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认识简单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正确辨别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立体图形模型、ppt课件、若干不透明塑料袋、球、魔方、盒子、水杯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动画演示情境:神奇的百宝箱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按照一定顺序说说百宝箱里有什么物品。
二、探索新知
(一)分一分
提出问题: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
1.独立思考。
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物品进行分类。
2.汇报交流。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的。
(二)认一认
1.想一想
聚焦按照物体形状来分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最后这种分类的结果。
问题:找一找每一类物品都有什么共同点?
2.说一说
问题:你能根据它们的共同点取个名字吗?
通过观察形状特征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3.辨一辨
打开第二个百宝箱,引导学生结合新知判断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注:丰富学生圆柱的认识,进一步辨析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巩固提升
1.
填一填
2.猜一猜
为每个小组准备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学具。先由一个学生再袋子里面摸一个物体,并通过感受描述它的特点,让其余同学来猜。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图形,你能利用它们搭出一个什么物体呢?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