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7 20: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观察下面的《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  )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2.下面漫画形象解读了汉武帝时期的某项政策,该政策应是
(  )
A.废除分封制
B.实行“推恩令”
C.废除郡县制
D.实行盐铁专卖
3.汉武帝时期,通过设置下列哪一制度,有效地对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进行了监督
(  )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刺史制度
D.禅让制度
4.右侧柱状图是依据《汉书·艺文志》统计的西汉某一时期主要学说及其作品篇数。材料反映出西汉这一时期
(  )
A.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B.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
C.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都被禁绝
D.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5.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
(  )
A.注重儒家学说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排斥其他学派
6.西汉初年,币制混乱,私人铸币没有禁绝。吴王刘濞采铜铸币,富甲天下。后来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
A.推行盐铁官营
B.控制国家经济
C.削减封国封地
D.推行重农抑商
7.“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它的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汉代官营的“大事业”主要是
(  )
A.煤和铁
B.盐和酒
C.煤和酒
D.盐和铁
8.西汉初年,汉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汉军开始大举反击匈奴。汉对匈奴政策的调整反映出
(  )
A.汉朝国力已由弱变强
B.汉朝统治者已转变思路
C.匈奴势力已走向衰落
D.张骞已成功打通西域通道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漠北战役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在此战役中建立了显赫战功的大将是
(  )
A.主父偃 
B.卫青 
C.张骞 
D.班超
10.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着眼点在于(  )
A.压制知识分子
B.有区别地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体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1.某同学列出的以下措施中,属于“汉武帝经济上大一统措施”的有(  )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统一度量衡
 ③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④削弱诸侯国势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小明在阅读一部史书时,了解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下列对这场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
B.西汉军队的统帅是卫青、霍去病
C.在这场战争中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分道北上,出击匈奴
D.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1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在思想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改正:
【  】(2)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了太学,教授儒学经典。
改正:
【  】(3)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并实行盐铁官营。
改正:
【  】(4)公元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
改正: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材料二 汉初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1)材料一中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巧妙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具体内容是什么?他建立了什么制度监视豪强地主,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2)面对材料二中的情况,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3)材料三是董仲舒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用8个字的历史术语概括这个建议。这个建议被采纳后,什么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西汉建立之初和汉武帝时期,面对匈奴的不断袭扰,中央政府的应对之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A 2.B 3.C
4.B 5.C 6.B
7.D
8.A 9.B
10.D
11.B
12.A
13.(1)【×】
“主父偃”改为“董仲舒”
(2)【√】
(3)【×】
“圆形方孔半两钱”改为“五铢钱”
(4)【×】
“公元119年”改为“公元前119年”
14.(1)实施“推恩令”。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刺史制度。
(2)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
(4)由汉初的被动和亲到汉武帝时主动反击匈奴。西汉国力由疲弱转向了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