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4 尝试科学探究
1.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B.猜想与假设就是胡猜乱想
C.事实胜于雄辩,说明收集证据特别重要
D.一个人看问题有片面性,说明交流与合作对个人成长很有必要
2.体育课掷铅球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3.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4.小芳和晓莉购买了同类的弹力球,小芳说:“我的球的弹力比你的好。”晓莉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给小芳出主意,她应该(
)
A.让两只球在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
B.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C.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
D.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
5.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B.没有猜想和假设,便不可能有科学的解释
C.发现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应进行修改
D.要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6.有一立式摆钟,2天下来走时慢了1
min,为了校正走时,工人师傅应(
)
A.使摆线变长
B.使摆线变短
C.换质量小的摆锤
D.换质量大的摆锤
7.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撕开多种不同“锯齿”状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多位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交流比较用力的大小
C.先后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D.分别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8.科学的核心是
,学习物理就要学会
。
9.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
有关,摆长越长,摆动一次的时间越
。
10.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有:提出问题,
,
,
,
,
,交流与合作。
11.小豫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孩在荡秋千,她发现无论小孩的秋千摆荡得高还是低,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并没有不同;当小孩离开后,秋千继续摆动的快慢似乎和有人时也相同,那么秋千来回摆动的时间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她作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秋千摆动的幅度有关;
B.可能与秋千和人的质量有关;
C.可能与秋千吊绳的长度有关。
于是她决定用单摆来模拟秋千,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她准备了质量分别为0.03kg和0.04kg的小铁球、细线、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次数
摆幅(m)
小球质量(kg)
摆长(m)
时间(s)
1
0.1
0.03
0.8
1.8
2
0.1
0.04
0.8
1.8
3
0.2
0.04
0.8
1.8
4
0.2
0.04
1.0
2.0
(1)实验器材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分析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选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
。
(3)要验证猜想C应该选用
两组实验数据。
(4)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
有关,与
无关。
(5)如图乙所示,在摆线悬挂点O正下方固定一个铁钉P,将摆球从A点释放,摆线碰到铁钉后摆球仍能继续摆动,到达B点后再摆回,如此往复。若摆长为0.8m,则单摆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s。
12.牛顿说过,没有
,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与假设是以自己的
和
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13.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在探究的全过程中,都要注意
,合作中要实事求是、尊重他人。
14.在观察如图小球摆动时,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跟:
①小球质量m;
②绳子长度l;
③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则:
(1)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测量工具:天平和
。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l关系,应选择序号为
的数据进行分析;
序号
瓶质量m/g
移开距离s/格
悬线长度l/格
来回时间t/s
1
20
3
12
2.1
2
40
3
12
2.1
3
60
3
12
2.1
4
60
1
12
2.1
5
60
3
9
1.9
6
60
3
6
1.5
(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
、
无关,与
有关(填写字母)。
(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
(5)机械摆钟都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制作的。假如一个摆钟走的慢了,应该将
使它走得准时。
15.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他根据自己对自行车了解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
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
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里发现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升,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1)小明一开始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针对这个问题,他作出的猜想和假设是什么?
(3)他进行了哪些实验?
(4)生活中,你是否还有类似于“解决自行车胎漏气”这样的经历?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7
BCBDCBC
探究
科学探究
摆长
长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11.
秒表
(2)B
摆幅和摆长相同时,小球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3)3、4
摆长
摆幅和小球质量
小于
12.大胆的猜测
经验
知识
13.提出问题
交流与合作
14.
秒表
3、5、6
瓶质量m
移开的距离s
悬线长度l
(4)测出摆动10次的时间t,则摆一次的时间为
(5)摆长缩短
15.
(1)答:车胎瘪了,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2)答: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
(3)答:查看了外胎;查看气嘴的螺丝;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
(4)答:略。所举案例,应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观察实验(收集证据)”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