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九年级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每小题2分)
第118号元素名为oganesson,元素符号为Og,源于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里?奥加涅相,已知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核电荷敷为118,其核外电子数为( )
A.
411
B.
293
C.
175
D.
118
2021年3月,三星堆的再次发掘引人关注,如图的青铜面具就是之前出土的典型文物,三星堆青铜主要成分是铜、铅、锡等,锡的元素符号是“Sn”,下列关于“Sn”表述错误的是( )
A.
表示锡这种物质B.
表示一个锡原子C.
表示锡元素D.
表示一个锡分子
今年冬天一场雪后,小明发现老家院子里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这是因为( )
A.
水结成冰生成了新物质
B.
水分子体积变大
C.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B.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
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形成不同的离子
下列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它们质子数相同
B.
的最外层电子层是稳定结构
C.
Na比少一个电子
D.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
矿泉水不是纯净物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
澄清的石灰水是纯净物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M2.5是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B.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C.
空气中的成分不能作为生产化肥的原料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禁止露天烧烤
B.
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C.
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D.
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下列关于硫离子(S2-)和硫原子(S)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性质相似
B.
质量几乎相等
C.
电子层数相同
D.
核电荷数相同
某元素的阳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
?)
A.
23?
53
B.
26?
30
C.
26?
5
D.
23?
46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
含有2个质子B.
核电荷数为1
C.
相对原子质量为4
D.
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Ca(OH)2
B.
H2CO3
C.
H2O2
D.
H2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某同学认为“O2”表示的意义有以下几种说法:①表示氧元素;②表示氧气这种物质;③表示1个氧分子;④表示2个氧原子;⑤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⑥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2个氧原子。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0分,每空1分)
从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氦气、水蒸气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老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
.
(2)爆米花放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
.
(3)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空气中,瓶壁和瓶底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
.
(4)可用作制造化肥、炸药以及食品包装填充气体的是
______
.
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
______
;
(2)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
______
的结果;
(3)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
______
;
(4)蔗糖在空气中不会“消失”,而放在水中会很快“消失”,是因为
______
。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洁净的空气;③干净的海水;④液氮;⑤可口可乐;⑥稀有气体;⑦五氧化二磷;⑧呼出的气体;⑨二氧化碳,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有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3)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作用;
(5)
今年“两会”期间,
北京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填字母)大量增加;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
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寻找规律,填入如图1序号所对应的空白①
______
。
(2)图2是A、B、C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的有
______
(填字母);
②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
(填字母)。
(3)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______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
(填名称)。
(4)若“”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
______
(填化学符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每空1分)
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直接加热:______;(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__;(3)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_;(4)把大颗粒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______.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表是某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等)
二氧化硫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级别
春季
88
40
44
Ⅱ
夏季
67
33
36
Ⅱ
秋季
90
46
54
Ⅱ
冬季
98
69
60
Ⅱ
(1)对该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3)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答一点即可)。
以下是三种缓解空气污染的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
?
?
?
?
??(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
?
?
?
?
??。
A.推广使用新能源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24小题每空1分,25题每空2分)
如图所示是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请回答:
(1)A是______;C是______;E是______。
(2)可以加热,但又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以上两空均填编号)。写一种使用A时应注意的问题:______。
(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出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
A.9B .大于9C .小于9D .无法判断
图Ⅰ是小娅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①______;②______;(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______。(5)小婷认为还需加对比试验排除是水是否参加反应的干扰,你认为小婷的说法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每空2分)
实验室中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采用如图装置一来完成,因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该实验的生成物对环境无影响,现象直观。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相关练习。
(1)实验中,反应的原理为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______
。
(3)根据如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
20mL
12mL
______
(4)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若实验后冷却至室温,未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______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5)用如图所示装置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______
。
A.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会观察到玻璃管中固体明显增多
C.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积的
E.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已知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
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回答下列问题
(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结果保留整数)。
(2)X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D2.【答案】D3.【答案】D4.【答案】D5.【答案】C6.【答案】B7.【答案】C8.【答案】D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C
14.【答案】B15.【答案】C
16.【答案】氧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氮气
17.【答案】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蔗糖分子的作用力小,而水分子对蔗糖分子的作用力大
18.【答案】?①④⑦⑨;②③⑤⑥⑧19.【答案】0.934%
不正确
稳定
光合
C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0.【答案】原子?
AC?
AB?
汞?
水分子?
H2
21.【答案】炸裂试管
?
腐蚀胶帽
?
腐蚀标签
?
损坏试管
22.【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TSP)?
(2)冬季;冬季天气较冷,取暖所用煤的量增大
(合理即可)??
(3)使用清洁燃料(合理即可)
23.【答案】(1)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空气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
(2)(合理即可)
;
(3)ABC
24.【答案】量筒
?
蒸发皿
?
水槽
?
D
?
B
?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
B
25.【答案】进行对比
?
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
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
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
?
错误
?
E试管种现象能说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已经有对比实验
26.【答案】2Cu+O22CuO?
气球在玻璃管的另一端,有利于空气流通,使氧气反应更彻底?
16%?
偏大?
D
27.【答案】(1)56????
(2)26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