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课时
说课人:
高一生物组
目录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过程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为物生地普通班,虽然基础较差的同学占比较多,但是课堂很活跃。本节内容与之前必修一学习内容关联性较低,所以我分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1、在知识上,提前讲解第二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学生了解有性生殖的过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以思考、讨论类问题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2、在心理上,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能会有一些难点,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下降,但关于人类遗传的知识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探究过程的生动性,把学生带入到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发现生物遗传规律的探究过程中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所讲的是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第二章《减数分裂》知识的深入,又是后面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习的重要基础,也对后面学习变异与进化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节的重点,也是整个必修二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及解释
2、结合减数分裂,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本质
能力目标
1、通过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
维,培养学生演绎与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孟德尔生平以及研究过程的了解,进行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感受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性状、相对性状、显性、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
1、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绘制遗传图解
三、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利用生活实际的事例、多媒体播放孟德尔的实验过程来教学。
在学法上: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使学生先去预习本节内容,在课上通过问题探究、思考讨论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集思广益,归纳概括。以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对新知识先理解后记忆。
四、教学的具体过程
+
(一)、新课导入
融合遗传的观点
融合遗传的观点是正确的的吗?
如果不正确,你有什么证据来证明?
融合遗传
正确?
唆餐课掖镍楞扔鼠唆晌索巡杰讳瘁蒙铺茸砚挣缆磨也桑鲸钾劣卒斌电矾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01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019
1、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
在最初,水稻的亩产只有几百公斤,截止到2018年5月22日,位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融合遗传
错误?
2、单双眼皮的遗传
融合遗传
错误?
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世界。
(二)、通过认识孟德尔,走进实验
问题1:孟德尔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为什么只有豌豆的杂交实验是最成功的?
1、豌豆花两性花,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2、豌豆有许多易于区分的性状。
性
状:生物体形态特征的外在表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思考:
羊的白毛和长毛是不是相对性状?
狼的灰毛和狗的白毛是不是相对性状?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不是相对性状?
高茎的花
矮茎的花
去雄
传粉
套袋
人工授粉过程
套袋
(花蕾期)
问题2:孟德尔是如何进行杂交实验的?(人工异花传粉的流程)
时间?
高茎
矮茎
P
×
(杂交)
高茎
F1
(子一代)
(亲本)
矮茎
高茎
P
×
(杂交)
高茎
F1
(亲本)
(子一代)
反交
正交
(三)、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
问题1:子一代的高茎性状是由谁决定的?
父本、母本?
高茎
F1
×
(自交)
高茎
矮茎
F2
(子二代)
问题2:为什么子一代全是高茎呢?
矮茎性状消失了吗?
3
:
1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2.84:1
277(矮)
787(高)
茎的高度
F2的比
另一种性状
一种性状
性状
2.82:1
152(黄色)
428(绿色)
豆荚颜色
2.95:1
299(不饱满)
882(饱满)
豆荚的形状
3.01:1
2001(绿色)
6022(黄色)
子叶的颜色
3.15:1
224(白色)
705(灰色)
种皮的颜色
3.14:1
207(茎顶)
651(叶腋)
花的位置
2.96:1
1850(皱缩)
5474(圆滑)
种子的形状
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
问题3:F2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3:1是不是巧合呢?
(四)、提示引导,讨论,归纳、概括
1、若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D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d来表示,写出每个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2、根据F2的性状表现来看,F1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单个存在还是成对存在。
3、结合有性生殖过程(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F1产生什么配子才能使F2中出现矮茎个体。
4、雌雄配子怎么结合才能使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DD
高茎
矮茎
dd
P
F1
配子
D
d
Dd
高茎
(受精)
×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F1
Dd
配子
D
d
D
d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F2
1
×
∶
3
dd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矮茎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1、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纯种高茎的遗传因子为DD,纯种矮茎的为dd,F1为Dd。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合子中遗传因子又恢复成对。
3、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下列实例中,属于典型的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B
)
A、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
B、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C、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接近1:1
D、开红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只出现红花一种类型
3、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B
)
A
、DD×Dd
B、DD×dd
C、Dd×Dd
D、Dd×dd
(五)、随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预期
通过这种教学,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体现通过合作探究互信共勉、互助共进的课堂氛围,犹如让学生和科学家亲密接触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的精神,让他们对科学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