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京剧趣谈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京剧趣谈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7 21: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4京剧趣谈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自主预习】
1.字词预习
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驰骋:
尴尬:
虚拟:
约定俗成:
绱:
风雨不透: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凸显:
2.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读“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摘抄积累】
4.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片段赏析】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京剧脸谱(节选)
???
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
(?http:?/??/?www.21cnjy.com?)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
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来教育·网】
???
以三块瓦脸的基本画
(?http:?/??/?www.21cnjy.com?)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脸演变而来。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又如花三块瓦脸,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
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
(?http:?/??/?www.21cnjy.com?)的人物来以色定调。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骜不驯、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来源:21cnj
y.co
m】
(选自《走进传统文化》)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________
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________
(2)每一种脸谱都是从人的____
(?http:?/??/?www.21cnjy.com?)____、________出发,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21
om
(3)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将脸谱的颜色及其性格和人物连在一起。
金银色?????????????
刚正不阿??????????????
程咬金
红色???????????????
忠诚耿直??????????????
关羽
白色???????????????
表示庄严??????????????
包拯
黑色???????????????
骁勇鲁莽??????????????
曹操
绿色???????????????
奸诈多疑??????????????
二郎神
(5)京剧脸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哪几种?
————————————————————————————————
【相关链接】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参考答案】
1.字词预习
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驰骋:(骑马)奔驰。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虚拟:虚构,凭想象造出来。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绱:把鞋帮鞋底缝在一起。
风雨不透:风吹不进,雨淋不透。形容包围或封闭得十分严密。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凸显:清楚地显现。
2.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
读“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静态亮相,这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2)动态亮相,突显人物英雄气概。
4.略
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铁面无私;五花八门
(2)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夸张;美化;变形;象征
(3)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
(4)
(?http:?/??/?www.21cnjy.com?/??)
(5)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24京剧趣谈
一、组词。
彻(

虚(

维(

切(

虑(

唯(

二、补充四字词语。
无(
)无(


)不透
文质(


)吞(
)咽
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全面的,充分的。(
)
唯独害怕;只怕。(
)?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
四、修改病句。
1.京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
2.《京剧趣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城北先生写的。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作者: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8点。太阳虽然早已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文章是按


的顺序来描写

,用双竖线在文中标示。
2.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六、关于京剧脸谱,你了解多少?查一查资料,和大家分享。
参考答案:
一、彻底
虚心
维护
亲切
考虑
唯恐
二、穷

风雨
彬彬


三、彻底
唯恐
无穷无尽
四、1.京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2.《京剧趣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城北先生。
五、1.看戏前
看戏中
看戏后
梅兰芳的精彩表演
观众的反映
标示略
2.在剧场里为人民表演穆桂英
热情的观众
技艺精湛的艺术家
六、示例:脸谱,戏曲中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脸谱分为四种:生、旦、净、丑。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