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建立起“倍”的概念,理解“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够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在实践中来理解倍的概念。
2、数学思考:通过合作评价与交流的方式,在讲课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推理,知识推移能力,在比较两者中培养自己的推算能力。载参与和实践中建立数感
3、问题解决:初步学会倍的概念,并从数学的角度去了解“倍”的概念,在探索学习方法的同时,运用到实际生活,培养自己的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4、情感态度:在倍的认识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透过事物看本质,逐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倍的认识“,着重要认识的是”倍“的概念。倍的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一般乘除的知识后进行学习的,依据乘除知识中的“份”的概念展开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的“份”的回忆引出“倍”的概念,让同学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认识新知识,使同学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三、学情分析
本班同学的部分听哦你学学习基础较弱,学习积极性不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个点,融入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倍的概念,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倍”概念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理解“倍”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导趣,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还认识我们的老朋友吗?—“份”不记得没关系,①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是几个几?
②6里面有(
)个3
8里面有(
)个2
3里面有(
)个1
同学们认真做题,老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回顾旧知识中,联系“份”与“倍”】
活动2【新授】学习新知,探究生活
师:前面我们复习了“份”的概念,我们知道了“等份”是分成数量相等的份数,生活中处处精彩,而我们今天要来学习“倍“,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老师现在说一个谜语,谁能猜的出老师说的是哪种动物?
谜语:耳朵长,尾巴短,
只吃菜,不吃饭。
举手回答
生:小羊,小狗,牛·······
师:再想想,眼睛红彤彤的。
生:兔子
师:同学们真棒,是的,答案是兔子。兔子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我们要做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兔子是食草动物,它很喜欢吃蔬菜,尤其特别喜爱吃萝卜,各种萝卜它都喜欢,下面让我们
看看兔子们喜欢哪些,萝卜各自的数量。
师:把胡萝卜的2根看作1份,红萝卜的个数有胡萝卜的3份,因此我们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多少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当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有一种关系“倍”
展示PPT:出示:两只
师:把两只看成一份.
再贴八只
问:有几个2只?
师:有4个2只.我们说,的只数是的4倍。
总结:要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首先要确定谁做一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有几个1倍,就是它的几倍。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份”来引入“倍”的学习,通过情境导入来引进新课,是学生更能接受新知识】
活动3【练习】
①
的个数是
的(
)倍,
的个数是
的(
)倍
②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
)个5根,一共是(
)根
【设计意图:加强训练,强化知识
】
活动4【测试】
1、请帮他们补补图
①补上多少个星星就是长方形的3倍?
②画出线段的5倍
2、组间互动
(1)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4个3根。说一说:第二行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2)第一行小棒根数不变,第二行再摆4个3根,第二行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3)要使第二行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该怎么办?你是怎样移动的?
【设计意图:通过加强练习,强化记忆,在做题中理解“倍”的概念,让同学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和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强化记忆
1、填空
①小红买了4颗桃子,小林买了12颗,小林是小红的(
)倍
②二年级买了20本课外书,三年买了40本课外书,三年级买的书是二年级的(
)倍
③共3个,共6个,是的(
)倍
2、连一连
9的3倍
8
7的2倍
10
5的2倍
27
2的4倍
14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后可以根据作业来温习今天所学的知识】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让学生在“份”的基础上学习“倍”,运用现代多媒体方式,展示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拓展视野,学生对于新课的理解上有一定进步,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上,还不能很好地协调,很好地沟通,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会设置相应的教学合作环节,培养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同时要进行较多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