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7 19:10:08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历史
九年级/上
教学目标:
1.了解罗马文明的兴衰过程;知道罗马城邦的兴起;了解罗马共和国的民主、军事制度及扩张;知道罗马帝国盛与衰的原因。
2.知道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及其结果;理解《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目录:

罗马城邦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衰亡
目录与教学目标
条条大路通罗马!
导入新课

罗马城邦
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1.罗马城邦的兴起
位置: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特点:山地众多,利于畜牧业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投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了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后来,新城被命名为“罗马”。
罗马城的象征
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
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
时间:
公元前509年
国家管理:
国家的统治决策权掌握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元老院
执政官
公民大会
(权力最大)
在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保民官
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公元前5世纪初,产生了保民官。
保民官从平民会议中选出,最初为2人,后来增加到10人。保民官享有否决权,其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除独裁官外,只要是违背平民利益的决定,都有权否决。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
不同点:雅典的民主是全部公民的直接民主,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手中,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选举方式也是全民选举抽签选举等;而罗马的共和制实际上是贵族的民主制,重大权力掌握在元老院手中。
罗马共和国的民主制度与雅典民主制有何异同?
共同点:都是奴隶主的民主,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
《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广场时的情景(想象画)
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容:
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第3表
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的斗争也并没有因此而终止。
3.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公元前3世纪,征服意大利
通过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
控制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地区
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战。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败。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三个中最著名的战争。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罗马则出兵马赛切断汉尼拔的补给,此时迦太基国内矛盾激发,汉尼拔回军驰援,罗马乘机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
第三次布匿战争是一场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罗马主动进攻,长期围困迦太基城,迦太基不甘被进攻,于是奋起作战。可惜最后迦太基战败惨遭屠城,领土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份——阿非利加行省。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知识拓展】布匿战争
4.斯巴达克起义
(1)背景:在扩张中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①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使用非常普遍。奴隶数量多,工厂、农庄、矿场和家庭都广泛使用奴隶,甚至一些医生、教师、乐师也由奴隶充当。历代元首有时也利用这些奴隶组成卫队,驻守在宫廷之内。奴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
②奴隶地位的低下:罗马人还把奴隶当作角斗士。角斗士在罗马的地位极其低下,在角斗场上,他们或者互相决斗,或者与狮子等猛兽拼杀,观众以观看其生死挣扎为乐。
(2)过程: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
(3)结果:被血腥镇压。
(4)意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罗马帝国
随着版图的迅速扩大、人口的日益膨胀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复杂化,罗马的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原来的共和制难以继续维持,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帝制
公元前49年,凯撒获得无期限的独裁权力。在入主罗马之后实行一系列政策,使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制转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罗马帝国的建立
把共和国变成帝国的执政官:凯撒
恺撒(公元前101-公元前44年)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了政权,强迫元老院授予他“终身独裁官”的职位,拥有帝王一般的权力。
恺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却触动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
公元前44年,恺撒走入元老院,几名身藏短剑的刺客一拥而上,被连捅了23刀后,56岁的恺撒横尸厅前,成为古代恐怖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牺牲品之一。
刺杀凯撒
屋大维
1.
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
,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代。
屋大维是凯撒妹妹的孙子。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为了避免遭到和凯撒同样的命运,屋大维并不急于称帝,而是以“元首”的身份进行统治。
元首控制元老院,并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就是皇帝。屋大维创立的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隐蔽的君主制,罗马帝国从此开始。
2.
罗马帝国的兴盛
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屋大维统治罗马40余年,这以后将近200年,罗马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被称为“罗马的和平”时期。四通八达的道路把罗马大帝国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罗马是罗马帝国的中心。“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谚语就形象地描述出罗马帝国当时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景象。
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2.罗马帝国的扩张

罗马帝国的衰亡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1.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4世纪末,在野蛮民族“日耳曼人”的进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日耳曼人灭掉了西罗马帝国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也标志着“欧洲封建社会开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原因
外因:
分裂: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灭亡:
内因: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公元375年,日耳曼人开始入侵罗马帝国;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地中海霸主
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帝国
分裂
西罗马灭亡
东罗马灭亡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
1000
509年
2世纪
73年
27年
2世纪
395年
476年
1453年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黄金时期
政治
公民大会
元老院
执政官
保民官
十二铜表法
布匿战争
灭迦太基
共和国衰落
屋大维
横跨欧亚非地中海成为内湖
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法律
内部危机
外族入侵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称霸地中海
罗马帝国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
(前1000年)
(前509年)
(前2世纪)
(前27年)
(395年)
(476年灭亡)
东罗马帝国
(1453年灭亡)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历史
九年级/上



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罗马文明的兴衰过程;知道罗马城邦的兴起;了解罗马共和国的民主、军事制度及扩张;知道罗马帝国盛与衰的原因。
2.知道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及其结果;理解《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
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十二铜表法》。
【难点】
罗马进入帝国的原因、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理解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
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条条大路通罗马!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
罗马城邦
1.罗马城邦的兴起
位置: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特点:山地众多,利于畜牧业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图片: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投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了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后来,新城被命名为“罗马”。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
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时间:公元前509年
国家管理:
1.国家的统治决策权掌握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2.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
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4.《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50年)
在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公元前5世纪初,产生了保民官。
保民官从平民会议中选出,最初为2人,后来增加到10人。保民官享有否决权,其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除独裁官外,只要是违背平民利益的决定,都有权否决。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
罗马共和国的民主制度与雅典民主制有何异同?
共同点:都是奴隶主的民主,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
不同点:雅典的民主是全部公民的直接民主,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手中,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选举方式也是全民选举抽签选举等;而罗马的共和制实际上是贵族的民主制,重大权力掌握在元老院手中。
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容:
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第3表
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的斗争也并没有因此而终止。
3.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1.公元前3世纪,征服意大利
2.通过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
3.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地区
【知识拓展】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战。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败。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三个中最著名的战争。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罗马则出兵马赛切断汉尼拔的补给,此时迦太基国内矛盾激发,汉尼拔回军驰援,罗马乘机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
第三次布匿战争是一场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罗马主动进攻,长期围困迦太基城,迦太基不甘被进攻,于是奋起作战。可惜最后迦太基战败惨遭屠城,领土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份——阿非利加行省。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4.斯巴达克起义
(1)背景:在扩张中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①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使用非常普遍。奴隶数量多,工厂、农庄、矿场和家庭都广泛使用奴隶,甚至一些医生、教师、乐师也由奴隶充当。历代元首有时也利用这些奴隶组成卫队,驻守在宫廷之内。奴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
②奴隶地位的低下:罗马人还把奴隶当作角斗士。角斗士在罗马的地位极其低下,在角斗场上,他们或者互相决斗,或者与狮子等猛兽拼杀,观众以观看其生死挣扎为乐。
(2)过程: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
(3)结果:被血腥镇压。
(4)意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模块二、罗马帝国
随着版图的迅速扩大、人口的日益膨胀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复杂化,罗马的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原来的共和制难以继续维持,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帝制
1.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49年,凯撒获得无期限的独裁权力。在入主罗马之后实行一系列政策,使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制转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恺撒(公元前101-公元前44年)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了政权,强迫元老院授予他“终身独裁官”的职位,拥有帝王一般的权力。
恺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却触动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
公元前44年,恺撒走入元老院,几名身藏短剑的刺客一拥而上,被连捅了23刀后,56岁的恺撒横尸厅前,成为古代恐怖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牺牲品之一。
1.
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
,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代。
屋大维是凯撒妹妹的孙子。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为了避免遭到和凯撒同样的命运,屋大维并不急于称帝,而是以“元首”的身份进行统治。
元首控制元老院,并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就是皇帝。屋大维创立的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隐蔽的君主制,罗马帝国从此开始。
2.
罗马帝国的兴盛
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屋大维统治罗马40余年,这以后将近200年,罗马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被称为“罗马的和平”时期。四通八达的道路把罗马大帝国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罗马是罗马帝国的中心。“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谚语就形象地描述出罗马帝国当时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景象。
2.罗马帝国的扩张
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模块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4世纪末,在野蛮民族“日耳曼人”的进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日耳曼人灭掉了西罗马帝国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也标志着“欧洲封建社会开始”。
分裂: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三、课后小结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视频:古罗马大事年表-从罗马建城至西罗马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