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8 07: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彩的光》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晶莹的钻石
B.耀眼的流星
C.皎洁的月亮
D.放电影时看到的屏幕
2.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A
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B
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C
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D
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3.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A.???????????B.???
C.???????????D.?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5.一些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编演。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让观众大开跟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
D.凸透镜成像
6.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7.一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4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A
20°
B
70°
C
140°
D
90°
8.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
?)
9.如图所示,甲为某大学的学子们用蜡烛组成“爱心5·12"的图案为灾区人民祈祷、祝福的场景,乙图为新闻工作者拍摄救灾现场的工作画面及所用的摄影器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祈祷现场的人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烛焰,是因为光的漫反射
B.无法看清图片下方人物后脑.是因为它处于烛光照射不到的区域
C.物体的反射光经过摄像机镜头成像的过程会发生折射现象
D.摄像机上方的闪光灯内可能有凹面镜
10.在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11.在电视节目正式播出以前,荧光屏上有测试图像,用放大镜分别支观察白色、黄色、黑色和其它
颜色的色条,可以看到(?)
A、屏幕上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
B、白色色条上红黄蓝三种颜色都求发
C、黑色色条上红蓝绿三种子颜色都发
D、黄色色条是由红绿两种颜色组成。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7.5cm??????????????????????????????????B.?9cm???????????????????????????????????C.?13cm??????????????????????????????????D.?20cm
二、填空题(共4题,1,2两题每空1分,3,4,5每空2分,共30分。)
1.站在水面平静的小河边,既可以看到水中映出蓝天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2.生物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镜观察细胞,天文学家常用__________镜观察星空;而人的眼睛(如图)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图中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
3.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4.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5所示就是其中的一些。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属于光的色散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填代号)
5.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反射光线与入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_____
;光经过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将
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此时入射角
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每空2分,共28分。)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使我们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很方便地确定________.
(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如果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
片上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___? (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直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
__像(填“虚”或“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D
A
C
A
C
A
D
D
B
二、填空题(共4题,1,2两题每空1分,3,4,5每空2分,共30分。)
1.反射;折射;
2.00;900;600;
3.显微;天文望远;晶状体;会聚;
4.C;A;B;
5.80°;向右;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每空2分,共28分。)
1.(1)较黑暗;像的位置
(2)前;相等;垂直;相等
(3)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
(4)虚
(5)B
2.(1)亮点;10;
(2)缩小;左;
(3)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