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4.12《南州六月荔枝丹》--2(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4.12《南州六月荔枝丹》--2(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12 08: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南州六月荔枝丹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返回目录作者简介贾祖璋,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
代表作:《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和《生物学碎锦》(本文出处)等。
作品风格: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生物学碎锦》。
返回目录查看图片:荔枝树 荔枝叶 荔枝花 荔枝果 返回目录常绿乔木,羽状复叶。
小叶长椭圆形。
花绿白色。
果实球状成卵形,外皮有瘤状突起,熟时紫红色,果肉白色,多汁,味道很甜。荔枝树荔枝花荔枝果 荔枝叶荔枝果形1、由子房发育的果皮;2、核;3、假种皮 荔枝幼果剖面图果肩形状果顶形状 缝合线龟裂片形状 裂片峰形状 文章结构返回目录说明方法:引用、比喻、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列图表、打比方等。
作用简析:引出下文,提纲挈领;形象地说明荔枝的颜色;使文章更生动;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返回目录 果肉说明顺序返回目录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外形栽培内部思考题:返回目录1. 本文题目包含了那些信息?有什么好处??
2. 说明方法的使用最突出的是引用(古诗文、 文献资料),哪几段引用了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
3.阅读2---5段,分别找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一、2段是比喻、下定义. 3段是引用、比喻、举例子
4段是举例子、打比方. 5段是引用、列数字
另外还有列图表。
二、1段:引出下文,提纲挈领。
3段:形象地说明荔枝的颜色。
6段:使文章更生动。
8段: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
13段:在北方很难栽活,一旦栽活,值得记载。
14段:呼应开头,“三百颗”、“不辞”表明人们对荔枝的喜爱,另外也 说明了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文献资料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5段、11段、13段) 三、题目信息:说明对象;生长地域;成熟期;颜色
好 处:新颖、生动、引人;简洁、精炼、丰富思考题答案