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夏朝建立的史实,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初步认识国家的概念。
2.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相关知识,归纳三朝兴亡的共同原因。
3.明确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重点】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难点】
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三字经》其中共提到哪些王朝?由谁建立?分别存世多久?
三字经
【宋朝
·王应麟】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史记?夏本纪》
夏朝
起止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都城:阳城
开国帝王:夏禹
亡国之君:夏桀
统治中心: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夏朝的国家机构
夏朝时已有政府官僚机构,古书上记载夏朝有“六卿”“六事之人”“三正”等官长。夏朝有军队,兵士称为“甲士”。还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记载,说明已有刑法。夏朝的监狱叫作“夏台”,据《史记·夏本纪》载,这里曾拘禁过商首领汤。监狱、刑罚、军队、官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成分。
2.“家天下”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公天下:指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和消费。
家天下:帝王把天下当做自己一家的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就是说父亲死了之后,他的位置一般由儿子来继承。如果在位的国王没有后代就由他的同胞弟弟来接位。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做法。被推选人必须具备德和才两个方面的条件,比如舜、禹。
“公天下”指的是原始社会因为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是“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家天下”指的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由原来的“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私”,垄断权力出现,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统治
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差别很大。
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夏朝设置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的目的是奴隶主阶级为了防止奴隶阶级的反抗而设置的。奴隶阶级为什么要反抗?
是因为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在原始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也没有国家。
你认为奴隶社会取代无阶级、无剥削的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实行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敲击乐器和成套的青铜酒器等,就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4.夏桀的暴政
“时日(桀)曷丧?予及汝皆亡。”
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他不分昼夜饮酒作乐,并把大臣在酒池子里淹死;和宫女们嬉笑为乐.....
模块二、商汤灭夏
视频:商汤灭夏
戮力同心的故事
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找到大贤人伊尹辅佐,商国实力空前强大,汤见时机成熟,君臣戮力同心,齐心合力,终于灭掉夏朝。
1.商汤概况
起止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都城:亳
开国帝王:商汤
亡国之君:商纣
2.商朝的强盛
商朝长期对外征战,对外控制的范围不断拓展。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加酷刑,残害人民。
3.纣王的暴政
商朝时,生产领域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被迫在农田上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里做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会被奴隶主随意转让、买卖,甚至会被奴隶主屠杀,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奴隶主殉葬。例如,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模块三、武王伐纣
1.武王伐纣的背景
周国国君周文王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开始强大起来,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开始准备讨伐商。
2.武王伐纣的概况
牧野之战
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率兵伐商,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焚,商王朝灭亡。
武王伐纣
暴殄天物:《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恶贯满盈:《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意指:商纣王作恶多端,就像串钱的绳子一样,其罪恶已串到头了。老天爷已命令我杀死他。
助纣为虐:《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据传是暴君。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模块四、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
假如你是西周的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周公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
2.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国人暴动西周灭亡。末代暴君周幽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所灭,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何为“国人”呢?
在周代,所营筑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内到外分别为城和郭,城内称“国人”,城外的称“野人”或者“鄙人”。
国人的主要成分是一般平民、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以及社会的下层群众,也包括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
“国人暴动”时在位的是周厉王,周厉王是一个贪婪、残暴并且好利的君主。他把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攫为己有,不许人民采樵渔猎。“国人”忍无可忍,纷纷议论厉王暴政。厉王指控“国人谤王”,进行杀戮。“国人”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见面,以目示意。厉王自鸣得意。召公劝他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水堵上,一旦溃决,伤人更多。”厉王根本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终于引起“国人暴动”。
数十年后,即在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分析上面三个朝代的更替,思考: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由此可见,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
建议将此活动设计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
三、课堂小结
四、结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和灭亡过程,总结了朝代建立和灭亡的规律,一个朝代要建立和加强巩固,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要任用贤能,发展生产,而暴政往往是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不仅是以前,现在我们也要反对暴政,建设和谐、民主、法治的社会。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夏商周的更替上
微课
夏商周的更替下
微课(共48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导入新课
三字经
【宋朝
·王应麟】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读《三字经》其中共提到哪些王朝?由谁建立?分别存世多久?
导入新课
BC2070年
BC1600年
BC1046年
BC770年
禹建夏
建都阳城
汤建商
汤建都亳
盘庚迁都殷
周武王建西周
建都镐京
周平王建东周
建都洛邑
BC221年
秦朝建立
东周结束
读《三字经》其中共提到哪些王朝?由谁建立?分别存世多久?
约400年
约600年
约800年
掌握夏朝建立的史实,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初步认识国家的概念。
01
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相关知识,归纳三朝兴亡的共同原因。
02
明确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03
教学目标
目录
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叁
武王伐纣
贰
商汤灭夏
肆
西周的分封制
目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史记?夏本纪》
1.夏朝的建立
夏朝
起止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都城:阳城
开国帝王:夏禹
亡国之君:夏桀
统治中心: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夏朝的国家机构
夏朝时已有政府官僚机构,古书上记载夏朝有“六卿”“六事之人”“三正”等官长。夏朝有军队,兵士称为“甲士”。还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记载,说明已有刑法。夏朝的监狱叫作“夏台”,据《史记·夏本纪》载,这里曾拘禁过商首领汤。监狱、刑罚、军队、官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成分。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传子制(世袭制)
禅让制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2.“家天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公天下:指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和消费。
家天下:帝王把天下当做自己一家的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就是说父亲死了之后,他的位置一般由儿子来继承。如果在位的国王没有后代就由他的同胞弟弟来接位。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做法。被推选人必须具备德和才两个方面的条件,比如舜、禹。
“公天下”指的是原始社会因为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是“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家天下”指的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由原来的“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私”,垄断权力出现,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统治
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差别很大。
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出土文物,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玉礼器钺等
绿松石牌饰
华夏第一鼎
宫殿
政府机构
军队
刑法
监狱
原始部落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早期国家
夏朝设置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的目的是奴隶主阶级为了防止奴隶阶级的反抗而设置的。奴隶阶级为什么要反抗?
是因为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在原始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也没有国家。
你认为奴隶社会取代无阶级、无剥削的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实行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敲击乐器和成套的青铜酒器等,就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4.夏桀的暴政
“时日(桀)曷丧?予及汝皆亡。”
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他不分昼夜饮酒作乐,并把大臣在酒池子里淹死;和宫女们嬉笑为乐.....
夏桀把人当坐骑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我们愿意与
你同亡!
目录
二、商汤灭夏
视频:商汤灭夏
戮力同心的故事
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找到大贤人伊尹辅佐,商国实力空前强大,汤见时机成熟,君臣戮力同心,齐心合力,终于灭掉夏朝。
商汤
(BC1670—BC1587)
伊尹
商朝开国元勋
起止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都城:亳
开国帝王:商汤
亡国之君:商纣
商汤
1.商汤概况
商汤在建立商朝之后,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逐步强大起来。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2.商朝的强盛
商朝长期对外征战,对外控制的范围不断拓展。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加酷刑,残害人民。
商纣王
对外征伐
建造豪华宫殿
沉重徭役赋税
炮烙之刑
3.纣王的暴政
戴枷奴隶陶俑
商朝时,生产领域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被迫在农田上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里做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会被奴隶主随意转让、买卖,甚至会被奴隶主屠杀,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奴隶主殉葬。例如,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目录
三、武王伐纣
1.武王伐纣的背景
周国国君周文王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开始强大起来,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开始准备讨伐商。
2.武王伐纣的概况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战中灭亡商朝,建立了西周,定都镐京。
牧野之战
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率兵伐商,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焚,商王朝灭亡。
武王伐纣
暴殄天物:《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恶贯满盈:《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意指:商纣王作恶多端,就像串钱的绳子一样,其罪恶已串到头了。老天爷已命令我杀死他。
助纣为虐:《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据传是暴君。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目录
四、西周的分封制
假如你是西周的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1.分封制
填表:西周分封制
诸侯
(受封者)
周王
(封者)
授予土地、人民
进纳贡物;服从调兵
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
宗亲和功臣
目的
分封对象
分封依据
分封制的内容
(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周公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
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姬姓之人分封最好,且封地多富庶。同姓国包围异姓国。
殷商贵族微子启
功臣吕尚
周王室贵族召公
成王弟叔虞
武王弟康叔
周公子伯禽
西周等级示意图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诸侯
天子
授民
授疆土
缴纳贡赋
服从调兵
分封制
目的
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扩大统治范围
作用
弊端
内容
标准
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宗亲和功臣
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
诸侯力量强大,会威胁周天子的统治,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权利
1.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
2.在封地内再次进行分封
义务
1.定期朝贡
2.服从调兵
【归纳总结】
2.西周的灭亡
烽火戏诸侯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国人暴动西周灭亡。末代暴君周幽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所灭,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何为“国人”呢?
在周代,所营筑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内到外分别为城和郭,城内称“国人”,城外的称“野人”或者“鄙人”。
国人的主要成分是一般平民、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以及社会的下层群众,也包括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
国人暴动图
“国人暴动”时在位的是周厉王,周厉王是一个贪婪、残暴并且好利的君主。他把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攫为己有,不许人民采樵渔猎。“国人”忍无可忍,纷纷议论厉王暴政。厉王指控“国人谤王”,进行杀戮。“国人”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见面,以目示意。厉王自鸣得意。召公劝他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水堵上,一旦溃决,伤人更多。”厉王根本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终于引起“国人暴动”。
数十年后,即在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由此可见,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分析上面三个朝代的更替,思考: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小组合作探究
建议将此活动设计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和灭亡过程,总结了朝代建立和灭亡的规律,一个朝代要建立和加强巩固,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要任用贤能,发展生产,而暴政往往是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不仅是以前,现在我们也要反对暴政,建设和谐、民主、法治的社会。
结束语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夏商周的更替上
微课
夏商周的更替下
微课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