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科学观察(课件+教案+练习)(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科学观察(课件+教案+练习)(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08 09:05:36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31科学观察
浙教版
七年级上
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观察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鲁班的手被带齿的草划破,获得启发,发明了锯。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瓦特因观察到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发现地球万有引力。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学观察。
新知讲解
一、用心观察
1.
伦琴射线的发现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他偶尔发现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用黑纸严密封闭的底片,变成了灰黑色。最终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伦琴制作的第一张X光照片
思考:现在人们常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为什么指纹可以辨别人的身份呢?
2.指纹
合作探究
指纹是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指纹能使手在接触物件时增加摩擦力,从而更容易发力及抓紧物件。它是人类进化过程式中自然形成的。
活动一:观察指纹
①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
比较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__________。
②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其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同
指纹纹路比原来大且更清晰
不同人的指纹不同
合作探究
④从这个活动中可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人的指纹不同
(1)同一个人不同手指的纹路不相同
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
。所以现在人们常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2.探究观察的可靠性
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量观察。
用眼观察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图中的横线是直线吗?
新知讲解
这些画有没有动?
新知讲解
这些画有没有动?
新知讲解
可见我们的视觉并不总是可靠的,光靠我们的“火眼金睛”
有时会出错,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图中是螺旋还是同心圆?
新知讲解
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有目的科学观察成功更高更快。海王星就是对天王星轨道的数学计算预言并找到的。
1846年,人们在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威耶预言的位置发现了新的行星,并将它命名为海王星。
新知讲解
二、拓展观察力
在科学研究中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你知道有哪些?
1.显微镜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新知讲解
用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的叶绿体
用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的新冠病毒。
新知讲解
2.天文望远镜
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望远镜极大地扩大了人类的视野。
新知讲解
视频: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星系
新知讲解
3.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极快的物体
高速频闪的效果
新知讲解
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物体运动时的照片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列举你周围见过的观测仪器。课下试着通过查资料,了解这些仪器的用途和简单的原理。
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常见的观测仪器,有锅炉水位计,它是根据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能随时监测锅炉内部的水平情况;
有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用来检测噪声大小的仪器;
监控对装备及系统的工作状态不间断地实时监测,并根据反馈信息自动对系统中异常部位实施相应措施的闭合自动控制作用。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1.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扩大观察范围
B.完成观察任务
C.得出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过程
A
课堂练习
2.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
B.将一根筷子倾斜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基本没变
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
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消失
C
课堂练习
3.下列仪器中可以用来观察月球表面状况的是(
)
A.放大镜
B.显微镜
C.近视镜
D.望远镜
D
课堂练习
4.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
D.有许多时候需要借助仪器进行观察
A
课堂练习
5.对于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眼睛看就是观察
B.
只有利用仪器进行实验的过程才是观察
C.
有数据结果的才是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不叫观察
D.
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
D
课堂总结
科学观察
用心观察
探究观察的可靠性
利用仪器可以拓展观察力
观察自己手指的指纹
观察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望远镜
显微镜
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快的物体
板书设计
科学观察
一、用心观察
1.观察自己手指的指纹
(1)同一个人不同手指的纹路不相同;(2)不同人的指纹不同
2.探究观察的可靠性
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利用仪器可以拓展观察力
望远镜、显微镜、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快的物体。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1.3.4
2.做本节的同步练习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1科学观察
1.
下列哪种仪器可以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
A.电子停表
B.杆秤
C.望远镜
D.三角尺
2.
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能用眼仔细观察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D.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3.
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B.观察就是仔细的看一看
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
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
4.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
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5.
关于“观察”有下列说法:①观察就是用眼睛看;②借助工具观察可以扩大观察范围;③借助观察仪器使人的感觉器官与大脑功能得到扩展。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
“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
A.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
B.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
C.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
D.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
7.
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8.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
A.上网搜索资料
B.去图书馆查阅书刊
C.用望远镜看星空
D.进行人口普查
9.
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
(  )
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
B.用手掂球的轻重
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D.用手表了解时间
10.
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  )
A.观察蜗牛时用放大镜
B.观察面包霉菌菌落时用显微镜
C.观察月球时用天文望运镜
D.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显微镜
12.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最初来源于(

A.观察
B.实验
C.调查
D.阅读
13.
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
14.
我们的眼睛在观察周围事物时往往会发生错觉,请观察图中的图形。
(1)图甲中AB和CD哪个间距更大一些?_____
(2)图乙中宽度和高度哪个比较大?_____
15.
为什么苍蝇难以拍到呢?据科学家介绍,苍蝇大脑反应十分敏锐,可以计算出苍蝇拍的潜在逼近位置,并能立刻做出“逃生计划”,然后随即做出起飞前动作调整,最终逃离“危险地带”。苍蝇发现威胁后的反应时间仅为100毫秒,但对缓慢移动的物体反应比较迟钝。缓慢移动的物体究竟是多慢呢?为了弄清楚该有多慢,小明选择了秒表、尺子、钢笔、筷子、汤匙等物品作为实验的材料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①控制每种物体每次移动的距离相同;②观察物体移动到离苍蝇约为1cm时候苍蝇的反应;③用秒表测出在移动过程中的时间,并计算出移动的速度;④每种物体重复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




7毫米/秒
5毫米/秒
3.8毫米/秒
2.8毫米/秒
1.1毫米/秒
苍蝇反应
飞开
飞开
飞开
没有飞
没有飞




7.1毫米/秒
6毫米/秒
3.8毫米/秒
2.6毫米/秒
1毫米/秒
苍蝇反应
飞开
飞开
飞开
没有飞
没有飞




6.1毫米/秒
5毫米/秒
3.5毫米/秒
2.4毫米/秒
1.2毫米/秒
苍蝇反应
飞开
飞开
飞开
没有飞
没有飞
(1)苍蝇的这种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反应称作________________;
(2)小明使用钢笔、筷子、汤匙等多种物品并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通过本次探究实验后,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拍苍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
A.电子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不能扩大视野,故A错误;
B.杆秤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不能扩大视野,故B错误;
C.显微镜通过两个凸透镜的放大作用能观察到细小的物体,可以扩大视野,故C正确;
D.三角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仪器,不能扩大视野,故D错误。
2.【答案】D
【详解】
A.不是只用眼睛观察现象,还要用大脑认真的思考。故A不符合题意;
B.现象是思考的依据,故B不符合题意;
C.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是依靠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故C不符合题意;
D.能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故D符合题意;
3.【答案】A
【详解】
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符合题意。故A正确;
B.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的记录下来,不符合题意,故
C错误;
D.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4.【答案】A
【详解】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使观察更加全面和典型。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故选A。
5.【答案】C
【详解】
①观察不单单是用眼睛看,②借助工具观察可以扩大观察范围;③借助观察仪器使人的感觉器官与大脑功能得到扩展。②③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详解】
A.哈勃太空望远镜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的感官延长、补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的感官延长、补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速摄像机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类开拓认识的视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球仪属于一般仪器,不能帮助人的感官延长,故D错误;符合题意;
7.【答案】B
【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题中叙述的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符合实验法的要求,符合题意.
C、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故不符合题意;
D、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C
【详解】
A、上网搜索资料属于资料分析法。
B、到图书管查阅书报刊属于资料分析法。
C、用望远镜看星空属于观察法
D、进行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
故选:C。
9.【答案】D
【详解】
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没有借助工具;
B.用手掂球的轻重没有借助工具;
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使用了酒精灯,但没有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D.用手表了解时间,使用手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判断时间。
10.【答案】C
【详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观察指纹时更清晰,故A正确;
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物体的细微部分,可扩大观察范围,故B正确;
C、使用仪器能扩大观察范围,但看到的并不一定正确,故C错误;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故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详解】
借助放大镜可观察蜗牛的形态结构,A正确;
面包霉菌菌落比较大,观察时用到的是放大镜,B错误;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的情景,C正确;
番茄果肉细胞较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D正确。
12【答案】A
【详解】
.牛顿通过对地月运动的观察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观察,设想其原理可能相同,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13.【答案】放大镜
【详解】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指纹。
14.【答案】一样大
一样大
【详解】
第一空.图甲中AB与CD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B=CD;
第二空.图乙中宽度与高度的大小关系是相等;
15.【答案】应激性
避免实验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先用非常缓慢的速度靠近苍蝇,然后快速击打
【详解】
(1)[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2]重复试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3]通过本实验数据可见:拍苍蝇先慢速接近它,再快速拍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1科学观察
教学设计
课题
科学观察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学习目标
1.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重点
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
难点
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奥斯特和鲁班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观察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鲁班的手被带齿的草划破,获得启发,发明了锯。出示图片:瓦特和牛顿瓦特因观察到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发现地球万有引力。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学观察。
学生观看图片
了解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用心观察1.
伦琴射线的发现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他偶尔发现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用黑纸严密封闭的底片,变成了灰黑色。最终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出示图片:伦琴制作的第一张X光照片思考:现在人们常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为什么指纹可以辨别人的身份呢?2.指纹指纹是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指纹能使手在接触物件时增加摩擦力,从而更容易发力及抓紧物件。它是人类进化过程式中自然形成的。活动一:观察指纹①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
比较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__________。②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其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从这个活动中可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不相同;指纹纹路比原来大且更清晰;不同人的指纹不同;(1)同一个人不同手指的纹路不相同;(2)不同人的指纹不同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
。所以现在人们常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2.探究观察的可靠性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量观察。
用眼观察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图中的横线是直线吗?这些画有没有动?
图中是螺旋还是同心圆?可见我们的视觉并不总是可靠的,光靠我们的“火眼金睛”
有时会出错,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有目的科学观察成功更高更快。海王星就是对天王星轨道的数学计算预言并找到的。1846年,人们在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威耶预言的位置发现了新的行星,并将它命名为海王星。二、拓展观察力在科学研究中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你知道有哪些?1.显微镜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出示图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绿体出示图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新冠病毒。2.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望远镜极大地扩大了人类的视野。视频: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星系3.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极快的物体
高速频闪的效果
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物体运动时的照片思考讨论:列举你周围见过的观测仪器。课下试着通过查资料,了解这些仪器的用途和简单的原理。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常见的观测仪器,有锅炉水位计,它是根据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能随时监测锅炉内部的水平情况;有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用来检测噪声大小的仪器。监控对装备及系统的工作状态不间断地实时监测,并根据反馈信息自动对系统中异常部位实施相应措施的闭合自动控制作用。课堂练习1.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出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答案】A2.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基本没变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消失【答案】C3.下列仪器中可以用来观察月球表面状况的是(
)A.放大镜
B.显微镜C.近视镜
D.望远镜【答案】D4.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
D.有许多时候需要借助仪器进行观察【答案】A5.对于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眼睛看就是观察B.
只有利用仪器进行实验的过程才是观察C.
有数据结果的才是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不叫观察D.
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答案】D
阅读课文说一说伦琴射线是如何发现的学生观察指纹讨论后回答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讨论阅读课文笔尖上发现的行星”。观看图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了解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理解科学仪器扩大了观察的内容和范围。望远镜能观察到遥远的星系的世界,了解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可以观察到运动极快的物体。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巩固本节的知识
课堂小结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科学观察一、用心观察1.观察自己手指的指纹(1)同一个人不同手指的纹路不相同;(2)不同人的指纹不同2.探究观察的可靠性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二、利用仪器可以拓展观察力望远镜、显微镜、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快的物体。
科学观察
观察自己手指的指纹
用心观察
探究观察的可靠性
观察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利用仪器可以拓展观察力
望远镜
显微镜
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快的物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