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7 18: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历史朝代顺序歌》中有这样一句:“东周分两段”,这里的“两段”指的是
(  )
A.春秋和战国
B.西汉与东汉
C.西晋与东晋
D.北宋与南宋
2.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
A.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纸币的广泛应用
C.青铜业、冶铁业有所发展
D.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3.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政治方面的特点是
(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秦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
4.《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政治局面发生在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蜀汉名相诸葛亮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以下成语与管仲相关的是
(  )
A.纸上谈兵
B.问鼎中原
C.尊王攘夷
D.卧薪尝胆
6.《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
7.晋被封时仅有今山西南部“方百里”之地,周围遍布戎狄之人。春秋时期,这些戎狄之人被打败,并被迁入晋地与晋人杂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后已很难分清晋人和戎狄之人了。以上表述反映出春秋时期
(  )
A.民族矛盾已完全消除
B.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C.诸侯林立,战乱频繁
D.晋国势力强大并且成为霸主
8.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
A.维护周王权威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C.避免相互兼并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9.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国不包括(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燕国
10.下面对春秋争霸这一历史现象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争霸是以王室衰微为前提的
B.春秋争霸是为了“尊王攘夷”
C.春秋争霸使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
D.春秋争霸促进了民族交融
1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开封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改正:
【  】(2)春秋时期,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改正:
【  】(3)春秋时期,周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这意味着西周以来的世袭制遭到破坏。
改正:
【  】(4)春秋末年,长江下游的燕国和齐国先后北上争霸。
改正: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西周

秦朝
西汉
春秋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
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封建”制度的作用。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时周王和诸侯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请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春秋争霸战争。
答案
1.A 2.B
3.D 4.D 5.C 6.C 7.B
8.B
9.D
10.B
11.(1)【×】
“开封”改为“镐京”
(2)【√】
(3)【×】
“世袭制”改为“分封制”
(4)【×】
“燕国和齐国”改为“吴国和越国”
12.(1)①东周;②战国。
(2)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周王室衰微,诸侯力量崛起。
(4)利: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地区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弊: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