮一个,凤儿姐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上,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拾,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她取笑。
(1)这段文字刻画刘姥姥时用的主要方法有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2)鸳鸯拉刘姥姥出去嘱她一席话,有何用意 
 
A.告诉刘姥姥贾家的饮食规矩。
B.提醒她用餐时要尊敬贾母。
C.哄骗刘姥姥为使其出尽洋相,逗大家发笑,让贾母高兴。
D.教她说祝酒的话。
(3)“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说明了什么?
答:
试结合刘姥姥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点。
答:
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王熙凤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体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
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省俗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他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做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完了没有?”熙凤道:“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儿太太说的那个。想必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道:“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有删改)
(1)本文作者主要通过对王熙凤的 
 和 
 描写来刻画其形象。
(2)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点?
答:
(5)王熙凤对黛玉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是希望黛玉回答吗?如果不是,为什么要这么问?
答: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答案:D
解析:A.有误,“发怔”的“怔”应读作“zhèng”;
B.有误,“筵席”的“筵”应读作“yán”;
C.有误,“麈尾”的“麈”应读作“zhǔ”;
D.正确。
2.答案:B
解析:A.有误,“大合子”的“合”应写作“盒”;
B.正确;
C.有误,“攘金”的“攘”应写作“镶”;
D.有误,“安席”的“安”应写作“按”。
3.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仔细”指小心,当心。
4.答案:C
解析:本道题要注意结合三毛、梵高、贝多芬的人生经历来选择。三毛是著名旅行作家,她的主要特点是“历尽沧桑”,第一空填②.梵高是著名画家,生前凄惨。他的主要特点是“不断剧痛”,第二空填③.贝多芬是一位经历坎坷的音乐家,他的特点是弹出生命的“悲壮乐章”,第三空填①.综合排序为:②③①。
5.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错误,凤姐和鸳鸯这样做是一种调皮的表现,并非出于恶意。否则,就不会在事后再去道歉了。
6.答案:(1)红楼梦;清代;小说;曹雪芹
(2)古典小说的顶峰;贾宝玉、林黛玉
解析:(1)《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2)《红楼梦》是我国
之作,小说以、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第二课时
1.答案:(1)B
(2)C
(3)说明了封建统治阶级豪奢淫逸的腐朽生活。
(4)典型的村妇,用语粗俗,喜说笑,老于世故,会讨好贾母与贾府中的人,又朴实,有小农思想。
(5)凤姐儿一面递眼色与鸳鸯;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吧!那冷了就不好吃了。”这些言行表现了王熙凤精明机智,善于抓住机会取悦贾母,以博得老祖宗的欢心宠爱。
解析:(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细读文本可知,本段主要描写的是刘姥姥与众人的对话,所以主要是用语言描写为刻画人物形象。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联系下文中众人的表现,和贾母说的话“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可知鸳鸯拉刘姥姥出去嘱她一席话,是为了把她当作一个取笑的对象,好讨贾母的欢心,让贾母高兴。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这句话的本义不难理解,这是刘姥姥看到鸡蛋滚到了地上,表示惋惜的一句话。一两银子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可能是一财巨大的财富,但对于权贵阶级来说,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统治阶级豪奢淫逸的腐朽生活。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具体分析。根据好在吃饭时说的那首打油诗,可知她是一个语言粗俗,喜说笑的典型农村妇人。她在饭桌上的表现,还有一些成分是来了讨好贾府众人。鸡蛋滚到地上,她言语中有着惋惜,可知她是一个朴实的,有小农思想的人。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文中描写凤姐的地方有三处,凤姐儿一面递眼色与鸳鸯;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吧!那冷了就不好吃了。”这些描写表现了凤姐的精明,她敏锐的抓住了刘姥姥来贾府的机会,与大家串联好,以刘姥姥为取笑的对象,让贾母高兴。可见她善于把握机会。
2.答案:(1)语言
神情
(2)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充分表现出她泼辣、张狂的个性和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3)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年轻貌美,而且表现了她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4)她聪明伶俐,有眼色,有手段,敢说敢做,干净利落,善于打理家务的性格特点。
(5)不是。问这些问题,一是向贾母表明自己非常关心林黛玉,从而讨好贾母;二是为了显示出她是贾府实际管事的地位。
解析:(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时需要明确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如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选文主要通过对话、神态来塑造王熙凤的形象。如“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就是语言描写,写出了王熙凤善于逢迎的性格特点。
(2)本题考查名著文段安排的作用,首先要分析出王熙凤出场的特点,然后分析出地位和性格。“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这是王熙凤的语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后文还有许多她的语言描写。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个性的把握,“一双三角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描写,要分析出给人产生的好的和不好的印象。
(4)本题考查人物个性的把握,根据语段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精明能干的特点。
(5)本题考查情节内容的理解,解答时需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王熙凤一连串的问话,是为了表现自己对林黛玉的关心,既体现了自己掌管贾府的地位,又逢迎、讨好了贾母。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