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解读】
2012年《考试大纲》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
1.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表达准确和语义连贯常结合在一起考查,有客观选择题型,更有主观表达题,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用语不准确而出现的改错题,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减弱,但并没有绝迹,还要引起重视。
2.综合程度越来越高。本专题六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本专题的内容与其他专题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也越来越多,如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结合,与句式变换结合等。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耶么,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重视。
3.创新题型越来越多。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传统的纯理论的考查了,它的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图文转换、公益广告辞、致谢词等,要注意题型的变化动态,准确应对。
【专题突破】
四、语言表达简明
【解题指南】“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哆啄,而应井井有条,表达清晰。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具体可从三方面人手:
1.要围绕中心(全文的中心或一段的中心),不要旁生枝节。
2.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省去不必要的重复。例如:卖点心和杂食的小贩,歇着担子,提高喉咙,或者敲起小铜鼓,招揽主顾去买他们的东西。既然有“招揽主顾”,就不必说“去买他们的东西了”。
3.要注意适当使用修饰成分,不要滥用。有些同学常常有一个错觉,以为好的词语用得越多,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美,其实不然。至于多余的修饰成分,就更应当避免了。例如:两只喜鹊用嘴从远处衔来小柴棒飞到腊树上。既是“衔”来,当然是“用嘴”,这个修饰语是多余的。
4.要尽量选用一些简便的固定的说法。有些描述性的话或者并列的词语,在语言中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说法或者可以用某个词语来代替,就要尽量选用那个现成的说法。
5.消除歧义的方法
(1)停顿消除法。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往往会产生歧义。例如:这种糖五毛五十粒。可理解为“五毛钱”能买“五十粒”,也可以理解为“五毛五”能买“十粒”。可据意义合理停顿,予以消除歧义。
(2)重音消除法。有些词语的不同重音,会造成歧义。例:妈妈,我想起来了。句中“起来”重读,表示“我想起来了”;“起来”轻读,表示“我想到了”。
(3)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有些词语的多义,也会造成歧义。例如: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以前”或“前往”。
(4)改变词序法。次序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歧义。例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既可理解为“花瓶是两个朋友送的”,也可理解为“朋友送了两个花瓶”。调整语序,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即可消除歧义。
(5)结构划分法。层次结构划分不同,句意就不同。例如:我要炒肉丝。“炒肉丝”看作动宾结构,意为要干什么;划成偏正结构,意为要吃怎样的肉丝。
(6)语境消除法。①一些兼类词,也会构成歧义。例如:我要热饭。既可以理解为我要“做什么”,“热”为动词;还可以理解为我要“什么东西”,“热”为形容词。这类句子或短语消除歧义的方法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句意明确。因而,要改句末停顿号为句中停顿号,同时补充一些限制语境的词语,如“(不去洗菜)”、“(不是冷饭)”等。②有些句子或短语中,施事和受事代词会构成歧义。例如:船已启程二日即到。消除此类短语或句子歧义的方法是在句中增删或更换一些使歧义消除的词语。本句改为“船已启程二号即到”或“船已启程两天马上到”即可。
总之,语言表达一要明白易懂,二要准确规范。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这就要求我们避免使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还要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五、语言表达连贯
【解题指南】“连贯”是表达中旬与句之间排列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统一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
语言连贯,通过语句的排序、复位两种题型进行测试。其实,语言连贯作为一种语言能力,其目的就是使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一个句子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接得上、连的好,意思一贯而下,语脉清晰,文气畅通,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这样就需要遵循以下八大原则:
1.话题统一原则。所谓话题统一,就是指一个句段中,无论是分句之间还是句子之间都要联系紧密,围绕固定的中心,集中表现一个话题,主要表现为陈述对象前后一致、中心句和解证句的一致。
2.意境统一原则。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意境的统一,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选出衔接恰当的续句来。
3.事理统一原则。所谓事理统一,就是语段在表达某种意思时, 不能违背客观事实或情理。上下句之间也不能在事理上出现裂痕,否则,语句就衔接不上。
4.色彩相配原则。所谓色彩相配,是指在语段中,所选用的词语或句子在感彩和语体色彩上必须前后一致,与整体谐和匹配。
5.合乎语法原则。所谓合乎语法,就是语句在结构上要符合语法规律,上下句要在语法上通畅连贯。
6.语序顺畅原则。所谓语序顺畅,就是要求句子在排列上符合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不能颠倒错乱。句序安排有一定的原则: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或以空间的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或以主次为序。
7.前后照应原则。所谓前后照应就是上下句在意义上彼此呼应, 或在句式上保持一致。包括问句与答句的照应、上下句词语的照应、前后句式的照应。
8.首尾相接原则。所谓首尾相接原则,就是下句的头和上句的尾用词相同或基本相同,形成顶真或类似顶真的语言形式。在前文已经谈到,在一个语言单元中,一般说来,要保持陈述对象、叙述角度一致,但是有时为了强调突出某一对象, 或为更好地说明事物间的位置关系,需改变陈述对象,才能符合表达意图。
六、语言表达得体
【解题指南】“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着的身份、职业、处境,受活着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
1.适合上下文,词语使用准确,句式选用恰当。
语言,不论是基本的单位词,还是大一些的单位短语、句子,甚至是更大的单位句群、片段,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上下文。上下文,可能是前后相关的词语,也可能是前后相关的句子,还有可能是前后相关的段落。一个词语使用是否准确,一个句式选用是否恰当,都与这上下文有密切联系。
2.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21世纪教育网
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能准确严密地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态度。要但注意,襄义词和贬义词的褒贬感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语境中,也就是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时,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成褒义,用这种说反语的方法起到讽刺作用。
语言,不论是基本的单位词,还是大一些的单位短语、句子,甚至是更大的单位句群、片段,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上下文。上下文,可能是前后相关的词语,也可能是前后相关的句子,还有可能是前后相关的段落。一个词语使用是否准确,一个句式选用是否恰当,都与这上下文有密切联系。
3.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叙述事件,或说明事理,或描述现象,或抒发感情,要适合表达目的的要求。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有的放矢。运用语言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需要,采用恰当说法。否则就不得体。
4.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因此,说写者就不能一厢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5.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助于欢快气氛的加浓,多讲写吉利话,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切切不能说丧气话;在庄重的场合,用语要庄重、规范,不用拉家常的口吻和语气;在工作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经常用某些行话和术语;日常生活中,用语要自然、亲切、灵活,多用口语;与亲人谈话,不该用外交辞令,故弄玄虚;娱乐场合,用语要风趣、生动;外交场合,用语要不卑不亢;在多人场合,说话要顾及他人,不可高声喧哗。同是批评一个人,在私下场合,可直截了当;在公开场合,要委婉,把握语气。等等。
此外,还要利用特定的场合,学会“因境设辞”。曾经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年春天,他去拜访一位久未见面的老同学。那天,天气特别好,连绵的阴雨过后,艳阳高照,春光融融。老同学打开门,看见是他,高兴地说:“嗬,老朋友,你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这句话借助时令天气,一语双关地表达了对客人到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可谓恰到好处。
要点1:语言表达简明
【要点解读】所谓“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简”的要求:①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到话不能超出需要的信息。“明”的要求:①语言不能晦涩,②话语不能有歧义,③避免罗嗦,④要有条理。概括起来说,简明的要求就是: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避免重复,删除多余,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语句,看有无冗余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
要点2:语言表达连贯
【要点解读】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要点3:语言表达得体
【要点解读】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近几年,各省自主命题时对上述六个考点均有涉猎,比较而言,“得体”最受青睐,且有时喜欢与“连贯”一起命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而其余五个考点的单独拟题也时常见诸高考试卷,复习备考时都要重视。
【高考真题精解精析】
【2011高考试题解析】
1.(重庆)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 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为即将开始的③2011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在进行准备”,而它的上一句就是“热身”,语义重复,可以删除,⑦和⑤是一样的情况,“尚在准备之中”与前文“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亦可以删除。
2.(天津)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连贯的一段话
①.随着各种高效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电 网的兴起,太阳能携手海浪和海风,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
②.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
③说不定人们会用墙体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住宅和办公楼更为节能、舒适
④.而新能源在不远的将来会大踏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⑤.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
【答案】⑤②④①③
【解析】⑤和②句从两个方面提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能源问题,④句引出新能源话题,①和③分别介绍了新能源在生活生产中的使用,以及未来新能源的前景。
3.(陕西)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⑤是总括句强调“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放在首句提纲挈领,②⑥句都在阐述食品安全的“各环节”,应该作为一组紧随其后;“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各环节的隐患”包括监管和执法两个方面,先监管,在法律严惩 最后达到效果,所以顺序为③①④。
4.(山东)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答案】⑥②①③⑤④
【解析】注意“有一些”形成排比,⑥应该位于开头,④具有总结作用。
5.(山东)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不超过30个字),□□□□□□□□□□□□□□□□□□□□□□□□□□□□□□(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不超过30个字)。
【答案】
【解析】注意竖表头中的五行内容,审准题目中的“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6.(山东)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5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得体,就是将划线中文学化、成人化的词语“潺潺流过、卵石、清晰可见。、长髥老者、面容清瘦、炯炯有神”转化成少儿容易理解的口语化、形象化的词语即可。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得体
7.(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答案】C
【解析】⑥句是一个总起句,说明今天与昨天和明天的关系,又与最后一句话相互照应。⑥④两句中都有“接力”两个词,有承袭关系,所以放在一起;②③阐述今天对昨天的重要意义;①⑤阐明今天和明天的关系。
8.(全国)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①有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②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③也不乏幼稚之处。④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⑤要我说出来,看我想的对不对。
答:①__ ②__ ③__ ④__ ⑤___
9.(辽宁)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____,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C 建立模式④ --------利用 保护②-------是手段措施 ;结果是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③-----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⑤;最后是评价突破①口----“也是”重要举措⑥,完全是逻辑顺序。
10.(湖南)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与07年同。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
11.(湖北)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 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③不超过20字。(4分)
【答案】①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②书香何需烟草香。
【解析】注意审题,内容要符合要求,句式简单,语言简洁,有警示作用。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12.(湖北)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答案】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极力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解析】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13.(广东)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 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 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 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 ④③⑤①②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③④①②
14.(广东)(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3分)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②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成分,③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答案】①尽管;②既然;③因而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解析】关联词语的考查一直是个热点,它不仅要求对词本身理解,还要求对句群关系的把握;既涉及词法知识点,又包含语法知识点。故而,选填关联词语题在考察中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本题提供的7个词语,从中选取3个,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材料信息,但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进行选择,第一处关系词为“但是”,据此我们可推断①为“尽管”,表示让步;再根据“就”,判断②处为“既然”;最后根据“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来判断,这句是结论性句子,因此选择“因而”。
15.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答案】正月十五闹花灯,灯象征着希望,闪烁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期盼,灯节不只有一元复始之时的元宵节,也有秋高气爽之日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解析】串词体现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特点的要求,我们在写串词的时候必须做到简明扼要,使用浅显的语言,并且做到衔接自然和谐得体。做题角度可以选择上下两个节目的共同点为切入口,本题中元宵节与中秋节的共同点是“十五”“团圆”“花灯”等,然后围绕这些重点做适当的总结并铺垫,就能将串词写好。
16.(安徽)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5分)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21世纪教育网]
宛风:④
17.(北京)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 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这“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 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 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答案】D
【解析】根据就近原则和陈述对象一致性原则,①句应填“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古城”和上一句较连贯,又能作下一句的主语;②处应填“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因为“拱形城门”与后一句“上面”承接较紧,而“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强调的是“别具一格”。
【2010高考试题解析】
【2009高考试题解析】
1.(2009全国卷I)下面文字中画线的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小芹①后,跟小二黑②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她③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④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她⑤的办法。她⑥把小芹娘⑦的事从关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答:
。
【答案】③改为“小芹”;⑤改为“三仙姑”⑥ 改为“小芹”;⑦ 改为“她”。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③⑤⑥用“她”指代不明,⑦用“小芹”则会造成叠床架屋,语意重复。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病句修改能力及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2.(2009全国卷I)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
。
【答案】示例: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
【解析】解答时要扣住主题“沈阳全民读书月”,要特别突出“沈阳”和“读书”两个词语,的图形构成,同时结合题干要求“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进行整合,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定位】本题为图文转换试题,既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3.(2009全国卷II)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 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答:
。
【答案】①删除或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解析】①删除或改为“他”避免语意重复,达到简洁要求;③改为“合图”使指代明确;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使指代明确;使前后文衔接、连贯。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衔接、连贯的能力,同时与病句修改结合起来。因此,要在语句通畅的基础上,力求连贯得体。
4.(2009北京卷)今年1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集会游行, 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
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
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具体;不少于100字。
答:
。
5.(2009湖北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的书名:《 》
理由:
。
【答案】示例:①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②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解析】诗歌集的主题思想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所以①两个标题中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借代;②这种含蓄的表达风格,前者更强烈直接地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后者委婉深沉地抒发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做这种题,一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等)的一般作用和效果;二要理解具体语境中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的含意。
6.(2009江西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答案】D
【解析】从整个语段的内容来看,首句的叙述的是人,承接应该是④;④和①结构相同,且过渡到作品和思想主张,接下来应该是①②;⑤进一步证明了②中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③用他人言语作结,所以②⑤关系更紧密,接下来应是⑤③。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层级为D。要此类题,要学会分组、抓关联词、找线索、就近原则、遵循事理的逻辑关系、看句子结构关系是否一致、话题陈述的一致性等。
7.(2009四川卷)下边是一张汶川特大地震中抢运伤员的照片。这张照片震撼人心,请对此写几句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话,表达你的颂扬之情。(100字以内)
答:
。
【答案】说什么非亲非故?道什么生人熟人?你们肩上扛着垂危生命,垂危生命连着一颗颗滚烫的心。山高算个啥,翻过去!无路也要行,踩着乱石攀登!这就是大爱无疆,有什么谊比这更长;这就是舍己为人,有什么情比这更深?
【解析】做好本道图文转换题关键有三点,一是认真读懂图片内容,二是用较有文采的文字表述出来,三是要有一定的情感,甚至是激情。
【考点定位】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达。
8.(2009重庆卷)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称重庆为“水火山城”。请分别用15~30字解读“水”与“火”的寓意。
“水”的寓意:
“火”的寓意:
【答案】“水”的寓意:柔韧、执著,是生命力的象征。“火”的寓意:热情、泼辣,是兴旺雄奇的象征。
【解析】以形象表意传情,这本是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在“水火山城”中,“水”不再只是地域处于长江、嘉陵江之间的半岛而言,“火”也不只是针对“火锅”而言,而是这样的地域特点与这样的饮食文化造就了这样的性格特点。地域文化近年是一些省市高考亮点,应该引以重视。
【考点定位】这是考查语言运用的鲜明、生动性,能力等级为D。
9.(2009重庆卷)用“帕格尼尼”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答:
。
10.(2009浙江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
【解析】⑤句紧承“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这一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段思路,理清表达逻辑。应本着“话题陈述对象一致”“语脉语流一致”“句式结构一致”,据此,则大局可定。
11.(2009浙江卷)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字)
答:
。
【答案】(示例)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她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
【解析】本题虽属图文转换,但形式新颖。以前图文转换是直接用文字表述图表中的信息,而本题则是要学生展开想象,表现画面的意蕴,揭示画面的内涵。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和修辞的运用能力,兼考语言生动、形象、简明。此类题解题关纽在:一是明晰要求,读懂图表;二是要明确主体,确定方向;三是借助修辞,展开想象;四语言精练,形象生动。
12.(2009浙江卷)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50字)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 。
【答案】孩子,加分固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啊。
【解析】“生活交际”是本题的突出特点。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切合语境,体察语气,二是要符合双方人物身份地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连贯,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本题应根据题目显性要求隐性要求体察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又有一段限制性的题目,很能考查出考生的语文能力,值得重视。
13.(2009安徽卷)下图有三个板块,请先用一句话对三个板块的内容作整体概括,再各用一句话作分别概括。
整体概括(18字以内):
分别概括(每句12字以内):①
②
③
【答案】整体概括:我省多方面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分别概括:①清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②扩大农民工保险范围。③ 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解析】固定特定话题,分析全部元素。
【考点定位】图文转换,概括信息。
14.(2009广东卷)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答案】C
【解析】从理论上讲,语言的排序(连贯)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但最需我们留心的是陈述话题前后要一致,还有就是前后呼应。语段中先说“示现本是佛教用语”,那么后面就应该是“后来怎么样”,所以选③,这样就可排除A项B项;然后紧承上面,应总说“修辞学中的示现”,再举例,所以③后是①,这样就可排除C项,所以选D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E。侧重考查从衔接、连贯角度来调整和组织句子。
15.(2009广东卷)下面的图表 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义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A ,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 B 。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 C ,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答案】A、观众的文化程度越低,越会以电视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B、不同职业公众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别。C、充分考虑不同观众群体的特点。
【解析】这类题一定要注意把图标内容转化为文字内容,而转化时就要把握住每个图标的主要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图表一说的是学历不同群体 ,趋势是“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就越高”;图标二说的是不同职业的群体,特点是“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别”,这里就不好说趋势了。还有,就是,转化之后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E。侧重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要求把图表内容转化的同时还要兼顾连贯、准确。
16.(2009广东卷)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
。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种鼓勋、一种鞭策。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最后, 。
【答案】
尊敬的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感谢的心情,迎来了华南大学的贵宾。华南大学捐赠我们的图书和电脑,将会大大改善我们的学习条件。
最后,我谨代表全体同学向华南大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解析】注意本题的采分点,称谓得体1分;所补写正文内容包含“欢迎”“感谢”和“事由”,3分;表达连贯、措辞得体2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E。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生动,要求根据具体的语境把致谢词写得既得体又生动。
17.(2009海南宁夏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答案】C
【解析】采用倒推法,根据结尾“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可以判断上一句应该为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注意用排除法。
18.(2009江苏卷)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答:
。
【答案】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解析】本题考查较去年“家长是否应接送孩子上学”那题要好要巧要活。题目是这样的: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考点采自鲜活的现实生活,考生感同身受,当不会无病呻吟。内容符合要求,运用排比手法。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是否得当,能否辨明优劣,要根据个人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阐发见解,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19.(2009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当揣,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连径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问的美与丑
A.④①③ B.③①④ C.④③① D.⑤③④①
【答案】D
【解析】⑤引用歌德的话总起读书的好处③加以确认、强调,并指出书的两种身份④①书让人获取知识、看清美丑、不断进步,层层递进,书还有缺点。
【考点定位】考查对语言的分析、理解和语义的衔接。
20.(2009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
答:
。
【答案】画面内容: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流出的几滴水呈“SOS”状。寓意:水在呼救,警示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析】解答本题时读图要仔细,主要观察水龙头和家庭主妇的表现,通过现象,由表及里,揭示漫画的内涵。
【考点定位】本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个漫画命题新颖,既贴近社会现实,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语文的关注现实性,提醒考生要关心注意身边事,不能读死书,要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012高考押题】
1.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分别填入文段横线处。
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谐趣发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到原始时代的团结与统一。
①虽然他们所欢喜的“谐”不必尽同
②极粗鄙的人喜欢 “谐”
③极文雅的人也还是喜欢 “谐”
④揭开文明人的面具
⑤大家在谑浪笑傲中忘形尔我
解析:②③分说,①总说,⑤说人们的表情,④说人们的心理。
答案:②③①⑤④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________。________。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错了”,素质教育首先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
①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有谁会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
②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④大家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
⑤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
A.⑤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⑤
C.⑤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⑤
解析:选C。⑤为本段分论点;③④①分别照应分论点中“知耻”和“守信”;②既照应前文的“气节”,又与后面的“这三点”呼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①③②⑤④ B.④⑤③②①
C.④①⑤③② D.①⑤④③②
解析:选C。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4.下列句子画线部分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解析:选D。“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A项,“垂询”中的“垂”为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的询问,不合语境。B项,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C项,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
5.下面是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的一幅对联。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烟雨湖山六朝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仔细思量,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英雄儿女一盘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结局,________。
①胜固欣然 ②我始欲愁 ③败亦可喜 ④人言为信
⑤风吹皱一池春水 ⑥浪淘尽千古英雄
A.④②⑤/①③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③②⑤/①④⑥ D.④①⑥/③②⑤
解析:选A。上联的“烟雨”可以推断是写人对景物的观赏内容;下联“如何结局”可以推断最后一空是“浪淘尽千古英雄”;同时选项中的“胜败”也是判断的一个标准。
6.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
①它们似乎为此而骄傲,而兴奋。
②脚下便是一条欢呼雀跃的溪水。
③小心翼翼地踏着木板铺成的链桥。
④它们荡着如鳞的细浪,唱着淙淙的山歌。
⑤于是,它们便得了一个很动听很贴切的名字——珍珠滩。
⑥争先恐后地向前蹦着,跳着,撞击出千万颗银亮的水珠,宛如一串串散了线的珍珠。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④②⑥①⑤
C.④③②⑥⑤① D.④③②⑥①⑤
解析:选A。小心翼翼“自然要注意”脚下溪水,“溪水”自然要先描写动态,说“得名”最后再说“溪水”对“得名”的反应。
7.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才算得上又富又强的人。
①能否在精神上坚定地保持同步富裕
②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
③主要还得看他在物质富裕的同时
④决不能单凭他拥有金钱的多少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解析:选D。主要是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的标准。按照常规思维,大多数人都认为物质富裕就算富有,而这里的四句话则重在强调精神上的富裕。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这道题的答案就应该是D。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__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________、________,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①层叠出挑 ②象征中国精神
③互为对仗 ④凝聚中国元素
⑤互相补充 ⑥造型主从配合
⑦居中升起 ⑧功能上下分区21世纪教育网
A.①⑦②④⑤③⑥⑧ B.⑦①④②③⑤⑧⑥
C.⑥⑧③⑤②④①⑦ D.④②⑦③⑧⑥①⑤
解析:选B。先从宏观上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所处位置⑦、总体造型①、元素④、精神②,接着说“地区馆”与“国家馆”的相互关系③、⑤,最后说“国家馆”与“地区馆”二者的功能关系⑧、造型关系⑥。
9.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地震发生之后的72小时,被称为实施救援的黄金72小时,这72小时里,________。5月12日下午从总书记、总理到徒步向震中挺进的战士,从去灾区的志愿者到北京街头排队献血的大学生,无数人伸出手、挽起臂膀、迈着步伐、紧握生命、与时间赛跑。中华民族的无数个个体,在72小时里绽放着________ 。
①早到一分钟,就意味着多救出许多生命;早到一个震区,就意味着带去生命的希望
②早到一个震区,就意味着带去生命的希望;早到一分钟,就意味着多救出许多生命
③人性的光辉、人格的光荣与人道的光芒
④人道的光芒、人性的光辉与人格的光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前一空,从前文强调时间的角度来考虑;后一空,从三个短语语意的轻重和范围来考虑。
1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填在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一直认为,除开《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个意思。
①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追思、感慨
②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
③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
④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
⑤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
⑥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
A.②⑤⑥③④① B.②⑤④⑥③①
C.③⑤④②①⑥ D.③⑤⑥④②①
解析:选D。空缺文字分为两部分,分别叙述其他人物(③⑤⑥)与诸葛亮(①②④),而①必须放于最后与杜甫所写的诗相衔接。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问题,自1985年以来,已成为中国当代的一个热闹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这些派别,________。
①虽有人自称“国粹派”,只不过是针对全盘否定派的愤激之辞,实际是革新派中的坚定分子
②各派学者纷纷议论,褒贬不一
③基本上分否定派和革新派两种
④革新派也有两种,一是批判继承派,一是继承批判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否定派中有全盘否定派和基本否定派之分
⑥其中许多人的思路是经验性的,即用列举传统文化中的优缺点的方法来论证他们的主张
A.③⑤⑥④①② 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④⑥① D.②③①⑤④⑥
解析:选D。从“有……也有……”的句式,可知⑤④应紧密相连,排除A项和B项。从逻辑关系来看,①不宜放在最后,排除C项。故选D。
12.下面是某学生日常表现记录摘抄。请根据这些内容,用第二人称,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促进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
(1)10月20日:在校运会上创造一百米和跳高两项校纪录。
(2)11月10日:上午第一节课迟到。下午课外活动报名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训练。
(3)12月3日:下午第二节生物课打瞌睡。下午第三节课,语文老师宣读了他的一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演讲作品。
(4)1月3日:在高三一诊模拟考试中作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在竞技场上的英姿让人佩服;你的文采和口才令人倾倒,如果能更守时、好学、诚信,会让你如虎添翼。老师相信你一定能严于律己!
13.兴星中学打算校庆时邀请知名校友江来院士作专题讲座。下面是该校高三2班张扬同学为学校写的一封邀请函。请你根据提供的资料,补全这封邀请函的其它内容。
材料:兴星中学将在2011年1月20日上午9时在本校礼堂举办80周年校庆活动。兴星中学将邀请校友——中科院院士江来教授在庆典上作讲座。江来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口专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讲座内容为“立志与成才”。
尊敬的江来院士:为庆祝学校成立80周年,学校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__________B______
2011年1月10日
14.下面这段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
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动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①外观美 ②人性化(舒适性) ③车速快
④噪音低
15.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作为准则的言简意赅的字句。请拟一条格言,赠送给常用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朋友,激励其乐观处事。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打开心灵一扇窗,看到天空无限蓝。(2)你给生活一个灿烂微笑,生活还你一个明媚春天。
16. 2010年6月,某大学丁副教授发表博文,建议把朱自清的《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他以《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为由,指出《背影》宣扬违法行为和病态的审美,并表示朱自清文风孱弱病态,近乎无病呻吟。该建议一出,引起各界人士议论纷纷。你看了上述内容后,有何感想?请对这篇博文进行回复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80字左右)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背影》更大的意义在于文学教育和情感教育,朱自清的文笔细腻,《背影》故事情节真实感人,请问丁教授,您见到哪位读者因为读了《背影》,而在铁道上被火车撞到?
17.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8处空白各填一个合适的字。
简约主义的先秦史
盘古说:我开;共工说:我撞;女娲说:我____;夸父说:我追;精卫说:我填;后羿说:我____:仓颉说:我造;神农说:我尝;燧人说:我____;有巢说:我搭;黄帝说:我们怎么搞?尧说:我让;舜说:我也让;禹说:我还是让;启说:让让让,什么让,也不看看人家受得了受不了?鲧说:我堵;禹说:我____;盘庚说:我____;伯夷说:我采;叔齐说:我饿。子牙说:我钓;武王说:我____;穆王说:我游;幽王说:我点;干将说:我铸;鲁班说:我锯;王僚说:我砍;荆轲说:我____;嬴政说:我是始皇帝!孙子说:我谋;孔子说:我____;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无为;庄子说:自在;公孙龙子说:我辩;韩非说:把你们这些人统统抓起来!所以没了!
解析:“文史不分家”,此说有理。《简约主义的先秦史》中所列举的历史人物,高中生在语文课本或历史课本中都是见过的。一个人物就是一个历史故事,要填字的8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燧人钻木取火、大禹疏河、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荆轲刺秦及孔子仁教,这些人物及其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概括性很强的一个关键字不难得出。解此题要多读几遍题,以产生记忆的惯性,并注意人物间的“对举”,以此找到解题的途径。
答案:补 射 钻 疏(导) 迁 伐 刺 仁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高考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信得过商店”牌匾的文具店买2B铅笔。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
学生:请问有没有2B铅笔卖?
售货员:都在那边摆着呢,你自己看吧。①
学生:(拿着铅笔)新闻里说,市场上有不少伪劣2B铅笔,这铅笔该不会……
售货员:什么意思嘛!我们这里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②
学生:(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
(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B铅笔)
经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
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顾客更有亲切感,心里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
第①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的。请跟我来,不止一个品牌呢,请慢慢挑选吧。②请你放心,我们单位是“信得过商店”。③请让我来告诉你伪劣2B铅笔与正牌2B铅笔的辨别方法。
19.阅读下面的长句,把它变成四个句意简明、连贯的短句。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纲解读】
2012年《考试大纲》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
1.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表达准确和语义连贯常结合在一起考查,有客观选择题型,更有主观表达题,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用语不准确而出现的改错题,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减弱,但并没有绝迹,还要引起重视。
2.综合程度越来越高。本专题六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本专题的内容与其他专题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也越来越多,如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结合,与句式变换结合等。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耶么,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重视。
3.创新题型越来越多。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传统的纯理论的考查了,它的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图文转换、公益广告辞、致谢词等,要注意题型的变化动态,准确应对。
【专题突破】
四、语言表达简明
【解题指南】“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哆啄,而应井井有条,表达清晰。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具体可从三方面人手:
1.要围绕中心(全文的中心或一段的中心),不要旁生枝节。
2.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省去不必要的重复。例如:卖点心和杂食的小贩,歇着担子,提高喉咙,或者敲起小铜鼓,招揽主顾去买他们的东西。既然有“招揽主顾”,就不必说“去买他们的东西了”。
3.要注意适当使用修饰成分,不要滥用。有些同学常常有一个错觉,以为好的词语用得越多,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美,其实不然。至于多余的修饰成分,就更应当避免了。例如:两只喜鹊用嘴从远处衔来小柴棒飞到腊树上。既是“衔”来,当然是“用嘴”,这个修饰语是多余的。
4.要尽量选用一些简便的固定的说法。有些描述性的话或者并列的词语,在语言中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说法或者可以用某个词语来代替,就要尽量选用那个现成的说法。
5.消除歧义的方法
(1)停顿消除法。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往往会产生歧义。例如:这种糖五毛五十粒。可理解为“五毛钱”能买“五十粒”,也可以理解为“五毛五”能买“十粒”。可据意义合理停顿,予以消除歧义。
(2)重音消除法。有些词语的不同重音,会造成歧义。例:妈妈,我想起来了。句中“起来”重读,表示“我想起来了”;“起来”轻读,表示“我想到了”。
(3)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有些词语的多义,也会造成歧义。例如: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以前”或“前往”。
(4)改变词序法。次序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歧义。例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既可理解为“花瓶是两个朋友送的”,也可理解为“朋友送了两个花瓶”。调整语序,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即可消除歧义。
(5)结构划分法。层次结构划分不同,句意就不同。例如:我要炒肉丝。“炒肉丝”看作动宾结构,意为要干什么;划成偏正结构,意为要吃怎样的肉丝。
(6)语境消除法。①一些兼类词,也会构成歧义。例如:我要热饭。既可以理解为我要“做什么”,“热”为动词;还可以理解为我要“什么东西”,“热”为形容词。这类句子或短语消除歧义的方法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句意明确。因而,要改句末停顿号为句中停顿号,同时补充一些限制语境的词语,如“(不去洗菜)”、“(不是冷饭)”等。②有些句子或短语中,施事和受事代词会构成歧义。例如:船已启程二日即到。消除此类短语或句子歧义的方法是在句中增删或更换一些使歧义消除的词语。本句改为“船已启程二号即到”或“船已启程两天马上到”即可。
总之,语言表达一要明白易懂,二要准确规范。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这就要求我们避免使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还要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五、语言表达连贯
【解题指南】“连贯”是表达中旬与句之间排列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统一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
语言连贯,通过语句的排序、复位两种题型进行测试。其实,语言连贯作为一种语言能力,其目的就是使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一个句子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接得上、连的好,意思一贯而下,语脉清晰,文气畅通,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这样就需要遵循以下八大原则:
1.话题统一原则。所谓话题统一,就是指一个句段中,无论是分句之间还是句子之间都要联系紧密,围绕固定的中心,集中表现一个话题,主要表现为陈述对象前后一致、中心句和解证句的一致。
2.意境统一原则。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意境的统一,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选出衔接恰当的续句来。
3.事理统一原则。所谓事理统一,就是语段在表达某种意思时, 不能违背客观事实或情理。上下句之间也不能在事理上出现裂痕,否则,语句就衔接不上。
4.色彩相配原则。所谓色彩相配,是指在语段中,所选用的词语或句子在感彩和语体色彩上必须前后一致,与整体谐和匹配。
5.合乎语法原则。所谓合乎语法,就是语句在结构上要符合语法规律,上下句要在语法上通畅连贯。
6.语序顺畅原则。所谓语序顺畅,就是要求句子在排列上符合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不能颠倒错乱。句序安排有一定的原则: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或以空间的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或以主次为序。
7.前后照应原则。所谓前后照应就是上下句在意义上彼此呼应, 或在句式上保持一致。包括问句与答句的照应、上下句词语的照应、前后句式的照应。
8.首尾相接原则。所谓首尾相接原则,就是下句的头和上句的尾用词相同或基本相同,形成顶真或类似顶真的语言形式。在前文已经谈到,在一个语言单元中,一般说来,要保持陈述对象、叙述角度一致,但是有时为了强调突出某一对象, 或为更好地说明事物间的位置关系,需改变陈述对象,才能符合表达意图。
六、语言表达得体
【解题指南】“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着的身份、职业、处境,受活着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
1.适合上下文,词语使用准确,句式选用恰当。
语言,不论是基本的单位词,还是大一些的单位短语、句子,甚至是更大的单位句群、片段,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上下文。上下文,可能是前后相关的词语,也可能是前后相关的句子,还有可能是前后相关的段落。一个词语使用是否准确,一个句式选用是否恰当,都与这上下文有密切联系。
2.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能准确严密地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态度。要但注意,襄义词和贬义词的褒贬感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语境中,也就是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时,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成褒义,用这种说反语的方法起到讽刺作用。
语言,不论是基本的单位词,还是大一些的单位短语、句子,甚至是更大的单位句群、片段,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上下文。上下文,可能是前后相关的词语,也可能是前后相关的句子,还有可能是前后相关的段落。一个词语使用是否准确,一个句式选用是否恰当,都与这上下文有密切联系。
3.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叙述事件,或说明事理,或描述现象,或抒发感情,要适合表达目的的要求。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有的放矢。运用语言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需要,采用恰当说法。否则就不得体。
4.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5.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既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构成的总体氛围,也指交际当时的自然情景和社会情景。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所谓“因境设辞”,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运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应该严肃、庄重,话语低沉而简略,不能尽说些无关痛痒的笑话;在欢乐的场合,应该轻松、愉快,说的话应当有助于欢快气氛的加浓,多讲写吉利话,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切切不能说丧气话;在庄重的场合,用语要庄重、规范,不用拉家常的口吻和语气;在工作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经常用某些行话和术语;日常生活中,用语要自然、亲切、灵活,多用口语;与亲人谈话,不该用外交辞令,故弄玄虚;娱乐场合,用语要风趣、生动;外交场合,用语要不卑不亢;在多人场合,说话要顾及他人,不可高声喧哗。同是批评一个人,在私下场合,可直截了当;在公开场合,要委婉,把握语气。等等。
此外,还要利用特定的场合,学会“因境设辞”。曾经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年春天,他去拜访一位久未见面的老同学。那天,天气特别好,连绵的阴雨过后,艳阳高照,春光融融。老同学打开门,看见是他,高兴地说:“嗬,老朋友,你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这句话借助时令天气,一语双关地表达了对客人到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可谓恰到好处。
要点1:语言表达简明
【要点解读】所谓“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简”的要求:①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到话不能超出需要的信息。“明”的要求:①语言不能晦涩,②话语不能有歧义,③避免罗嗦,④要有条理。概括起来说,简明的要求就是: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避免重复,删除多余,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语句,看有无冗余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
要点2:语言表达连贯
【要点解读】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要点3:语言表达得体
【要点解读】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近几年,各省自主命题时对上述六个考点均有涉猎,比较而言,“得体”最受青睐,且有时喜欢与“连贯”一起命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而其余五个考点的单独拟题也时常见诸高考试卷,复习备考时都要重视。
【高考真题精解精析】
【2011高考试题解析】
1.(重庆)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 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为即将开始的③2011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2.(天津)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连贯的一段话
①.随着各种高效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电 网的兴起,太阳能携手海浪和海风,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
②.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
③说不定人们会用墙体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住宅和办公楼更为节能、舒适
④.而新能源在不远的将来会大踏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⑤.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
【答案】⑤②④①③
【解析】⑤和②句从两个方面提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能源问题,④句引出新能源话题,①和③分别介绍了新能源在生活生产中的使用,以及未来新能源的前景。
3.(陕西)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⑤是总括句强调“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放在首句提纲挈领,②⑥句都在阐述食品安全的“各环节”,应该作为一组紧随其后;“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各环节的隐患”包括监管和执法两个方面,先监管,在法律严惩 最后达到效果,所以顺序为③①④。
4.(山东)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答案】⑥②①③⑤④
【解析】注意“有一些”形成排比,⑥应该位于开头,④具有总结作用。
5.(山东)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发展前景 人数21世纪教育网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不超过30个字),□□□□□□□□□□□□□□□□□□□□□□□□□□□□□□(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不超过30个字)。
【答案】
【解析】注意竖表头中的五行内容,审准题目中的“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6.(山东)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5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得体,就是将划线中文学化、成人化的词语“潺潺流过、卵石、清晰可见。、长髥老者、面容清瘦、炯炯有神”转化成少儿容易理解的口语化、形象化的词语即可。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得体
7.(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答案】C
【解析】⑥句是一个总起句,说明今天与昨天和明天的关系,又与最后一句话相互照应。⑥④两句中都有“接力”两个词,有承袭关系,所以放在一起;②③阐述今天对昨天的重要意义;①⑤阐明今天和明天的关系。
8.(全国)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①有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②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③也不乏幼稚之处。④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⑤要我说出来,看我想的对不对。
答:①__ ②__ ③__ ④__ ⑤___
9.(辽宁)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____,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C 建立模式④ --------利用 保护②-------是手段措施 ;结果是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③-----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⑤;最后是评价突破①口----“也是”重要举措⑥,完全是逻辑顺序。
10.(湖南)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与07年同。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
11.(湖北)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 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③不超过20字。(4分)
【答案】①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②书香何需烟草香。
【解析】注意审题,内容要符合要求,句式简单,语言简洁,有警示作用。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12.(湖北)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答案】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极力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解析】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13.(广东)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 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 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 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 ④③⑤①②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③④①②
14.(广东)(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3分)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②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成分,③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答案】①尽管;②既然;③因而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解析】关联词语的考查一直是个热点,它不仅要求对词本身理解,还要求对句群关系的把握;既涉及词法知识点,又包含语法知识点。故而,选填关联词语题在考察中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本题提供的7个词语,从中选取3个,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材料信息,但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进行选择,第一处关系词为“但是”,据此我们可推断①为“尽管”,表示让步;再根据“就”,判断②处为“既然”;最后根据“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来判断,这句是结论性句子,因此选择“因而”。
15.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21世纪教育网
【答案】正月十五闹花灯,灯象征着希望,闪烁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期盼,灯节不只有一元复始之时的元宵节,也有秋高气爽之日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解析】串词体现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特点的要求,我们在写串词的时候必须做到简明扼要,使用浅显的语言,并且做到衔接自然和谐得体。做题角度可以选择上下两个节目的共同点为切入口,本题中元宵节与中秋节的共同点是“十五”“团圆”“花灯”等,然后围绕这些重点做适当的总结并铺垫,就能将串词写好。
16.(安徽)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5分)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李老师:好的,再见。
答案示例: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
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
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
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老师再见。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这是很有生活味的题目,题目给定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内容的补充不难,关键的是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
17.(北京)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 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这“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 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 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2010高考试题解析】
【2009高考试题解析】
1.(2009全国卷I)下面文字中画线的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小芹①后,跟小二黑②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她③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④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她⑤的办法。她⑥把小芹娘⑦的事从关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答:
。
【答案】③改为“小芹”;⑤改为“三仙姑”⑥ 改为“小芹”;⑦ 改为“她”。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③⑤⑥用“她”指代不明,⑦用“小芹”则会造成叠床架屋,语意重复。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病句修改能力及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2.(2009全国卷I)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
。
【答案】示例: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
【解析】解答时要扣住主题“沈阳全民读书月”,要特别突出“沈阳”和“读书”两个词语,的图形构成,同时结合题干要求“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进行整合,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定位】本题为图文转换试题,既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3.(2009全国卷II)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 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答:
。
【答案】①删除或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解析】①删除或改为“他”避免语意重复,达到简洁要求;③改为“合图”使指代明确;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使指代明确;使前后文衔接、连贯。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衔接、连贯的能力,同时与病句修改结合起来。因此,要在语句通畅的基础上,力求连贯得体。21世纪教育网
4.(2009北京卷)今年1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集会游行, 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
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
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具体;不少于100字。
答:
。
【答案】示例:下面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来的是抢险抗灾部队方阵,他们为总是在危难时刻,走在最前面,全力抢险,谱写了一首首催人泪下的乐章,在灾难面前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为我们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内涵。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解说词的特点,它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这道题,必须要明确是哪个方阵,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其次,还要审清要求,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具体;不少于100字。
【考点定位】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洁,能力等级为D。
5.(2009湖北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的书名:《 》
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6.(2009江西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答案】D
【解析】从整个语段的内容来看,首句的叙述的是人,承接应该是④;④和①结构相同,且过渡到作品和思想主张,接下来应该是①②;⑤进一步证明了②中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③用他人言语作结,所以②⑤关系更紧密,接下来应是⑤③。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层级为D。要此类题,要学会分组、抓关联词、找线索、就近原则、遵循事理的逻辑关系、看句子结构关系是否一致、话题陈述的一致性等。
7.(2009四川卷)下边是一张汶川特大地震中抢运伤员的照片。这张照片震撼人心,请对此写几句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话,表达你的颂扬之情。(100字以内)
答:
。
【答案】说什么非亲非故?道什么生人熟人?你们肩上扛着垂危生命,垂危生命连着一颗颗滚烫的心。山高算个啥,翻过去!无路也要行,踩着乱石攀登!这就是大爱无疆,有什么谊比这更长;这就是舍己为人,有什么情比这更深?
【解析】做好本道图文转换题关键有三点,一是认真读懂图片内容,二是用较有文采的文字表述出来,三是要有一定的情感,甚至是激情。
【考点定位】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达。
8.(2009重庆卷)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称重庆为“水火山城”。请分别用15~30字解读“水”与“火”的寓意。
“水”的寓意:
“火”的寓意:
【答案】“水”的寓意:柔韧、执著,是生命力的象征。“火”的寓意:热情、泼辣,是兴旺雄奇的象征。
【解析】以形象表意传情,这本是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在“水火山城”中,“水”不再只是地域处于长江、嘉陵江之间的半岛而言,“火”也不只是针对“火锅”而言,而是这样的地域特点与这样的饮食文化造就了这样的性格特点。地域文化近年是一些省市高考亮点,应该引以重视。
【考点定位】这是考查语言运用的鲜明、生动性,能力等级为D。
9.(2009重庆卷)用“帕格尼尼”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答:
。
【答案】①帕格尼尼是一位世界级小提琴家,②也是一位奇人,③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④但他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解析】原来的句子只有一个主干即“帕格尼尼是奇人”,但主语与宾语都有丰富的附加成分,特别是宾语的定语很长。要将其改为4个短句,实际就是变一个句子主干为四个分句,即4个主干。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10.(2009浙江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⑤句紧承“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这一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段思路,理清表达逻辑。应本着“话题陈述对象一致”“语脉语流一致”“句式结构一致”,据此,则大局可定。
11.(2009浙江卷)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字)
答:
。
【答案】(示例)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她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
【解析】本题虽属图文转换,但形式新颖。以前图文转换是直接用文字表述图表中的信息,而本题则是要学生展开想象,表现画面的意蕴,揭示画面的内涵。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和修辞的运用能力,兼考语言生动、形象、简明。此类题解题关纽在:一是明晰要求,读懂图表;二是要明确主体,确定方向;三是借助修辞,展开想象;四语言精练,形象生动。
12.(2009浙江卷)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50字)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 。
【答案】孩子,加分固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啊。
【解析】“生活交际”是本题的突出特点。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切合语境,体察语气,二是要符合双方人物身份地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连贯,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本题应根据题目显性要求隐性要求体察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又有一段限制性的题目,很能考查出考生的语文能力,值得重视。
13.(2009安徽卷)下图有三个板块,请先用一句话对三个板块的内容作整体概括,再各用一句话作分别概括。
整体概括(18字以内):
分别概括(每句12字以内):①
②
③
【答案】整体概括:我省多方面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分别概括:①清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②扩大农民工保险范围。③ 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解析】固定特定话题,分析全部元素。
【考点定位】图文转换,概括信息。
14.(2009广东卷)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答案】C
【解析】从理论上讲,语言的排序(连贯)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但最需我们留心的是陈述话题前后要一致,还有就是前后呼应。语段中先说“示现本是佛教用语”,那么后面就应该是“后来怎么样”,所以选③,这样就可排除A项B项;然后紧承上面,应总说“修辞学中的示现”,再举例,所以③后是①,这样就可排除C项,所以选D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E。侧重考查从衔接、连贯角度来调整和组织句子。
15.(2009广东卷)下面的图表 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义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A ,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 B 。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 C ,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答案】A、观众的文化程度越低,越会以电视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B、不同职业公众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别。C、充分考虑不同观众群体的特点。
【解析】这类题一定要注意把图标内容转化为文字内容,而转化时就要把握住每个图标的主要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图表一说的是学历不同群体 ,趋势是“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就越高”;图标二说的是不同职业的群体,特点是“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别”,这里就不好说趋势了。还有,就是,转化之后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E。侧重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要求把图表内容转化的同时还要兼顾连贯、准确。
16.(2009广东卷)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
。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种鼓勋、一种鞭策。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最后, 。
17.(2009海南宁夏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答案】C
【解析】采用倒推法,根据结尾“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可以判断上一句应该为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注意用排除法。
18.(2009江苏卷)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答:
。
【答案】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解析】本题考查较去年“家长是否应接送孩子上学”那题要好要巧要活。题目是这样的: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考点采自鲜活的现实生活,考生感同身受,当不会无病呻吟。内容符合要求,运用排比手法。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是否得当,能否辨明优劣,要根据个人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阐发见解,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19.(2009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当揣,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连径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问的美与丑
A.④①③ B.③①④ C.④③① D.⑤③④①
【答案】D
【解析】⑤引用歌德的话总起读书的好处③加以确认、强调,并指出书的两种身份④①书让人获取知识、看清美丑、不断进步,层层递进,书还有缺点。
【考点定位】考查对语言的分析、理解和语义的衔接。
20.(2009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
答:
。
【答案】画面内容: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流出的几滴水呈“SOS”状。寓意:水在呼救,警示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析】解答本题时读图要仔细,主要观察水龙头和家庭主妇的表现,通过现象,由表及里,揭示漫画的内涵。
【考点定位】本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个漫画命题新颖,既贴近社会现实,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语文的关注现实性,提醒考生要关心注意身边事,不能读死书,要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012高考押题】
1.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分别填入文段横线处。
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谐趣发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到原始时代的团结与统一。
①虽然他们所欢喜的“谐”不必尽同
②极粗鄙的人喜欢 “谐”
③极文雅的人也还是喜欢 “谐”
④揭开文明人的面具
⑤大家在谑浪笑傲中忘形尔我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________。________。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错了”,素质教育首先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
①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有谁会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
②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④大家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
⑤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
A.⑤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⑤
C.⑤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⑤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①③②⑤④ B.④⑤③②①
C.④①⑤③② D.①⑤④③②
4.下列句子画线部分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5.下面是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的一幅对联。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烟雨湖山六朝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仔细思量,________。
英雄儿女一盘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结局,________。
①胜固欣然 ②我始欲愁 ③败亦可喜 ④人言为信
⑤风吹皱一池春水 ⑥浪淘尽千古英雄
A.④②⑤/①③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③②⑤/①④⑥ D.④①⑥/③②⑤
6.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
①它们似乎为此而骄傲,而兴奋。
②脚下便是一条欢呼雀跃的溪水。
③小心翼翼地踏着木板铺成的链桥。
④它们荡着如鳞的细浪,唱着淙淙的山歌。
⑤于是,它们便得了一个很动听很贴切的名字——珍珠滩。
⑥争先恐后地向前蹦着,跳着,撞击出千万颗银亮的水珠,宛如一串串散了线的珍珠。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④②⑥①⑤
C.④③②⑥⑤① D.④③②⑥①⑤
7.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才算得上又富又强的人。
①能否在精神上坚定地保持同步富裕
②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
③主要还得看他在物质富裕的同时
④决不能单凭他拥有金钱的多少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__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________、________,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①层叠出挑 ②象征中国精神
③互为对仗 ④凝聚中国元素
⑤互相补充 ⑥造型主从配合
⑦居中升起 ⑧功能上下分区
A.①⑦②④⑤③⑥⑧ B.⑦①④②③⑤⑧⑥
C.⑥⑧③⑤②④①⑦ D.④②⑦③⑧⑥①⑤
9.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地震发生之后的72小时,被称为实施救援的黄金72小时,这72小时里,________。5月12日下午从总书记、总理到徒步向震中挺进的战士,从去灾区的志愿者到北京街头排队献血的大学生,无数人伸出手、挽起臂膀、迈着步伐、紧握生命、与时间赛跑。中华民族的无数个个体,在72小时里绽放着________ 。
①早到一分钟,就意味着多救出许多生命;早到一个震区,就意味着带去生命的希望
②早到一个震区,就意味着带去生命的希望;早到一分钟,就意味着多救出许多生命
③人性的光辉、人格的光荣与人道的光芒
④人道的光芒、人性的光辉与人格的光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追思、感慨
②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
③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
④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
⑤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
⑥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
A.②⑤⑥③④① B.②⑤④⑥③①
C.③⑤④②①⑥ D.③⑤⑥④②①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问题,自1985年以来,已成为中国当代的一个热闹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这些派别,________。
①虽有人自称“国粹派”,只不过是针对全盘否定派的愤激之辞,实际是革新派中的坚定分子
②各派学者纷纷议论,褒贬不一
③基本上分否定派和革新派两种
④革新派也有两种,一是批判继承派,一是继承批判派
⑤否定派中有全盘否定派和基本否定派之分
⑥其中许多人的思路是经验性的,即用列举传统文化中的优缺点的方法来论证他们的主张
A.③⑤⑥④①② 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④⑥① D.②③①⑤④⑥
12.下面是某学生日常表现记录摘抄。请根据这些内容,用第二人称,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促进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
(1)10月20日:在校运会上创造一百米和跳高两项校纪录。
(2)11月10日:上午第一节课迟到。下午课外活动报名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训练。
(3)12月3日:下午第二节生物课打瞌睡。下午第三节课,语文老师宣读了他的一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演讲作品。
(4)1月3日:在高三一诊模拟考试中作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兴星中学打算校庆时邀请知名校友江来院士作专题讲座。下面是该校高三2班张扬同学为学校写的一封邀请函。请你根据提供的资料,补全这封邀请函的其它内容。
材料:兴星中学将在2011年1月20日上午9时在本校礼堂举办80周年校庆活动。兴星中学将邀请校友——中科院院士江来教授在庆典上作讲座。江来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口专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讲座内容为“立志与成才”。
尊敬的江来院士:为庆祝学校成立80周年,学校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__________B______
2011年1月10日
14.下面这段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
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动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作为准则的言简意赅的字句。请拟一条格言,赠送给常用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朋友,激励其乐观处事。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010年6月,某大学丁副教授发表博文,建议把朱自清的《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他以《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为由,指出《背影》宣扬违法行为和病态的审美,并表示朱自清文风孱弱病态,近乎无病呻吟。该建议一出,引起各界人士议论纷纷。你看了上述内容后,有何感想?请对这篇博文进行回复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80字左右)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8处空白各填一个合适的字。
简约主义的先秦史
盘古说:我开;共工说:我撞;女娲说:我____;夸父说:我追;精卫说:我填;后羿说:我____:仓颉说:我造;神农说:我尝;燧人说:我____;有巢说:我搭;黄帝说:我们怎么搞?尧说:我让;舜说:我也让;禹说:我还是让;启说:让让让,什么让,也不看看人家受得了受不了?鲧说:我堵;禹说:我____;盘庚说:我____;伯夷说:我采;叔齐说:我饿。子牙说:我钓;武王说:我____;穆王说:我游;幽王说:我点;干将说:我铸;鲁班说:我锯;王僚说:我砍;荆轲说:我____;嬴政说:我是始皇帝!孙子说:我谋;孔子说:我____;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无为;庄子说:自在;公孙龙子说:我辩;韩非说:把你们这些人统统抓起来!所以没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高考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信得过商店”牌匾的文具店买2B铅笔。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
学生:请问有没有2B铅笔卖?
售货员:都在那边摆着呢,你自己看吧。①
学生:(拿着铅笔)新闻里说,市场上有不少伪劣2B铅笔,这铅笔该不会……
售货员:什么意思嘛!我们这里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②
学生:(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
(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B铅笔)
经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
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顾客更有亲切感,心里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
第①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