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 第四单元《光现象》检测卷(原卷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 第四单元《光现象》检测卷(原卷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7 23:11: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秋季八年级物理目标测试卷答案解析
(第四章:光现象)
一、填空题
1.反射;折射
2.左;等于
3.2;不变
4.
OF;45°
5.镜面;虚
6.色散;红外线和紫外线
7.165;7:20
8.黑;反射
二、选择题
9.D
10.A
11.B
12.C
13.BC
14.BD
三、作图与计算题
15.(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16.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
(2)由v=?得:s=vt=ct=3×108m/s×480s=1.44×1011m。
17.解:在阳光下,物体高度和影子长度如下图:

根据相似性对应边成正比得h1:h2=L1:L2

代入数值得:
四、实验探究题
18.入射光线;等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19.(1)较黑暗;蜡烛B
(2)重合;相等;垂直;相等
(3)B
20(1)垂直;
同一平面内
(2)
4;
平面镜
21(1)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倒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太阳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秋季八年级物理目标测试卷
(第四章:光现象)
题号




总分
书写分
座位号
得分
一、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16分)
1.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我们看到玻璃缸内水中的金鱼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________

选填“左”或“右”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适量水时的折射角.
3.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m当该同学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
5.“天空之镜”位于青海的茶卡盐湖,这是由于光在湖面处发生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形成了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使白云的倒影与湖水相接,美动人心。
6.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________现象,白屏上的彩色光带可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可见光,科学研究发现,除了这七种颜色的可见光,还有两种人看不见的光它们是________。
7.小明同学身165cm,早上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
8.穿着蓝色上衣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在黄色追光灯的照射下,台下观众看到的演员上半身是_____色;春日,花红柳绿。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
题2图
题4图
题7图
二、选择题(共6题;第9—12题是单选题,每题2分,第13、14为多选题,每题3分,答对得3分,答案不全得1分,答错不给分,共14分)
9.如图所示,表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正确的是图(?

A.
B.???????
C.
D.
10.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11.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光的漫反射?????????B.池水变浅﹣﹣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1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靠近物体0.2m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3(多选).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

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C.它是太阳的实像
D.它是太阳的虚像
14(多选).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光的速度改变了
C.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D.当光射到玻璃和空气的界面时,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
三、作图、计算题(共3题;第15题7分,第16题7分,第18题8分,共22分)
15.(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达到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设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17.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
m,竖直立着的2
m长的竹竿的影长2.2
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
4、
5、
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题7分,共28分)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①如图甲让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的O点,然后改变________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如何变化。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且________和________分居在法线两侧;
②把纸板的半面F向前或向后折,照图乙那样,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从而表明________。
1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0.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___次试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21.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
1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1
………………………

…………

…………
线
…………

…………

…………

…………

…………

………………………
1
………………………

…………

…………
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