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7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测试) -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部编版)精准培优测试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卷17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测试) -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部编版)精准培优测试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7 15: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
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1河南三门峡渑池期中)582年,隋朝几名渔民出海捕鱼,遇台风流落到日本。以下情景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
)
A.100多个小国林立
B.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C.他们定居后被编入“海部”
D.部民地位低下
2.(2021广东汕头潮南期中)大化五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与材料涉及的改革措施和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
A.编订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B.土地收归国有,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促进了日本进步发展
3.(2021河南焦作沁阳第一次质检)日本大化改新要求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这表明大化改新废除了
(
)
①赋税
②土地私有制
③部民私有制
④贵族世袭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4.(2021河南南阳镇平期中)有学者认为,大化改新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并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该学者认为大化改新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D.增强了日本国力
5.根据表格,比较日本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唐朝制度,概括日本民族所具有的特点
(
)
①善于学习
②锐意改革
③封闭保守
④勇于创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2021山东烟台招远期中)幕府统治,又名“武家政治”,表现为军人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下列内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B.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C.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
D.幕府频繁参与皇室、贵族间的权力斗争
7.(2021江苏常州新北期中)“强调忠诚即个人对长上的绝对服从,个人为国家或天皇‘去生去死’是义务,也是道德;崇尚武力、重名轻死…历史证明,这种道德观念一旦被误导或失控,就会给人类的和平与生命带来极大的灾难。”材料评述的是
(
)
A.佛教教义
B.日本的武士道
C.道教教义
D.伊斯兰教教义
8.(2021江苏镇江期中)公元610年的某一天,穆罕默德向人们宣布,他在山洞过夜时梦中接受神的启示,让他作为安拉的使者向众人传播真理:尊奉独一的真主安拉,摒弃偶像崇拜。从此穆罕默德开始宣传“新教”。“新教”指的是
(
)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2021湖南湘西中考)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
A.中国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印度
10.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
)
A.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
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1.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②伊斯兰教创立
③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④穆罕默德占领麦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12.(2021广东汕头龙湖实验中学第一次段考)一本历史书中对阿拉伯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材料说明
(
)
①阿拉伯帝国崇拜伊斯兰教
②阿拉伯帝国对外贸易发达
③阿拉伯帝国首都是当时最大的都会
④阿拉伯帝国注重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3.(2021河南许昌禹州一模)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典籍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B.西方文化来源于阿拉伯文化
C.阿拉伯人沟通了东西方的商业往来
D.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14.(2021独家原创试题)《文化桥梁:阿拉伯帝国的兴衰》中指出:“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腊的星盘,但是在他们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拉伯的星盘后来驰名欧洲。”下列最能体现阿拉伯人“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是
(
)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阿拉伯数字”的改造和传播
C.创作《天方夜谭》
D.编写《医典》
15.(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阿拉伯人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下列经由他们传入欧洲的是
(
)
A.玉米
B.指南针
C.烟草
D.马铃薯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8分,第17题15分,第18题22分)
1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待先进文化的态度。(5分)
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
(2)材料二说明大化改新使日本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该项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材料三
大化改新后一二百年,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人武装并蓄养起来,组成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仆关系为纽带的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后来,日本形成了武士应遵守的封建道德,称为“武士道”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忠君”“节义”“勇武”等。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武士阶层形成的时代背景。武士阶层和武士集团的形成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4分)
(4)材料三中的“忠君”在武士道精神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日本社会中出现的武士道精神?(4分)
1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创立了严格信仰一神的伊斯兰教,就是要通过消灭偶像崇拜的传统习惯,引导阿拉伯各部落在信仰宇宙唯一之神的基础上,突破氏族部落的樊篱,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郭永胜《试论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关系》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后,其文明长期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其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学等文化成就,即使在帝国之后很长时期内,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帝国在文化上一贯的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大大推动了那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建筑和科学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目的是什么?(4分)
(2)阿拉伯半岛统一后,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不断向外扩张,最终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建立时,中国正值哪个王朝?二者之间发生的冲突结果如何?(5分)
(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阿拉伯的文化成就。(6分)
18.(2021安徽合肥四十六中第一次段考)(22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善于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日本和拜占庭帝国分别是如何应对各自统治危机的?(6分)
(2)日本、拜占庭帝国面对危机对其他先进文明所持的不同态度分别给两国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结果?
(6分)
材料三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阿拉伯人在文化上为什么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并用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6分)
(4)通过对上述各国兴衰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582年”属于6世纪80年代,日本已经统一,不可能出现A选项的情景.故选A。
2.C
“建立‘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是对行政制度的改革,其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
3.B
由材料“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可知,大化改新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和部民私有制.故选B
4.D
从“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可知,该学者认为大化改新增强了日本国力.故选D
5.C
仔细比较表格内容可知,日本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这说明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和模仿、锐意改革、勇于创新。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封闭保守不符合题意.故选C。
6.C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这反映了幕府将军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故选C
7.B
本题的关键词是“天皇”“忠诚”。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强调对主公忠诚。故B符合题意。
8.D
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故选D
9.C
道教诞生于中国;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佛教诞生于古印度.故选C°
10.D
伊斯兰教是在整个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状态中创立的,这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故选D
11.D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主张独尊安拉。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诞生。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故选D。
12.B
据“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可知,阿拉伯帝国崇拜伊斯兰教、对外贸易发达。③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13.D
材料“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典籍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说明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D符合题意.故选择D。
14.B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B项最能体现阿拉伯人的“兼容和创新精神”.故选B项。
15.B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态度:学习、模仿、借鉴。
(2)变化:由贵族私有变为国有。影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3)背景:地方豪强崛起。影响:使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4)“忠君”:效忠他的主公。看法: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解析]
(1)据材料一“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可知,日本对待先进文化的态度是学习模仿、借鉴。
(2)材料二中“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转为国有”,点明了土地所有权的变化。由于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所以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3)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三“大化改新后一二百年,日本地方豪强崛起…武士阶层逐渐形成”中获取答案。第二小问可回顾所学内容,归纳武士阶层和武士集团产生的影响。
(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第二小问,材料三中的“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指出了“武士道”的本质和影响,可作为对武士道精神认识的答案。
17.[答案]
(1)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2)唐朝。751年,阿拉伯军队击败唐朝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3)①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②《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③《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解析]第(1)问,在材料一中寻找答案。第(2)问考查阿拉伯帝国建立时中国所处的王朝及阿拉伯帝国和唐朝之间的冲突,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考查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18.[答案]
(1)日本:向中国学习,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化改新);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2)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确立了一套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体制,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拜占庭帝国: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3)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各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阿拉伯人开放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等。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其他史实,符合题意也可)
(4)一个国家或民族须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根据自身特点加以改造和创新,才能推动其文化的不断发展(或者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
[解析]
(1)提取材料一的有效信息“日本统治者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即可回答日本应对统治危机的措施;提取材料二的有效信息“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即可回答拜占庭帝国应对统治危机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提取材料三的有效信息“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即可。
(4)本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